易水學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金元時期,中國北方戰火連年,人民飽受饑饉、勞役、驚恐之苦,內傷病發生較多,為臟腑病機研究提供了臨床基礎。魏晉以來至宋代,醫學的發展壹直處於經驗積累的階段,醫學風氣偏重於經驗方的收集應用,忽略了醫學理論的研究。經過壹段時期臨床醫學的經驗積累,醫學理論的總結提高已勢在必行;臟腑病機的理論研究已成為當時醫學發展的客觀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張元素整理總結《內經》,《難經》,《中臟經》有關臟腑辨證的醫學理淪,吸取《千金方》,《小兒藥證直決》的臟腑辨證用藥經驗,結合其臨床實踐經驗,建立了以寒熱虛實為綱的臟腑辨證體系。在醫學發展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成為易水學派的開山。
張元素,字潔古,金代易州人。著《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珍珠囊》等。張元素是壹位具有革新思想的醫家。他有感於當時醫生執古方以療今病的習俗.針對性地提出“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主張從實際出發。強調根據臟腑寒熱虛實辨證用藥。在張元素註重臟腑病機研究的影響下,在易水學派形成過程中,壹些醫家逐步轉向對特定臟腑進行專題研究,並各有創見。
李杲,字明之,晚號東垣老人,金代河北真定人,金元醫學四大家之壹。從學於張元素,盡得其傳。在其師臟腑辨證說的啟示下,探討脾胃內傷病機,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悟出脾胃為元氣之本而主升發,若因飲食勞倦所傷,脾胃不主升發,元氣不足.乃百病發生之由,總結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的理論,制定益氣升陽、甘溫除熱大法,創制補中益氣、升陽益胃等名方,並詳辨內傷與外感之異同。被後世又稱為補土學派的代表、易水學派的中堅。所著《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其學術影響極為深遠。李氏的親傳弟子有王好古、羅天益等。
王好古,字進之,號海藏,元·趙州人(今河北趙縣)。初師事張元素,後從李杲學。得張、李二家之傳;重視臟腑內傷陽氣虛損的壹面,發揮為陰證論,所著《陰證略例》為闡發陰證病因病機和辨證治療的專著。在病因上他強調內因的決定作用,所謂“內已伏因”,即人的本氣已虛,再“感寒飲冷”或“誤服涼藥”而發為陰證。在辨證上強調脈證合參,以面青黑、脈弦而弱者為傷在厥陰肝之經;面紅而赤、脈細而微者為傷在少陰腎之經;面黃或潔、脈緩而遲者為傷在太陰脾之經。此即其所倡立的“內傷三陰例”。在治療上,明確提出“三陰可補”,運用仲景通脈四逆、當歸四逆、理中湯作為內傷三陰的主治方。
羅天益,字謙甫,元代真定(河北定州)人。從李杲學醫十余年,得其真傳,著《衛生寶鑒》,發揮李杲脾胃內傷學說。在理論上深入探討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指出:“《內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位在上,腎處在下,左右上下,四臟居焉。脾者,土也,應中為中央,處四臟之中州,治中焦,生育營衛,通行津液,壹有不調,則營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此說揭示了脾胃與其他四臟以及營衛津液的關系,對於正確理解脾胃內傷諸證病機頗有裨益。李杲論脾胃內傷之因,雖有飲食所傷和勞倦所傷兩個方面,但終是統而言之。羅氏則將飲食所傷分作食傷和飲傷,將勞倦所傷分為虛中有寒和虛中有熱,則更為具體而條理
化了。在治療上廣泛采用歷代名方,並自創新方,因而更加豐富多彩。其治療脾胃病的特點,更突出甘補辛升。其雲:“健脾者必以甘為主,……衛為陽,不足者益之必以辛;榮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營衛通。”其所創制順氣和中湯,即以補中益氣湯為基礎,加入川芎、蔓荊子、細辛、白芍藥,成為治療氣虛頭痛的著名方劑,足見其對東垣用藥心法的繼承與發展。此外,其重視三焦分治,可謂有首倡之功。
張元素、李杲、王好古、羅天益諸家,師承授受,形成了易水學派,對明代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