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列子集釋》附錄三辨偽文字輯略(16)

《列子集釋》附錄三辨偽文字輯略(16)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這是事天的方式)。殀壽不貳,脩身以事之,所以立命也(這是立命的辦法)。(孟子盡心上)

 既然?所以事天也?可以解釋為?這是事天的方式?,則?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為什麼不能解釋為? 這是不希望照別人壹樣吃膏粱,穿文繡的道理?呢?

 在左傳中這類的句子尤其多,切不可誤看作表結果的敘述句,因而把?所以?看作?純粹的表果連詞?;只能把它看為省去主語(上古漢語多不用系詞)的判斷句,?所以?仍是?的原因?、?的道理?、?的方式?、?的辦法?的意思。酌舉數例如下:

 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這就是使禍害快來的原因)。(左傳隱公三年)

 既不能彊,又不能弱,所以斃也(這就是滅亡的原因)。(又僖公七年)

 歲雲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這就是打勝仗的道理)。(又僖公十五年)

 凡諸侯小國,晉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後上下慈和,慈和而後能安靖其國家,以事大國,所以存也(這是使國家不被滅亡的原因或方法)。無威則驕,驕則亂生,亂生必滅,所以亡也(這是國家滅亡的原因)。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壹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武備就是威不軌而昭文德的文具)。(又襄公廿七年)

 從形式上看,?所以存也?、?所以亡也?、?所以斃也?、? 所以克也?和列子的?所以反也?幾乎壹模壹樣。但實質不同。前者是說明文字,?存?、?亡?、?斃?、?克?只是在社會中某種現象,而說話的人只是說明這種現象所以產生的原因。?所以反也?則不然,這是表明壹事的具體結果。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

 即在對過去某壹具體情況的分析中,古人也用?所以?作結,仍然不能看做?表果連詞?。請看下面的壹段文字:

 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物擇不取費。在國,天有菑癘,親巡其孤寡,而***其乏困;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這些就是他上次把我打敗的道理)。(左傳哀公元年)

 這?所以敗我也?的?所以?自然也不能看做和?是故?故?相同的連詞。因之,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先秦古籍中,?所以?只能看做短語,不能看做詞。更沒有把它作為表果連詞用的。因之,凡用?所以?起頭的判斷句,壹般都用?也?字結果,這是上古漢語省卻主語與系詞的判斷句的壹般句法。至於像下面的句子:

 區區微節,無所獲申。豈得復全交友之道,重虧忠孝之名乎?所以忍悲揮戈,收淚告絕。(後漢書臧洪傳答陳琳書)

 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

 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世說新語言語篇)

 這種?所以?,才真正是?純粹的表果連詞?而列子的?所以反也?的?所以?也正是這種用法。雖然它也用?也?字結尾,但這? 也?字不過表示語氣的終結吧了。這不是判斷句,從上下文去看便可以瞭然。這種?所以?的用法,也是後漢才興起的。

  (六)

 說符篇:?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於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於次,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

 我認為?不如?的用法是作偽者破綻所在。在上古漢語裏,?如?字若作為動詞用,便有壹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如?字之上不加否定副詞?不?弗?,這?如?字壹定只當?像?字講。如果?如?字之上有否定副詞?不?弗?,這?如?字壹定只當?及?字講。?如?和?不如?弗如?不能構成肯定、否定的壹對,而是不同的兩個詞。?如?不能有否定;?不如?和?不肖?壹樣,不能有肯定。讓我先舉當?像?字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