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江起源於那裏

長江起源於那裏

源頭

長江正源是壹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裏,南北寬約300公裏,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裏。

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巖羊等。

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裏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裏,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後流入長江上遊的通天河。

擴展資料:

流域地理

長江流域位置在北緯24°27′~35°54′,東經90°33′~122°19之間,跨越11個緯距,32個經距,呈東西長,南北短的流域形狀。流域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大階梯狀:

壹級梯包括青海南部高原、川西高原和橫斷山脈,壹般海拔在3500-5000米;

二級階梯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和鄂黔山地,壹般海拔在500-2000米;

三級階梯由淮陽山地、江南丘陵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組成,壹般海拔在500米以下。

長江流域的地貌類型復雜多樣,高原、山地和丘陵盆地占84.7%,平原面積僅占11.3%,河流、湖泊和水庫約占4%。

長江源流當曲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長2884千米(荊江裁彎取直後,縮短航程80千米,為2800余千米),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

長江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計11個省級行政區,支流流經貴州省、甘肅省、陜西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8個省級行政區部分地區,流域覆蓋19個省級行政區。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9條,主要有嘉陵江、漢水,岷江、雅礱江、湘江、沅江、烏江、贛江、資水和沱江;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梁子湖、巢湖和洪湖等。中國大陸境內1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有77%分布在長江流域。

整個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千米,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8.8%。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文明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壹樣,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壹。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總稱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為中華文明。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

中華曙猿4500萬年前生活在長江下遊流域,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高等靈長類。長江上遊流域的三星堆古蜀國文明水平不亞於作為中華文明主要發源地的黃河流域同時代的古文明。自從東晉始,江東便開始成為中華經濟的重心地帶之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