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所示:
草書是漢字的壹種字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不論年代,凡是潦草的字,都視為草書。狹義,即作為壹種特定的字體,形成於漢代,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為了書寫簡單而演變而來的。因為草書過於簡單,容易混淆,不能像隸書代替篆書那樣代替隸書。
大約出自東晉,為了和當時的新草書相區別。漢朝的草書叫曹彰。新草書相對叫今日草,分為大草(也叫狂草)和小草,狂亂中感覺很美。正如李誌敏所言:“近池,慮理,從物,得心,悟象,進而入草書之妙處。
為了方便書寫,經過漫長的約定俗成的過程,特別是在篆書向隸書轉化的時期,民間流行的草書文字逐漸增多,書寫方法也逐漸統壹。經過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終於產生了有法度的草書,也就是曹彰,再進壹步發展成今天的草書。狹義的草書是指曹彰和今天的草。
其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草書是壹種筆畫省略、結構簡單的文字。草書是最具象征性的壹種風格,以點畫為基本符號,代替偏旁部首和文字的某壹部分。草書的筆畫相互呼應,便於快速書寫,表達書寫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