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賦”的起源

關於“賦”的起源

關鍵字:賦的起源及其文學傳統|賦的兩種體式|《漢書?6?1藝文誌》|賦的三種含義|口頭誦讀|《國語?6?1周語》|朗讀方式|範文瀾《文心雕龍註》|壹種聲調|不歌而誦的作品|六義之壹|鋪陳|散體賦|荀卿《賦篇》|隱語的形式|戰國策士散文|遊說之詞|宋玉的賦|鋪陳渲染|辯麗橫肆|戰國諸子散文|《莊子》寓言|《天運》篇|騷體賦|楚辭|賈誼《吊屈原賦》 賦作為壹種文體,出現於戰國後期。宋玉和荀卿都有以賦名篇的作品。到了漢代,司馬相如等人的散體賦被稱作賦,屈原的《離騷》等作品也被稱作賦。為什麽漢朝人把我們今天看上去體式完全不同的兩類作品都稱作賦?賦這壹名稱究竟是怎麽來的?《漢書?6?1藝文誌》中在講到賦的時候對此有個解釋,其中說:“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這裏所說的賦,就是先秦典籍中談到的賦詩。所謂不歌而誦,就是不配樂歌唱的口頭誦讀形式。所誦之詩,可以是即興創作的作品,也可以是《詩經》中現成的詩篇。《左傳》等先秦古籍中可以看到不少這方面的例子。《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在大隧中和母親相見,雙方各自賦詩,就是即興創作並誦讀出來。上面所說的“登高能賦”,大約也是這種情況。《左傳》中大量記載的賦詩言誌,則是運用《詩經》中的現成篇章,或直接誦讀,或讓樂工歌唱。《國語?6?1周語》中也有關於賦的記載: 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式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 這裏提到的賦,與誦並稱,也是壹種朗讀方式。至於這種朗讀方式的具體情況,今天已難以確考,但至少它和歌唱是不同的。範文瀾《文心雕龍註》總結說:“春秋列國朝聘,賓主多賦詩言誌,蓋隨時口誦,不待樂奏也。《周語》析言之,故以‘瞍賦蒙誦’並稱;劉向統言之,故雲‘不歌而誦謂之賦’[1]……竊疑賦自有壹種聲調,細別之與歌不同,與誦亦不同。荀屈所創之賦,系取瞍賦之聲調而作,故雖雜出比興,無害其為賦也。”賦為誦讀,可有抑揚高下之聲調。但荀、屈乃至宋玉等人未必全取瞍賦之聲調,只是不歌而誦而已。漢代人就從這壹點上,把那些不歌而誦的作品都稱作賦。例如《離騷》就被稱為《離騷賦》。而同時司馬遷又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史記?6?1太史公自序》)這就不難看出,這些作品之所以稱作賦與賦詩有關。如果單從語言形式上看,《離騷》等作品和楚歌沒有什麽區別,但楚歌是唱的,所以稱作歌;而《離騷》等作品是用來誦讀的,因此稱作辭或賦,而從不稱作歌。散體大賦更是不能歌唱的,所以也只能稱作賦而不稱為詩或歌。漢代史書中有皇帝讓大臣誦讀楚辭或散體賦的記載,可以證明這兩類作品在當時都是用來誦讀的,因此也就能斷定,漢代人用“不歌而誦謂之賦”來解釋賦這種文體名是正確的。  除了上述說法,還有人認為賦的名稱源於《詩經》六義之壹的賦,其含義是鋪陳。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賦被當作文體名的時候,關於《詩經》六義的解釋還沒有出現,而賦,特別是騷體賦中,普遍采用了比興手法。賦的得名,絕不是由於它的鋪陳手法。 賦在產生之初,有散體和騷體兩種基本體式,體式不同,來源也不同。這裏先說散體賦。最早的散體賦可以追溯到宋玉和荀卿的作品。荀卿的賦采用隱語的形式,宋玉的賦很像戰國散文,特別是當時的遊士之辭。隱語和戰國散文對散體賦的產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隱語產生於民間,後來進入宮廷,主要由俳優說給君王取樂,有時也帶有壹點諷諫的意味。荀卿的《賦篇》就是直接采用了隱語的形式。但隱語壹般都很簡短,很難從中直接發展出後世那種鋪張揚厲,洋洋灑灑的長篇散體賦。在散體賦的形成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應該說是戰國的散文。《戰國策》中所記載的遊說之辭,往往在人物對話中進行鋪陳渲染,帶有辯麗橫肆的特點。例如蘇秦為鼓動齊宣王合縱抗秦,極力渲染齊國的富強,其辭令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句式在排比中融入對偶,氣勢強勁,節奏鏗鏘,很像漢賦中的描寫。又如莊辛為勸說楚襄王居安思危,用晴蛉、黃雀、黃鵠、蔡靈侯之事層層設喻,最後竟使楚襄王顏色變作,身體戰粟。文章的結構和辭采都酷似壹篇散體賦。戰國諸子散文中的人物對話和鋪排渲染,有些地方也初具賦的特點。特別是《莊子》中的寓言和重言,采用虛構人物對話的形式展開議論和描寫,最後使壹方被另壹方說服,其形式和語言都具備了散體賦的雛型。例如《天運》篇中這段對話: 北門成問於黃帝曰:“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 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大清。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四時叠起,萬物循生。壹盛壹衰,文武倫經。壹清壹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吾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壹死壹生,壹僨壹起,所常無窮,而壹不可待。汝故懼也。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壹,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坑。塗郃守神,以物為量。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吾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子欲慮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倚於槁梧而吟;目知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於無方,居於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世疑之,稽於聖人。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汝欲聽之而無接焉,而故惑也。樂也者,始於懼,懼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於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文中通過對話對鹹池之樂加以鋪陳描寫,句子整齊而有韻,具有很強的可誦讀性。這樣的文字,已經很象散體賦了。《莊子》中這類人物對話還有很多,郭沫若說:“漢代的大賦分明是從這裏來的。”(《沫若文集》卷12《今昔蒲劍今昔集》)至於騷體賦,它的來源非常清楚,就是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屈原的《離騷》和《九章》等作品在漢代都被稱作賦,漢初賈誼模仿楚辭而憑吊屈原,名之為《吊屈原賦》。後來還有不少漢代人也采用這種形式寫賦。由於這些作品與楚辭有淵源關系,因此被稱作騷體。 總之,賦是壹種用於誦讀的文學體裁。它有騷體和散體兩種基本樣式。騷體賦直接由楚辭發展而來。它采用騷體句式,不用主客問答的形式,以抒情為主,因而更接近於詩;它的結尾往往有“亂”、“訊”“歌”等更富於音樂性的部分,顯示了它原來的音樂背景。散體賦是由隱語和戰國散文演變而成的。它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句式靈活,韻散相間;它以描寫為主,也有壹些說理性的作品;在段落的開頭常用“於是乎”、“爾乃”、“若夫”等標誌性的詞語,顯示出它的散文化的特點;上述特征又決定了它在表現手段和審美方面的特征,如長於鋪陳,文辭華美,篇末寄諷等,但這只是其次要特征,不是判斷文體的標誌。在漢賦的發展過程中,騷體與散體互相滲透融合,表現出豐富多彩的樣式。(文章來源:北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卷第壹編第四章第壹節) (西漢文學) 相關鏈接 /index.php/%e8%b5%8b%e7%9a%84%e8%b5%b7%e6%ba%90%e5%92%8c%e4%b8%a4%e7%a7%8d%e4%bd%93%e5%bc%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