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匱書讀音如下:
shí kuì shū。
《石匱書》是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岱。
《石匱書》開始撰寫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自序道:“經十七年,明亡後,攜副本屏跡深山,又十年而成書,五易其稿,九正其訛。”脫稿後猶時加刪改,“事必求真、語必務確,五易其稿,九正其訛,稍有未核,寧缺勿書”,前後歷五十年。〈誌〉和〈列傳〉有總論和附論,有“石匱書曰”為評論。《石匱書》因崇禎朝無〈實錄〉和〈起居註〉,
材料不全,止於天啟。內容分:〈本紀〉、〈誌〉、〈世家〉、〈列傳〉;〈誌〉有天文、地理、禮樂、科目、百官、河渠、刑名、兵革、馬政、鹽法、漕運、藝文諸目。〈列傳〉下有循吏、獨行、行人、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宦者、勝國遺臣、盜賊、兀良哈、朵顏三衛、朝貢各國。
後人編撰
順治年間浙江谷應泰提督浙江學政,編《明史紀事本末》,以五百金購買《石匱書》,宗子(張岱)因家貧慨然予之。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多取材自此書。
康熙初年,谷應泰編修《明史紀事本末》時,張岱參與其中,得以望見崇禎朝的大量史料,於是完成了記敘明崇禎朝和南明史事的《石匱書後集》,分本紀、世家、列傳。體例如《石匱書》,***六十三卷,附錄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