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cortex granati[朗道漢英詞典]
石榴皮[朗道漢英詞典]
石榴皮[朗道漢英詞典]
朗道漢英詞典
格蘭提皮質[朗道漢英詞典]
石榴皮[中國藥典(2010版)]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石榴皮[中藥術語審查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總結石榴皮是中藥名稱,來源於雷公炮制理論[1]。
石榴皮是石榴的幹燥皮[2]。不規則的片狀或瓢狀,大小不壹,厚1.5 ~ 3毫米,外表面紅褐色、棕黃色或暗褐色,稍有光澤,粗糙,有許多疣狀突起,有的有突出的管狀宿萼和短粗的果柄或果柄痕。內表面呈黃色或紅褐色,有帶凸起網狀的果梗殘留痕跡。硬而脆,斷面呈黃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苦。石榴皮炭表面呈深褐色,切面呈焦黃色[2]。
石榴皮味酸、澀、溫[2]。胃大腸經[2]。有澀腸止血驅蟲的作用[1][3][2]。用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等[3]。生石榴皮善於驅蟲、澀精、止帶[2]。多用於腹痛、遺精、白帶、脫肛、疥瘡[2]。石榴皮炭的澀味增強,多用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崩漏[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石榴皮(La)(中藥術語(2004))
5英文名石榴皮(中藥術語(2004))
6石榴皮別名石榴皮,酸石榴皮[1]。
7石榴皮方劑用石榴皮、石榴皮炭[2]。
8石榴皮的來源是石榴的幹皮[2]。
9石榴皮的產地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1]。
10石榴皮的采收和初加工;秋季果實成熟後收集果皮,曬幹[2]。
石榴皮的生藥學特征11石榴皮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勺狀,大小不壹,厚度為1.5 ~ 3毫米..外表面紅褐色、棕黃色或暗褐色,稍有光澤,粗糙,有許多疣狀突起,有的有突出的管狀宿萼和短粗的果柄或果柄痕。內表面呈黃色或紅褐色,有帶凸起網狀的果梗殘留痕跡。硬而脆,斷面呈黃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苦。(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12南北朝時期石榴皮的加工,劉宋時期,用漿浸制(《雷公焙論》)[2]。
唐代有燒灰(備千女應急的方子)和黃烤(食療的草藥)[2]。
在宋代,有幾種方法,如微炸,炒,蒸(太平方),燒制(恢復鄭和鄭的草藥),釀酒(生肌總錄),蜂蜜烘烤(兒童衛生總微方)和醋制作(婦女部百問)。
明代有醋炒、醋烘(普濟方)、醋泡黃(秘傳、證治要點及類似方藥)、醋煮烘(證治準則)等加工方法[2]。
清代有燒末(《本草從新》)、燒灰、烘炒(《德培本草》)等方法[2]。
現在主要的加工方法有炒炭等[2]。
12.1石榴皮的加工方法12.1.1石榴皮取原藥材,去雜,去殘漿和籽,洗凈,切塊,幹燥[2]。篩出碎片。
12.65438+篩出雜物[2]。
12.2成品石榴皮呈不規則的正方形或碎片狀,外表面紅褐色、棕黃色或紫紅色,內表面黃色或紅褐色,質地松脆,橫截面亮黃色,味苦[2]。
石榴皮炭表面呈深褐色,切面呈焦黃色[2]。
12.3生石榴皮的加工作用善於驅蟲、澀精、止帶[2]。多用於腹痛、遺精、白帶、脫肛、疥瘡[2]。如石榴皮粉(《太平盛輝方》)[2]。
炭炒後澀味增強,多用於久瀉、久痢、崩漏[2]。如可用於治療久漏的神壽散(“普濟方”),也可用於治療孕婦暴出、腹痛等[2]。
12.4儲存方法:儲存於幹燥容器中[2]。石榴皮炭密封放置於通風幹燥處[2]。防潮[2]。
13石榴皮的味道酸、澀、溫[2]。小毒[1]。胃大腸經[2]。
功效與主治14石榴皮具有澀腸、止血、驅蟲的作用[1][3][2]。用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等[3]。
1.石榴皮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腹瀉、便血、脫肛、崩漏、白帶、蛔蟲病、絳病[1]。煎服:2.5 ~ 4.5克..止血炒炭[1]。
2.石榴皮磨香油用於治療銀屑病[1]。
生石榴皮善於驅蟲、澀精、止帶[2]。多用於腹痛、遺精、白帶、脫肛、疥瘡[2]。如石榴皮粉(《太平盛輝方》)[2]。
石榴皮炭的澀味增強,多用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崩漏[2]。如可用於治療久漏的神壽散(“普濟方”),也可用於治療孕婦暴出、腹痛等[2]。
15石榴皮的化學成分含有異槲皮苷、鞣質、石榴皮素、甘露醇、熊果酸、蘋果酸等。[1].還含有石榴皮堿、異石榴皮堿、假石榴皮堿等生物堿[1]。
16石榴皮的藥理作用該湯劑具有體外抗菌、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鞣質[1]有關。
17石榴皮藥典標準17.1稱為石榴皮。
劉詩碼頭
石榴皮
17.2來源本品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幹燥果皮。秋季果實成熟後,收集果皮,曬幹。
17.3特性本品為不規則片狀或勺狀,大小不同,厚度1.5 ~ 3 mm..外表面紅褐色、棕黃色或暗褐色,稍有光澤,粗糙,有許多疣狀突起,有的有突出的管狀宿萼和短粗的果柄或果柄痕。內表面呈黃色或紅褐色,有帶凸起網狀的果梗殘留痕跡。硬而脆,斷面呈黃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苦。
17.4鑒別(1)本品橫切面:外果皮為1表皮細胞,排列緊密,被角質層包圍。中果皮較厚,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和草酸鈣簇或立方體;石細胞呈單個散布,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少數有厚壁分枝;維管束分散。內果皮有較小的薄壁細胞、澱粉粒和草酸鈣晶體,以及較小的石細胞。
粉末是紅棕色的。石細胞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分枝少,直徑27 ~ 102微米,壁厚,細孔和溝,細胞腔大,有的含褐色物質。表皮細胞呈方形或長方形,壁稍厚。草酸鈣簇晶直徑為10 ~ 25μ m,是壹種罕見的方形晶體。螺紋導管和網狀導管的直徑為12 ~ 18微米..澱粉顆粒呈圓形,直徑為2~65438±00 μm..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入65438±00ml水,在60℃水浴中加熱65438±00min,趁熱過濾。取1ml濾液,加入l滴1%氧化鐵乙醇溶液,呈深綠色。
(3)取本品3g,加無水乙醇30ml,加熱回流65438±0小時,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水20ml,濾過,濾液用石油醚(60-90℃)振搖提取兩次,每次20ml,棄去石油醚溶液,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兩次,每次20ml,合並乙酸乙酯溶液。另壹種沒食子酸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1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壹水合物(10:1:1: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65438。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1的雜質不得超過6%(附錄ⅸ a)。
17.5.2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7.0%(附錄ⅸ H第壹法)。
17.5.3總灰分不得超過7.0%(附錄ⅸ k)。
17.6浸膏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以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5.0%。
17.7含量測定取本品粉末約0.4g(過3號篩),精密稱定,照鞣質含量測定法(附錄X B)測定。
以幹品計,本品含鞣質不少於10.0%。
17.8石榴皮片17.8.1加工17.8.1石榴皮去雜質,洗凈,切段,幹燥。
本產品為不規則條狀或不規則塊狀。外表面紅褐色、棕黃色或暗褐色,稍有光澤,有許多疣狀突起,有時可見管狀宿萼和果柄痕。內表面呈黃色或紅褐色,種子脫落後有小坑和碎屑。切面呈黃色或亮黃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苦。
17.8.1.2石榴皮炭取出石榴皮片,按炭煎法(附錄二D)煎至表面黑黃,內部焦黃。
本品形似石榴皮絲或塊狀,表面黑黃色,內部棕色。
17.8.2性味與歸經酸、澀、溫。入大腸經。
17.8.3功能與主治: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用於慢性腹瀉、慢性痢疾、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
17.8.4用法用量3 ~ 9g。
17.8.5儲存於陰涼幹燥處。
17.9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