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張宗祥的生平

張宗祥的生平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中秀才,二十八年中舉人。先後任教於硤石開智學堂、桐鄉桐溪學堂、嘉興府中學堂和秀水學堂,以講授地理出名。三十三年應聘至浙江高等學堂任教,又兼教於兩級師範學堂和杭州府中學。在兩級師範,與魯迅、許壽裳壹起領導反對封建頑固的監督夏振武(綽號“木瓜”)的鬥爭,號稱“木瓜之役”。宣統二年(1910年)赴北京應試,得壹等,任大理院推事兼教清華學堂地理課。辛亥革命後,在浙江軍政府教育司工作。民國3年(1914年)進京任教育部視學,與魯迅、朱宗萊、單不庵等鉆研古籍。民國4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運動。後兼任京師圖書館主任,負責整理故宮移來的大量古籍,“日拂拭灰土中”,埋頭兩年,成《善本書目》4卷,糾正了過去著錄的不少訛漏。民國11年南返杭州,任浙江教育廳廳長。鑒於文瀾閣《四庫全書》在戰亂中受損,迄未恢復,乃奔走滬杭募款,組織人力去北京補抄。歷時兩年,抄得4497卷,補齊殘缺。當時實行中等學校三三制,他悉心推行新學制,整頓教育,並籌建浙江大學。民國14年調任甌海道尹。民國15年冬,定居上海,專事抄校古籍。民國20年,赴漢口任平漢鐵路局秘書。抗戰期間隨局內遷。後到重慶,任職於交通部,不久,入中國農民銀行。並擔任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委員,對該書在抗戰中安全轉移和勝利後運回杭州出力不少。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上海解放前夕,拒絕隨農民銀行去香港。建國後,歷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並任浙江省人大代表、政協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浙江省委常委等。張宗祥精於書法,善繪畫,並擅長校勘古籍,他治學勤奮謹嚴,經他精心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種,已出版的有《說郛》、《國榷》、《罪惟錄》、《越絕書》等10余種。生平抄書成癖,邊抄邊校,往往夜以繼日;運筆如飛,壹晝夜能抄二萬四五千字。壹生抄校9千余卷,前無古人。其書法學李北海,兼融漢魏碑法,雄渾灑脫,壹氣呵成,流傳頗廣。亦善畫,印有《冷僧書畫集》。工詩能文,精鑒賞,通曉醫藥、戲曲、文學、史地等,詳見本誌《著作目錄》篇。昆曲《十五貫》解放後演出劇本亦由其改定。他重視鄉邦文獻,海寧學者著作經他校訂的有500多卷。著有《臨池隨筆》、《書法源流記》、《論書絕句》、《論晉人書法》、《不滿硯齋謄稿集》、《遊桂草》、《入川草》、《清代文學史》、《鐵如意館雜記》、《臨癥雜談》、《醫藥淺說》、《本草簡要方》等。還印有《冷僧書畫集》。晚年創作改編昆曲《十五貫》,神話劇《平颶母》、《卓文君》等。1957年,將藏書2000 余冊捐贈給海寧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