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仁宗
北宋仁宗嘉佑三年,京城汴梁瘟疫肆虐,老百姓傷亡慘重,仁宗為此減免稅賦,大赦天下,以抗衡瘟疫,不料瘟疫反而越來越行。
正當仁宗無計可施時,下面的大臣、參知政事範仲淹出主意,請出法力無邊的張天師來開壇做法,以降瘟疫。仁宗大喜,遂命太尉洪信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張天師來朝禳疫。
洪太尉領旨來到龍虎山上清宮求見天師。上清宮是歷代天師舉行重大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源於道教祖師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時居住的“天師草堂”。
洪太尉沒想到,主持真人告知天師不在宮中,而是在龍虎山頂或雲遊四海,行蹤飄忽。洪太尉正愁如何得見時,主持真人說,太尉“誌不誠”故不得見,洪太尉只好硬著頭皮,獨自上山求見天師以顯心誠。
壹路上,洪太尉經歷老虎和蟒蛇的驚嚇後,只碰見壹位騎牛吹笛的道童,仍不得見天師,只得怏怏下山。下山後才被告知,原來那位道童就是天師。
洪太尉不但不信,反而認為是道士們戲耍他,因此極為郁悶。次日,早就憋了壹肚子火的太尉遊山時,行至“伏魔之殿”,竟不顧眾道士的勸阻,打開“伏魔之殿”大門,從鎮妖井裏放出妖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遂闖下大禍。
這些被張天師鎮壓又被洪太尉放出來的妖魔,正是《水滸傳》裏的壹百零八將。還是洪太尉腦子轉得快,他吩咐從人,隱瞞走妖魔壹節,假報天師除盡瘟疫,得到仁宗賞賜。
擴展資料
事實上,小說《水滸傳》裏能降妖除魔的張天師,他的歷史原型就是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的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
而且,正如小說所寫,宋徽宗年間,天下瘟疫橫行,張繼先“書符投大甕水,以飲疫者,皆愈”。也就是說,他以符水降服了瘟疫。後來天大旱,皇帝又命他求雨,張天師聽命做法,結果大雨接連下了三天。
後來,山西解州的鹽池發生水患,宋徽宗再次要張繼先做法邪。這次張天師同樣出手不凡,“書鐵符投池中,怒霆磔蛟死,鹽課復常”,用鐵符投入水中,壹時雷電交加,降服了水中的蛟龍,治理了水患。
後來宋徽宗好奇地問他用什麽方法將蛟龍制服了,張天師說:“我派遣的是關羽,您想看的話我可以召他過來。”
說完,張天師手握寶劍施法,關羽馬上應召而來,這下把“葉公好龍”的宋徽宗嚇得夠嗆,驚慌中竟然不忘討好關羽,撒了壹把崇寧錢(崇寧是宋徽宗的年號)給關羽,說就以這個封賜您吧。於是,後來世人也將關羽奉為“崇寧真君”。
百度百科-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