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指南車發明的歷史作用

指南車發明的歷史作用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雛型——司南。司南由磨制成勺形的天然磁石制成,放在光滑的“地盤”之上,地盤上標有24個方位,勺柄則指向南方,故名司南。司南是利用磁石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指示南北的性能而制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其實,我國還有壹種比司南的歷史更為悠久的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車。

據說,指南車是黃帝最早發明的。《太平禦覽》卷十五引《誌林》雲:“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後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在晉崔豹的《古今註》卷上,也有相似的記載。看來,指南車的發明是與軍事上的實際需要息息相關的,並在當時戰爭中起到了決定勝負的巨大作用。遺憾的是,關於指南車的構造卻沒有留下具體的說明。

黃帝之後,指南車的制法失傳了。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又重新發明了指南車,其動機是越裳氏(古代南海國名)使者來朝,但迷失了歸去的路途,所以造指南車送使者歸國,而周朝的送行使者也陪同越裳氏來使同行;周朝使者返國時,亦靠指南車指示回來的路途。晉崔豹《古今註》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說明指南車是為中外友好交往而造。但周公所造指南車的構造如何,亦未留下任何記載。

自周公造指南車之後,其制法再壹次失傳,秦及西漢未見記載。從後漢起,直至北宋,指南車多次失傳,又多次被人們重新發明、制造,這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實為罕見。現據《宋書?6?1禮誌五》、《宋史?6?1輿服誌》及其它古籍中有關指南車的記載,略述從後漢至宋代指南車的多次發明史。

後漢時,指南車的制法已失傳。後漢張衡博學多才,再次發明了指南車。至漢末喪亂,其制法遂失傳。曹魏時,博士馬鈞制造成指南車。晉末戰亂,指南車的制法再壹次失傳。與此同時,北方的後趙太祖石虎命解飛制成指南車。崔鴻的《後趙錄》說:“尚方令解飛,機巧若神,妙思奇發,造指南車就,賜爵關內侯。”後秦高祖姚興又命令狐生造成指南車。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三年(417),劉裕(後為宋武帝)平定長安,才得到指南車。它的形制如記裏鼓車,在車上裝有木人,木人舉手指南。皇帝大駕鹵簿(皇帝出行時的儀仗隊)中最前面的就是指南車。此車為北方所造,不夠精密,雖然說是指南,但卻常常偏離方向,車輛轉向時,尚需人用手加以糾正。宋順帝劉準升明末年,命祖沖之另造指南車,由撫軍丹陽尹王僧虔和禦史中丞劉休加以試驗,發現車的制造甚精,任憑車子反復多次改變方向,車上木人的手仍永遠指向南方。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命郭善明造指南車,經年不成,扶風人馬嶽又造,將完成時,被郭善明用毒酒害死。於是指南車的造法又壹次失傳。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典作官金公立以其所制的指南車進獻。憲宗於麟德殿試驗其功能,用來充為出行時儀仗隊的壹部分。唐人張彥振著有《指南車賦》,以文學手法闡述了指南車之奧妙。至晚唐五代,指南車再次失傳。

 宋代仁宗天聖五年(1028),工部郎中燕肅發明指南車進上,《宋史?6?1輿服壹》載有他所制指南車之形制:

指南車,壹曰司南車。赤質,兩箱畫青龍、白虎,四面畫花鳥,重臺,勾闌,鏤拱,四角垂香囊。上有仙人,車雖常轉而手常南指。壹轅,鳳首,駕四馬。駕士舊十八人。

從車身的裝飾上看,與《晉書?6?1輿服誌》所記載的指南車的裝飾大相徑庭,但其所起的指南作用則相同。到了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內侍省吳德仁又獻指南車。

綜上所述,古代的指南車屢次失傳,又屢次重新加以發明,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於此可見壹斑,這種情況在世界科技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為什麽指南車多次發明又多次失傳呢?這是因為宋以前發明指南車的發明家都只是制出了指南車實物,卻不曾留下其構造的文字記載。壹遇戰亂,指南車實物被毀,其制法也就隨之而失傳,所以後代人需重新加以發明。直至宋代,指南車的發明者燕肅、吳德仁分別留下了指南車內部構造的詳細說明,這才結束了指南車的發明史,使後人得以按圖索驥,毫不費力地進行仿制了。

從《宋史?6?1輿服誌》中的記載可知,指南車是利用了機械傳動的方法,使齒輪系或聯通或斷開。這種自動離合的設計可以控制指南車上的木人的手臂方向。其構造大致是這樣的:指南車中有壹大型齒輪,上部的輪軸向上伸出,軸上立壹個木人。大齒輪與軸上的木人旋轉角度完全壹致。車向正南行進時,傳動齒輪與大齒輪是分開的,所以大齒輪上面的木人不受車輪轉動的影響,木人的手臂指向南方。當車向左轉動時,車轅的前部隨之向左移動,而後部則向右移動,從而使右側的傳動齒輪下降,與大齒輪接觸,這樣右側車輪的轉動便能帶動大齒輪向右轉動,從而正好抵銷了車子向左轉彎的影響,使得木人手臂永遠指向南方。當車向右轉動時,原理與向左轉時壹樣,可以類推。

指南車的構造之巧妙,發明年代之久遠,屢次發明又屢次失傳的歷史,使我們不得不佩服先民們的才智與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