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了幾個問題。首先說明我國中原地區在幾千年前就有熱帶亞熱帶氣候,適合大象生存繁衍。所以,直到戰國晚期黃河大象滅絕,韓非的言論才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的“想象”二字,這種思維形成的歷史條件,以及人類生產活動對動植物和環境的破壞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正因為大象起源於中國古代,河南自古就被稱為“豫”。《禹州》中的“禹”是由“項夷”兩個字組合而成,可見其命名之意。它以當地出產大象而聞名。據《說文·相補》載:“虞是大象最大的壹個”。推而廣之,大的都叫於,古書也常有“市不問價”之說。
《呂氏春秋·古樂》說:“王立為王時,造反,王命斬之。商人在東夷伺候大象虐待大象。周公於是壹個個跟著老師,至於江南,那是三頭大象。”說明在周初,至少在東夷居住的淮河流域,就有大象繁衍生息,被商人馴服用於作戰。
至於“想象”的“象”,是“想象”的“象”的派生物,是現代文字學的變化造成的,本身意義不大。
所以,兩者都是對的,只是用法不同。
希望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