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百家爭鳴的地位?

百家爭鳴的地位?

蝦的意思是!!!~~

是中國古代的百家爭鳴嗎?

中國古代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學術史上壹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它繼承了夏商周之學,開啟了秦漢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兩千多年的思想。科學認識百家爭鳴,不僅對百家爭鳴本身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整個傳統文化的反思也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關於百家爭鳴的理論觀點,無論是在百家爭鳴的劃分上,還是在百家爭鳴的性質、起源和歸宿上,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本文想就此談壹些新的看法,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首先,對傳統的百家爭鳴的質疑

傳統上,百家之分源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六經要義》中,他首先將百家分為“陰陽、儒、墨、名、法、德”六家。後來,劉欣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縱橫、雜、農、小說”十派。班固在《韓曙文藝誌》中抨擊劉欣,認為:“哲學家十人,印象深刻的只有九人。”後來人們到了“小說”家,把剩下的九個叫做“九流”。從此中國古代學術圈全部建立,百家成“九流”。現代人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中增加了“兵士”壹說:“故先秦學術可分為陰陽、儒、墨、名、德、縱橫、雜、農、小說、兵士、醫士十二家。”(1)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劃分非常不恰當。首先,標準不統壹。這裏的百家有壹些是按照政治思想劃分的,比如儒墨法家。有的是按照哲學思想劃分的,比如陰陽、道學家等。還有的是按照學科性質劃分的,比如名稱、縱橫、農業、小說、士兵、醫生等。其他的根本說不準,比如聖賢。沒有統壹的標準,很難科學地劃分百家。

其次,學科化傾向明顯。按照傳統百家的劃分,十二家包括九門學科:如儒墨法家,為政治學;陰陽、道家等等是哲學;名人是邏輯;戰略家就是外交;農家樂是農業;小說家是文學;軍事家是軍人;醫師是醫學和占蔔。如果百家爭鳴的劃分主要集中在學科上,百家爭鳴不就成了百科全書了嗎?

再次,部分學者對學術內涵的界定不準確。比如儒家,我們都知道儒家的核心是“仁”。但司馬談當時認為:“儒者富而欲少,勤而行少,難盡其事;然而,父子儀式的順序,夫妻之間的區別,並不容易。”“儒生以‘六藝’為法。“六藝”傳承了幾千萬,不可能壹直學下去。當年無法考察其禮制,故有“學少,工少。”夫若列君、臣、子之禮,則夫妻之別,雖易百年。”②即“禮”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核心。

同樣,每個標準也沒有詳盡的劃分。比如,關於政治思想標準,只列出了儒家、墨家、法家,其他的如德、禮、孝、術、義、絕對平等、無君論等都沒有列出;哲學思想的標準只列出了“陰陽道”的哲學,沒有列出“五行”、“理”的哲學。學科性質的標準只列出了“名、縱、橫、農、小說、兵、醫”,而沒有“史、地、天文、藝、書、德、詩、散文”。這樣壹來,百家之分就更加復雜混亂,百家之分的意義也就完全喪失了。但是這樣做無可厚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說不出錯在哪裏。

二、百校劃分的標準應該是什麽?

百所學校應該如何劃分?筆者認為,關鍵是劃分標準,只有標準選擇正確,劃分才是科學的。應該說傳統的劃分標準有四個,分別是“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學科性質”和“雜”,這些都是無處可尋的。這裏“雜”根本不能作為標準;其他三個標準不能同時並存,因為它們是相互包容的。比如“政治思想”既不排斥哲學思想,也不排斥“學科性質”,反之亦然。劃分百家爭鳴的標準應該只有壹個,但這個標準不能是“學科性質”:百家爭鳴確實引發了各學科的學術繁榮,但各學科的學術繁榮並不能說明百家爭鳴的核心和性質。百家爭鳴,顧名思義,應該是指同壹學科的不同流派。只有同壹學科的派系鬥爭才是最有意義的學術爭論。同時,這壹學科又是百家爭鳴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術領域,是百家爭鳴的核心,最能體現百家爭鳴的實質。這是什麽科目?應該是“政治思想”領域,而不是哲學領域。

首先,政治問題是百家爭鳴的核心問題。百家爭鳴的背景是中國古代社會大變革時期,即西周的統治已經崩潰,東周以後興盛的五霸未能實現天下之大治。中國社會向何處發展,如何發展,成為百家爭鳴的焦點。百家爭鳴,其實就是各派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觀點,排斥別人的觀點,試圖用自己的理念改造世界的爭論。所以在百家爭鳴中,政治領域的鬥爭是最激烈的,體現在儒、墨、法、德、禮、孝、藝、義、絕對平等和無君論等思想中,是其他任何學術領域都無可比擬的。

其次,只有從政治思想的角度,才能真正區分各派。諸子百家爭鳴,除了政治思想上的根本分歧之外,在其他領域的問題上幾乎都有* * *觀點。比如哲學上的“道”和傳統的百家爭鳴的劃分,從道的哲學出發,只把老子歸為道,卻不知道孔子和沈導的哲學思想也是“道”,而是分別歸為儒家和法家。所以主要從哲學上劃分百家是不準確的。只有從政治上看問題,才能把它分為道德家、儒家和法家,並弄清他們之間的關系。

第三,其他許多領域的鬥爭都是圍繞著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展開的。以倫理學領域為例,比如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孟子用“性善”來解釋“仁政”,荀子用“性惡”來解釋“禮治為主,法律為輔”;又如墨子主張“兼愛”,孟子堅決反對,說:“陽為我,無君子;墨家的兼愛是無父的。無父無君,是禽獸。”(3)墨子為什麽提倡“兼愛”?就是解釋他的包括利益在內的“義政”,因為“既相愛,又互利”(4);孟子批評墨子,顯然是為了表明他的“仁政”是平等的愛。

三、我對科學劃分百家之見

也就是說,百家爭鳴的劃分應該以政治思想為基礎,那麽從政治思想的角度,筆者認為,百家爭鳴大致可以分為儒、孝、德、禮、法、墨、術、義、絕對平等、無君論等十個流派。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個代表是孟子,他把孔子的仁正式完善為“仁政”,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兩者的代表文獻是《論語》和《孟子》。

孝經:其代表文獻是無名氏寫的《孝經》。《孝經》的中心思想是“孝”,即“以孝治天下”。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孝經》是壹部普遍註重倫理孝道的著作,這是不準確的。

德甲:原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但從西周晚期到東周,其內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早在東周時期,臧愛波就有著名的德性論⑤為證;戰國時期出版的《道德經》和《莊子》是其代表性文獻。

李嘉:是萌芽於西周晚期,廣泛流行於東周中前期的壹種政治思想。東周時期壹些著名的政治家,如管仲、子貢、曹劌、子產和晏子,都主張禮治,尤其是子產和晏子,也有著名的禮論(6)。戰國後期,荀子是以禮為核心的重要代表。

法家:是春秋中後期出現的壹種政治思想。它最早萌芽於鄭,創始人是鄧·。首先是子產(前期為禮樂世家,後期轉為法家世家),其次是金範、趙陽等人。戰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沈導,其代表作是《申子》。佚名之後的《經典法學》也是壹部法家文獻。以往理論界認為《法律學》是道家著作,從哲學角度看並不準確。

墨學: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翟墨,其思想的核心是“義”。以往理論界有人認為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愛”,依據並不充分。

藝術家:創始人是沈步海,思想核心是藝術,代表作是《沈紫》。過去理論界認為沈子是法家,這是不正確的。沈子自己宣稱自己的學術思想是“術”,秦漢人總說“沈子之術”。

壹加:創始人是韓非。韓非的仁義和墨子的仁義有什麽區別?最明顯的壹點就是墨子的“義”包含了經濟利益。比如《墨子經典》說:“義是有益的。”韓非的“義”是完全排斥利益的。易家代表作品有《韓非子》《公羊春秋》等。(7)

絕對平等:創始人是徐行。《孟子·滕文公論》載:徐行認為君主應與人民絕對平等,“耕者先食,織者先衣”,取消商品經濟。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絕對平等觀念。

無君論:創始人是伍肆。《墨子·魯文》載:“我魯南有個吳憂,我冬天是個,故自比舜。”“以己度人”就是“我為君”,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無政府主義。但用中國的古語來說,應該是“無君論”。

以上十條,嚴格來說可以歸為八條。因為“孝”可以融入儒家,“義”可以融入藝人。“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源於孔子,完善於《孝經》,以孔子為師,其基本思想體系與“仁”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認為“孝”是儒家的壹個分支。“易”的創始人是韓非。以前理論家認為他是法家,或者是法、術、勢的集大成者。其實韓非雖然有法家思想,但也有藝術家思想。他本人認為藝術大於法,所以韓非思想的基本傾向應該是“藝術”,即屬於申子之藝術家。而且韓非的“義”,原則上是對“術”的脫胎換骨,所以可以認為“義”是藝術家思想的壹個分支。

四、從科學的百家劃分看傳統百家劃分的弊端。

傳統的百家爭鳴的劃分有很多弊端。壹是將“名、陰陽、縱橫、農、小說、雜”諸家全部納入百家,使百家成為先秦學術的大雜燴。

第二,“德、禮、孝、義、術”作為壹種理論並不是獨立的。“德”歸入道家,雖有合理的因素,但傳統上是稱贊為“德”家,而非“德”家;同時認為“德”屬於儒家。“禮”被歸類為儒家。雖然把“孝”歸入儒家是合理的,但並沒有說明。“易”和“術”並沒有從韓非的思想中分離出來,只是把“術”作為法家的壹個分支,“易”被納入儒家。

第三,“絕對平等”和“無君”完全被忽略。

第四,“儒墨德道”學術內涵的界定不準確。比如儒家思想的核心不是“禮”,而是“仁”;墨家的核心不是“兼愛”,而是“貴義”;道德道家的核心不是道,而是“德”。

第五,對壹些古代文獻的學術性質的認定也不妥當。比如《韓非子》傳統上被認為是法家著作,實際上卻是“技治”、“義政”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傳統上被視為法家著作的《尚軍》實際上屬於“術”的範疇;傳統上被視為儒家著作的《荀子》,實際上是“李”家族的傑作;經典,傳統上被認為是道家著作,其實是法家的傑作;尤其是五經,傳統上被認為是儒家文獻,實際上是道德、禮義三家學說的大雜燴。1,《詩》、《書》(今文)、《易經》(經)等五經至少有壹半是孔子以前的文獻。我們知道,儒家思想始於孔子對仁的奠基,詩、書(今文)、易經(經典)都先於孔子。三者的思想內核有的是“德”,有的是“禮”,但都不是“仁”。怎麽能說都是儒家的文獻呢?只能說孔子在創立儒學的時候是批判繼承的。它們只是儒學產生的壹個理論前提,但它們本身並不是儒學。2.孔子之後產生的文學,有著與儒家不同的政治思想。如《易傳》、《蜀》、《禮記》(大部篇)、《春秋》和《五經三傳》雖然產生於孔子之後,但其政治思想也是復雜的。例如,《易傳》中既有“以禮治國”的思想(《蔔筮序》),又有。《書(古文)》和《禮記》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庸》和《大學》中的“義政”思想尤為突出。《春秋》原本是竹書大事記、編年史等歷史文獻,但《左傳》、《公羊》、《谷亮》三部傳記將其歸入政治範疇。如《左傳》根據東周的歷史特點宣揚“德”與“禮”兩種學說,其中以“禮”為主;而公羊則基於自身需要,認為《春秋》經有“大義”,很難從中發掘出藝術家的“義政”思想。後來董仲舒的《春秋故事》也認為“公羊”具有“微妙的正義感”,繼續探討藝術家的“義政”理論。因此,從整體上看,五經中的政治思想不是“仁政”,其學術性質也不是儒學。除了“義政”思想外,大部分政治思想都屬於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

第六,壹些文件的鑒定方法也不完善。比如傳統的儒家文獻的鑒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壹是看是否經過孔子的編輯,比如詩、書、易經、春秋經等。第二,看是否打著解釋或闡發儒家思想的旗號,比如《左傳》、《公羊》、《易傳》、《禮記》。應該說從思想核心判斷是錯誤的。

五、百家爭鳴的本質是封建領主制向郡縣制的過渡。

關於百家爭鳴的性質,過去理論界的主流觀點是從奴隸制過渡到封建制。依據是:百家爭鳴的儒家是沒落奴隸主階級的代表,因為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禮,禮是西周奴隸制的思想上層建築。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第壹,孔子雖然說“禮為國用”,但禮並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眾所周知,禮的發明權不在孔子。早在孔子之前,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如管仲、子產、晏子等都主張“禮為國用”。如前所述,子產和晏子也分別有他們著名的《禮記》。孔子的“禮為國”只是對之前“禮治”思想的繼承。怎麽能說禮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呢?

第二,孔子探索的政治理論是“仁”和“孝”。“孝”,孔子只有萌芽的思想;“仁”是孔子的成熟理論。比如《論語·魯茲》說“有君必亡。”也就是說,如果壹個新的國王崛起,他將在30年內以仁(政治)治國。(8)孟子曰:“子曰:‘二道為仁,非仁。’(9)後來孟子把孔子的仁正式完善為“仁政”。我們只能根據壹個思想家自己新創立的理論來判斷他的思想核心,而不能根據他從前人那裏接受的思想來判斷。所以孔子思想的核心應該是仁。

第三,禮不是西周初期奴隸制的思想上層建築。最能說明西周初年奴隸制的文獻是《金文》,其中很少有禮數之詞,即使出現也只是作為禮儀、禮儀、習俗使用,而不是作為政治思想使用。然而,在《金文》中,“美德”大量出現,而且它被視為壹種政治思想,而不是壹種普遍的倫理思想。認為禮是西周初期的壹種政治思想,來源於東周人民的回憶。這種回憶與史實不符,但他們只是在為自己的“禮治”尋找歷史依據。在古史階段,筆者贊同西周的封建論,但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始於西周晚期的“施立葛店”(10)。也就是說,從西周晚期的《施立葛典》開始,中國古代就是壹個封建領主社會,東周流行的“禮治”本質上就是封建領主的治國思想。

第四,只能在仁的基礎上評價孔子思想的階級性。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封建社會重要的治國思想。比如唐代的“貞觀之治”,就是“仁政”的結晶。如果從仁的角度評價孔子,正如作者過去所說:作為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度的最後壹位思想家,他曾感嘆“禮崩樂壞”;作為第壹個統壹中央集權的思想家,他為新的未來社會奠定了思想基礎。(11)因此,把孔子看作奴隸主階級的代表是沒有意義的。

由於孔子不屬於沒落的奴隸主階級,所以把百家爭鳴的性質看作是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過渡是不科學的。科學地說,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向大壹統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的過渡。

第六,百家爭鳴的起點和終點

過去,關於百家爭鳴的由來和歸宿,眾說紛紜。有人說“戰國百家爭鳴”,有人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有人說“先秦百家爭鳴”。也就是說,他們對百家爭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不同的看法,即都認同統壹秦國。其實這些說法也是不恰當的。

筆者認為,百家爭鳴的起點應該在春秋末期,以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為標誌。首先,孔子是中國古代第壹所私學的創始人。百家爭鳴的壹個重要特征就是私學與官學之爭,而這場爭鳴的始作俑者就是孔子。在孔子之前,中國社會雖有德治、禮治、法治思想,但都屬於官學,都是統治者自己提出的治國理論。只是儒家的“仁”最早是由民間學者以個人名義提出來的。

其次,孔子創立儒學,極大地促進了百家爭鳴。從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學到戰國時期,私學發展非常迅速:墨家是在孔子墨子之後創立的;無名氏受孔子“孝”的思想影響,寫了《孝經》,正式確立了“孝”的理論。孟子把孔子的仁完善為“仁政”;徐行提出了絕對平等的概念。伍肆提出“無君”論;據說,成長於孔子的老子,晚年出國時寫下了《德道經典》,試圖重建“德治”理論;莊周追隨老子的腳步,繼續發展“德治”;沈導寫《申子》,發展“法治”理論;無名氏用經典法學進壹步完善了“法治”理論;沈步海提出“手術治療”;商鞅也從“法治”走向“技治”;荀子改革了“禮治”;在完善“技治”的基礎上,韓非創立了“義政”理論。官學也不示弱:齊國出現了夏姬的官學,以管仲、晏嬰、黃帝為先驅,展開了熱烈的學術討論;秦國的呂不韋招募了3000名羅門客,撰寫了《呂氏春秋》等。其他領域,如哲學、歷史、邏輯、倫理、外交、軍事、醫學、占蔔、地理、天文、文學等。,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出現了“百家爭鳴,百科全書繁榮”的局面。

再次,孔子還奠定了百家爭鳴的教育文化基礎。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偉大的教育家和古籍整理家。孔子創辦私塾,把教育下移,給了老百姓學習的機會,為百家爭鳴培養了大量人才。孔還發掘整理了許多古代文化典籍,如《夏》,據說是從民間得來的;此外,據說《詩》、《書》、《禮》、《春秋》等文獻也是他編輯的。

所以孔子應該算是百家爭鳴的創始人或者奠基人。

此外,百家爭鳴的終點應該是漢武帝采納了朱的“掘墓令”。因為在田蚡“抑黃老,崇儒”之後,漢高祖采納了朱的“恩旨”,成功地實現了中國古代封建制向郡縣制的過渡,使中國封建中央集權制進入了壹個穩定的狀態,成功地解決了百家爭鳴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從而為百家爭鳴畫上了壹個圓滿的句號。(12)

以前百家爭鳴,直到秦統壹,都是值得商榷的。秦的統壹雖然實現了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向郡縣制的過渡,但這種過渡是失敗的,未能使中國古代統壹的中央集權制進入穩定狀態。秦死後,項羽、劉邦先後恢復分封制。而且秦的“焚書坑儒”也不是解決意識形態問題的有效途徑。漢初思想界再次百家爭鳴:比如陸賈寫新書;賈誼、王臧、趙紈都試圖通過“興禮樂”來進行改革。晁錯以“術”削藩;袁谷生以儒家反對“黃老”;董仲舒則以“春秋之義”呼籲“大壹統”;文帝“廣征博引”,安插了孝敬、孟子、二丫等博士。又壹次百花齊放,雖然沒有提出新的觀點,但也是百家爭鳴。漢初百家爭鳴的復興,是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向大壹統中央集權制再次過渡的輿論準備。所以把百家爭鳴定在秦統壹是不合理的。

七、合流過程中的百家爭鳴。

以往討論百家爭鳴時,大多數理論家側重於百家爭鳴,很少談及百家合流。這種研究方法也是不恰當的。

百家爭鳴是百家爭鳴的壹個組成部分。百家爭鳴,雖然原則上每個學派都發表自己的觀點,批判別人的觀點,但也包括吸收其他學派的壹些思想。比如荀子,他以禮為思想核心,但他也重視法律,尊重孔子,以至於有人視其為法家,也有人視其為儒家。也就是說,百家爭鳴是有保留地克服的,爭鳴中有吸收,吸收是為了更好地爭鳴。百家爭鳴本身就說明百家爭鳴在學術上都是壹邊倒的。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取長補短,使自己的理論更加完善。比如墨子回答程子的問題“如果妳不是儒家,為什麽叫孔子?”,他說,“如果妳是,妳就應該是而不是容易的。今天,鳥類擔心高溫和幹旱,而魚類則擔心高溫和幹旱。雖然這是玉堂做的,但這並不容易。鳥語魚語可謂蠢,玉堂猶雲何。今天有沒有人叫妳孔子?”(13)

百家合流是百家爭鳴不可或缺的環節。百家爭鳴,前中期以爭鳴為主,後期以合流為主。例如,在戰國末期,齊國的夏姬和秦國的呂不韋門客集團這兩個官方學術中心基本上是百家爭鳴。夏姬學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包含了德、禮、法的思想,但主要是以“禮治”為基礎。門可羅派的代表作是呂的《春秋》,其中包含的學術思想比較雜:德、禮、法、藝、孝、義,以至於有人誤以為是聖人。其實這是由於對其主導思想缺乏了解,聖人根本不存在。《呂氏春秋》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德”,其余起輔助作用。

百家爭鳴的形式,壹個是理論上的,壹個是實踐上的。理論上,禮、德、藝三派做得比較好。禮,如荀子、管子;德行,如前引《呂春秋》;藝術家,如《春秋》中的公羊和《春秋》中的無數露珠。儒家做得很差,但是儒家把五經、傳記納入其經典,內容也很豐富,基本上包括了禮、德、術、義的思想。實踐的合流主要是指當時的統治者出於自身的需要,作為治國思想的主導和輔助,同時作出了幾部思想不同的作品。比如漢初的《黃老之治》,儒家經典《名》《道元》《十經》《老子道德經》都是經典;梁武帝時期,任命吳京博士,將《論語》、《孝經》合為七經等。所有這些都是實踐中的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在百家爭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爭鳴只是為了討論問題,合流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百家爭鳴的有機融合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秦之所以未能最終解決當時的主要社會問題,終結百家爭鳴,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以“焚書坑儒”拒絕百家爭鳴,以沈、商、漢藝術家的思想治國,導致了它的滅亡。漢武帝解決這壹問題的關鍵是將百家爭鳴與現實相結合。比如武帝:政治思想上雖然突出儒家孝道,但其他六經都起輔助作用;制度上的雙軌制既吸收了藝人的郡縣制,又沒有完全拋棄德、儒、禮、法、孝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恩寵令”不僅包含了儒家的仁孝思想,還包含了藝術家的“術”與“義”的理論。經濟上的重農抑商,既是儒、法、德、禮對農業和商業的重視,也是藝術家對“欺農滅商”的徹底摒棄;思想上,既有儒法道德禮儀的思想自由,又有藝術家某種程度的思想禁錮;在教育方面,既有儒家學派,也有藝術家的“以官為師”,比如通過“弘揚孝道”、“選三老”等為人民樹立榜樣。這與政治上只以沈、商、漢藝人思想治國,制度上絕對治縣,經濟上欺農毀商,思想上搞專制,教育上“以官為師”的秦朝完全不同。由此可見,沒有百家的有機合流,就不可能解決當時中國的主要社會問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