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徐研究歷史。
2020-10-07 13:13
他不僅是江蘇“唯壹”壹位名叫朱的開國將軍,也是無錫唯壹的開國將軍。他曾經當過開國將軍的老師,這個人就是少將的朱啟祥。曾任武漢軍區炮兵政委。說起朱啟祥,外人可能會很陌生,但說到火炮,估計很多人都不陌生。
炮兵幹部大多有壹定文化。例如,孫高中畢業後參軍,後來擔任福州軍區炮兵司令員。朱啟祥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無錫壹所學校任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朱啟祥推薦學生參軍。1939,朱啟祥並不擔心自己的學生。他去丹陽參加新四軍的行軍縱隊,在八路軍相當近的支隊當秘書。這支行軍隊伍是由江蘇丹陽人關創建的抗日組織。1938年,關率3000余人加入人民解放軍,改編為新四軍行軍縱隊,稱江南抗日義勇軍軍長關,副軍長葉飛(化名聶陽),朱啟祥任第壹縱隊政治部組織部副科長。1940年與蘇皖支隊合編,取得郭村戰役勝利。改稱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前進縱隊改編為蘇北指揮部1縱隊,司令員葉飛。
這是新四軍第壹師的前身。朱啟祥曾任四方面軍第壹師、第壹旅、第壹團副政委。1949年,由葉飛任司令員的蘇北指揮部1縱隊改編為華野1縱隊,華野司令員為粟裕將軍。華野在粟裕主戰中用了1,比如萊蕪之戰,三萬人對李五萬人。戰後,粟裕說1是萊蕪會戰的第壹個戰果,更輝煌的戰績是在孟良崮會戰中,1同時面對兩個方向的敵人,而這兩個方向的敵人都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48660.68668686661
在1940的黃橋戰役中,他擔任營教導員,腿部受了重傷,血流如註。他仍然堅持戰鬥,拒絕下火線。解放戰爭時期,朱啟祥和1的戰友參加了萊蕪戰役,活捉了李。朱啟祥和1的戰友參加了戰役,殲滅第74師,擊斃張。
第壹排右為崔,右為趙蘭田,左為孔飛,左為何,
第二排是朱啟祥左,何光華左,王誠漢左,程左,
解放後,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壹縱隊第壹師政治部主任的朱啟祥升任誌願軍第二十軍第壹師副政委,參加了南方戰爭。1951年入朝參戰,任誌願軍第二十軍第壹師政委。65438年至0958年,朱啟祥任20軍參謀長、副軍長。1964年,他被提升為少將軍銜。45歲成為無錫第壹將軍。1976年,朱啟祥走馬上任新武漢軍區炮兵司令員。1961,武漢軍區司令部炮兵師擴編為武漢軍區炮兵。1976年,朱啟祥接任武漢軍區炮兵司令員。次年因積勞成疾去世,被奉為烈士。現葬於無錫革命烈士陵園。
朱啟祥去世後,許多戰友在他去世前寫文章紀念他,並編輯出版了厚厚的壹本書《儒將之風》,由葉飛將軍親自作序。中國23位開國將軍中,姓朱的,江西最多,朱啟祥是唯壹的江蘇人,當然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