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史的《新唐書》介紹

唐史的《新唐書》介紹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誌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壹百五十卷。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誌和表分別由範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卷和贊、誌、表的序以及《選舉誌》、《儀衛誌》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誌、表的編寫,出於謙遜,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壹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余年完成列傳,於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歷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誌、表,已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清代王鳴盛以《宋史·宋祁傳》、《歐陽修傳》為據,認為宋祁修書“在仁宗天聖之晚年,歷明道、景祐、寶元、康定,至慶歷中告成,以書成進左丞雲雲”;“(歐陽)修之修《唐書》,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間事,距祁稿成時,相去已十余年”,“書成,上距祁稿成約又二十余年矣”。因此,“二公修書不同時明矣”。這壹說法,迄今仍為部分學者沿用,都未發現王嗚盛搞錯的關鍵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傳》將“詔求直言”的時間誤作“景祐中”,而這又是《宋祁傳》中唯壹的壹個年號。傳中宋祁受命纂修《唐書》在“詔求直言”前,故王嗚盛誤以為宋祁修《唐書》自天聖至慶歷,前後差不多也是17個年頭。但《宋史·仁宗紀》景祐年間並無“詔求直言”壹類的事,皇祐元年才有“詔臺諫非朝廷得失”。《宋祁傳》中宋祁“直言對”後緊接“進溫成皇後為貴妃”,與《仁宗紀三》的記載相符,時在“皇祐”,而非“景祐”。顯然,《宋祁傳》是將“皇祐”誤作“景祐”了,壹下子把時間提前了10多年。王鳴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隨”,《宋祁傳》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坐其子從張彥方遊”。傳中雖無明確紀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傳後的,前面《宋庠傳》明明白白地寫著:皇祐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遊”。宋庠受牽連罷相在這壹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這壹年。此時尚“以稿自隨”,仍在修撰中,怎麽會在慶歷中告成?王嗚盛的失誤,壹是不知“景祐”當為“皇祐”,二是後來在《蛾術編》卷九考知“祁修書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獨秉筆,自此出知亳州,皆書局自隨以至於成,凡歷十六年也”,卻仍然堅持“宋歐修《新唐書》不同時”的結論。

《宋史·宋祁傳》的這壹年號錯誤,除了《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對》有案語註明“仁宗本紀皇祐三年春三月詔求直言”,“本傳作景祐中誤”而外,迄今竟似無人知曉,請同仁們註意。就整個《新唐書》的纂修而言,應當說:新修唐史前後17個年頭,前10年宋祁主持編修,後7年歐、宋***同“刊修”。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壹次寫出了《兵誌》、《選舉誌》,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正史體裁史書的壹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中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壹條線索。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誌、表”。這是公允的評價。自司馬遷創紀、表、誌、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誌、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壹大功勞。

此外,由於歐陽修過分強調寫史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有些史實他是有意避諱的。如後周有位大將叫韓通。他忠於後周王朝,反對趙匡胤的陳橋兵變,歐陽修就不給他立傳。這在當時就遇到同輩的議論。

由於《新唐書》歷宋、元、明至清初壹直占有正統地位,壹般人只讀《新唐書》而不讀《舊唐書》,所以《新唐書》宋以來的版本遠多於《舊唐書》,流傳的主要版本有:⑴南宋刻本4種,分別是十四行殘本,舊藏皕宋樓,現藏日本靜嘉文庫;同十四行元補版殘本,藏於北京圖書館;十六行殘本124卷,亦藏北京圖書館;建陽書坊魏仲立刻殘本,舊藏嘉業堂。⑵元刻本,明國子監根據元版修補印行。⑶明刻本3種,分別是成化年間(1465~1487)國子監刻本,萬歷年間(1573—1620)北京國子監二十壹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⑷清刻本多種,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沖《唐書釋音》25卷。殿本又有各種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縮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開明二十五史本等。⑸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以靜嘉堂本為主,配合“北圖”、“雙鑒樓”及“嘉業堂”藏本,保存了《新唐書》舊刻的真面目,勝於殿本。⑹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華書局又推出了簡體橫排本。 本紀第壹 高祖 本紀第二 太宗 本紀第三 高宗

本紀第四 則天皇後 中宗 本紀第四 則天皇後 中宗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 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 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誌第壹 禮樂壹

誌第二 禮樂二 誌第三 禮樂三 誌第四 禮樂四

誌第五 禮樂五 誌第六 禮樂六 誌第七 禮樂七

誌第八 禮樂八 誌第九 禮樂九 誌第十 禮樂十

誌第十壹 禮樂十壹 誌第十二 禮樂十二 誌第十三上 儀衛上

誌第十三下 儀衛下 誌第十四 車服 誌第十五 歷壹

誌第十六 歷二 誌第十七上 歷三上 誌第十七下 歷三下

誌第十八上 歷四上 誌第十八下 歷四下 誌第十九 歷五

誌第二十上 歷六上 誌第二十下 歷六下 誌第二十壹 天文壹

誌第二十二 天文二 誌第二十三 天文三 誌第二十四 五行壹

誌第二十五 五行二 誌第二十六 五行三 誌第二十七 地理壹

誌第二十八 地理二 誌第二十九 地理三 誌第三十 地理四

誌第三十壹 地理五 誌第三十二 地理六 誌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誌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誌第三十四 選舉誌上 誌第三十五 選舉誌下

誌第三十六 百官壹 誌第三十七 百官二 誌第三十八 百官三

誌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誌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誌第四十 兵

誌第四十壹 食貨壹 誌第四十二 食貨二 誌第四十三 食貨三

誌第四十四 食貨四 誌第四十五 食貨五 誌第四十六 刑法

誌第四十七 藝文壹 誌第四十八 藝文二 誌第四十九 藝文三

誌第五十 藝文四 表第壹 宰相上 表第二 宰相中

表第三 宰相下 表第四 方鎮壹 表第五 方鎮二

表第六 方鎮三 表第七 方鎮四 表第八 方鎮五

表第九 方鎮六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表第十壹上 宰相世系壹上 表第十壹下 宰相世系壹下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列傳第壹 後妃上

列傳第二 後妃下 列傳第三 宗室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列傳第五 太宗子 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 列傳第七 十壹宗諸子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

列傳第十壹 薛李二劉高徐 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

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 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 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

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 列傳第十八 二李績 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

列傳第二十 高竇 列傳第二十壹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 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 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

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 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SupFree5良嗣 弁)SupFree6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

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 列傳第三十壹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

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 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 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

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 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 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

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 列傳第四十 狄郝朱

列傳第四十壹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

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 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 列傳第四十六 劉鐘崔二王

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

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壹 魏盧李杜張韓

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 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 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

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 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

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 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 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

列傳第六十壹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

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 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 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

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 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 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

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 列傳第七十壹 二李 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

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 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

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 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 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

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 列傳第八十壹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

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 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

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 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 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

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 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 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

列傳第九十壹 賈杜令狐 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 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

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 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朱二劉範二王孟趙李任張 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

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範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

列傳第壹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 列傳第壹百壹 韓愈列傳壹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

列傳第壹百三 劉蕡列傳第壹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 列傳第壹百五 李德裕

列傳第壹百六 陳三李曹劉 列傳第壹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周二裴劉趙王 列傳第壹百八 畢崔劉陸鄭朱韓

列傳第壹百九 馬楊路盧 列傳第壹百壹十 鄭二王韋張 列傳第壹百壹十壹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

列傳第壹百壹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 列傳第壹百壹十三 楊時朱孫 列傳壹百壹十四 高趙田朱

列傳第壹百壹十五 三劉成杜鐘張王 列傳第壹百壹十六 忠義上 列傳第壹百壹十七 忠義中

列傳第壹百壹十八 忠義下 列傳第壹百壹十九 卓行 列傳第壹百二十 孝友

列傳第壹百二十壹 隱逸 列傳第壹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壹百二十三 儒學上

列傳第壹百二十四 儒學中 列傳第壹百二十五 儒學下 列傳第壹百二十六 文藝上

列傳第壹百二十七 文藝中 列傳第壹百二十八 文藝下 列傳第壹百二十九 方技

列傳第壹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壹百三十壹 外戚 列傳第壹百三十二 宦者上

列傳第壹百三十三 宦者下 列傳第壹百三十四 酷吏 列傳第壹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

列傳第壹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 列傳第壹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壹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

列傳第壹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 列傳第壹百四十上 突厥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下 突厥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壹上 吐蕃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壹下 吐蕃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三 沙陀 列傳第壹百四十四 北狄

列傳第壹百四十五 東夷 列傳第壹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列傳第壹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八上 奸臣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八下 奸臣下 列傳第壹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列傳第壹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 列傳第壹百五十上 逆臣上 列傳第壹百五十中 逆臣中

列傳第壹百五十下 逆臣下 ●附錄 進新唐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