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二戰後,朝鮮和韓國為何要紛紛廢除漢字呢?

二戰後,朝鮮和韓國為何要紛紛廢除漢字呢?

在二戰後,位於朝鮮半島的朝鮮和韓國竟然奇跡般地保持了壹致?紛紛在國內廢除漢字。那麽,漢字已經被朝鮮和韓國使用了壹千多年,為何他們要廢除漢字呢?今天,我們就壹起來探究朝鮮和韓國廢除漢字的始末以及其中的小秘密。

我們先看壹看朝鮮,1948年,朝鮮壹建國就頒布法律,開始廢除漢字,全面用朝鮮語固有詞替換漢字詞,甚至還人命和地名都不放過。後來,由於當時金日成認為?朝鮮完全沒有使用漢字的必要。但是中國、日本等國還在使用漢字,所以有學習漢字的必要。?於是,從1968年開始,朝鮮開始恢復漢文的學習,在高中課程中增設漢中文字的學習課程。

在1948年,朝鮮廢除漢字的同時,韓國也在同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規定韓國的公文必須使用諺文書寫,逐步用諺文代替漢字。同時,韓國政府全面停止漢文教育。但在李承晚執政時代,韓國又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到了1970年,樸正熙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小學完全廢除漢字教育。後來,由於輿論壓力,韓國政府又在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在中等和高等學校恢復漢字教育,但是漢字學習只是選修課,不需要考試,並且在現實中還用不上,因此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同時,韓國政府禁止在小學進行漢字教育。

正是基於韓國政府這種對漢字教育態度,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將韓國的古籍視為天書。韓國廢除漢字的政策,正在使韓國歷史與文化陷入嚴重的危機。這是韓國人自己給自己挖了壹坑,這是韓國人民的悲哀。即使如此這樣,韓國政府依然對漢字抱著警惕的態度。那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二戰之後,朝鮮和韓國之所以紛紛廢除漢字主要原因有兩點:壹是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和脫漢運動興起,朝鮮和韓國民族意識覺醒,為了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開始排斥漢字以及相關的壹切事物,包括我們。二是漢文化圈影響的下降,在近代,西方的文化崛起,漢文化沒落,漢文化圈的國家紛紛是落後挨打。於是,它們都開始崇洋媚外,紛紛拋棄漢文化。

總之,朝鮮和韓國否定漢字,與否定本國文化歷史並無二致。從目前的情形看,朝鮮和韓國廢除漢字,是得不償失,自食惡果。各位,妳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