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陽水簡介

陽水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陽水的定義 5 陽水的病因病機 6 陽水的癥狀 7 陽水的辨證治療 7.1 陽水的方藥治療 7.2 陽水的針灸治療 7.2.1 方壹 7.2.2 方二 7.3 陽水的艾灸療法 7.4 風水相搏證 7.4.1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癥狀 7.4.2 證候分析 7.4.3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方藥治療 7.4.4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針灸治療 7.5 濕毒侵淫證 7.5.1 陽水·濕毒侵淫的癥狀 7.5.2 證候分析 7.5.3 治法 7.5.4 陽水·濕毒侵淫的方藥治療 7.6 水濕浸漬證 7.6.1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癥狀 7.6.2 證候分析 7.6.3 治法 7.6.4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方藥治療 7.7 濕熱壅盛證 7.7.1 陽水·濕熱蘊結證的癥狀 7.7.2 證候分析 7.7.3 治法 7.7.4 陽水·濕熱蘊結證的方藥治療 8 關於水腫 9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陽水的方劑 2 治療陽水的穴位 3 治療陽水的中成藥 4 陽水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陽水 * 陽水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yáng shuǐ

2 英文參考

yang edema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yang edema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陽水(yang edema[1][2])為病證名[3]。水腫病兩大類型之壹[3]。指外邪侵襲,腠理閉塞,或氣機不暢而致水液泛濫,以面部先腫,腫勢明顯,按之凹陷即起,病體不虛為主要表現的水腫病[1]。多屬實證[3]。治宜祛邪為主[4]。

《丹溪心法·水腫》:“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

《丹溪心法·水腫》:“陽病水兼陽證者,脈必沈數……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添磨生枳殼,重則疏鑿飲。”

《醫學入門·水腫》:“陽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風寒、暑氣而見陽證。”

4 陽水的定義

《中醫藥學名詞》(2004):陽水是指以面部先腫,腫勢明顯,按之凹陷即起,病體不虛為主要表現的水腫病[2]。

《中醫藥學名詞》(2010):陽水是指外邪侵襲,腠理閉塞,或氣機不暢而致水液泛濫,以面部先腫,腫勢明顯,按之凹陷即起,病體不虛為主要表現的水腫病[1]。

陽水為水腫病兩大類型之壹[3]。

5 陽水的病因病機

陽水多屬實證[3]。因外感風、寒、濕、熱、暑邪等所致[3]。《醫學入門·水腫》:“陽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風寒、暑氣而見陽證。”

6 陽水的癥狀

《丹溪心法·水腫》:“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

風邪襲肺者發病急,初起面目浮腫,繼則遍及全身,小便不利;偏於寒者,形寒無汗,苔白滑,脈浮緊;偏於風熱者,咽喉腫痛,苔薄黃,脈浮數。

濕邪困脾者全身浮腫,以四肢為重,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納差胸悶,苔白膩,脈濡緩。

7 陽水的辨證治療

陽水的治療宜發汗、利水及攻下等法[3]。

7.1 陽水的方藥治療

陽水治宜發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氣失宣,三焦壅滯,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起病即見惡寒發熱,咳嗽咽痛,面部浮腫,小便短少,苔薄脈浮等證,宜疏風宣肺,清熱利水,如越婢湯、五皮飲等方。若見浮腫不退,煩熱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腹脹滿,苔黃脈數等實證,宜清熱逐水,用八正散、疏鑿飲子等。[3]

攻逐壹法,為歷來治陽水腫甚常用之法。用之得當,有立竿見影之效,但需視病情需要而定。壹般來說,病起不久,腫勢較甚,正氣尚旺,此時抓緊病機,以祛水為急務,適當選用攻下逐水藥,使水邪速從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後,再議調補,以善其後。病在後期,脾腎雙虧而水腫尤甚,若強攻之,雖水退可暫安壹時,但攻逐之藥,多易傷正,究屬病根未除,待水邪復來,勢必更為兇猛,病情反而加重,正如《丹溪心法·水腫》中所指出:“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劑,壹發不收,吾恐峻決者易,固閉者難,水氣復來而無以治之也。”所以逐水峻藥應慎用。

7.2 陽水的針灸治療 7.2.1 方壹

治則:疏風宣肺,健脾利水

處方:肺俞 列缺 三焦俞 水分 陰陵泉

方義:上部腫甚,治宜散發,肺俞乃肺經之氣轉輸之處,配肺絡列缺以宣肺,通調水道;三焦俞調整氣化功能;水分可分清濁為治水要穴;陰陵泉為脾經合穴,可健脾利濕行水。

操作: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壹療程。

7.2.2 方二

處方:取三焦俞、水分、氣海、足三裏、陰陵泉等穴為主[5]。

隨證配穴:陽水加陽陵泉、復溜、合谷;面部腫甚加人中、前頂[5]。

7.3 陽水的艾灸療法

[6]

選穴:水分、肺俞、三焦俞、陰陵泉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欖大小艾炷,每穴10壯,皮膚有灼熱感時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灸至水腫消退,諸證消失為止。

7.4 風水相搏證

陽水·風水相搏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wind and water[1])是指風邪襲肺,宣降失常,水濕泛溢肌膚,以眼瞼頭面水腫,繼而遍及全身,皮膚光澤,按之凹陷易復,來勢迅速,兼惡寒、發熱,無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脈浮等為常見癥的陽水證候[7]。

7.4.1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癥狀

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皮膚光亮,按之凹陷易復,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等癥。偏於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紅,脈浮滑數。偏於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沈脈。[8][9]

7.4.2 證候分析

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見惡風,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腫等癥。肺位上焦,宣發受阻,水液停滯,故水腫先見眼瞼頭面;肅降失常,決瀆不利,水津不能輸布,溢於肌膚,迅即波及全身。風屬陽邪,風水相搏,故皮膚光亮、凹陷易復。由於風邪引發,可見發熱咽痛及咳嗽等肺衛表證。若風邪兼熱則咽喉紅腫熱痛,舌質紅,脈浮滑數。若風邪兼寒,邪在肌表,衛陽被遏,肺氣不宣,故見惡寒、發熱、咳喘。若腫勢較甚,陽氣內遏,則見沈脈,或沈滑數,或沈緊。[8][9]

7.4.3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方藥治療

[8]

治法:散風清熱,宣肺行水。

可用越婢加術湯[備註]越婢加術湯(《金匱要略方論》):麻黃、石膏、甘草、大棗、白術、生姜加減。方中麻黃宣散肺氣,發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氣;生石膏解肌清熱;白術、甘草、生姜、大棗健脾化濕,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澤瀉、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腫。若咽喉腫痛,可加板藍根、桔梗、連翹,以清咽散結解毒;若熱重尿少,可加鮮茅根清熱利尿。若屬風寒偏盛,去石膏,加蘇葉、防風、桂枝,以助麻黃辛溫解表之力。若見咳喘較甚,可加前胡、杏仁,降氣止喘。若見汗出惡風,衛陽已虛,則用防己黃芪湯[備註]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方論》):防己、白術、黃芪、甘草、生姜、大棗加減,以助衛行水。

若表證漸解,身重而水腫不退者,可按水濕浸漬型論治。

7.4.4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針灸治療

[9]

治法:疏散風邪,宣肺利水。

選穴:以背俞穴、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取肺俞、尺澤、外關、合谷、陰陵泉、三焦俞。

隨證配穴:面部腫甚者,加水溝。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上部腫甚,治宜發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澤宣肺,外關配合谷發汗疏風,使在表的風水得從汗解。佐以三焦俞

通調水道,陰陵泉健脾利水,使在裏的水濕下輸膀胱。表裏分消,可疏風消腫。

7.5 濕毒侵淫證 7.5.1 陽水·濕毒侵淫的癥狀

眼瞼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瘡痍,甚者潰爛,惡風發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8]。

7.5.2 證候分析

肌膚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膚瘡痍。濕毒未能及時清解消散,內歸臟腑,使中焦脾胃不能運化水濕,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使肺不能通調水道而小便不利。風為百病之長,故病之初起,多兼風邪,是以腫起眼瞼,迅及全身,有惡風發熱之象。其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是風邪夾濕毒所致。[8]

7.5.3 治法

宣肺解毒,利濕消腫[8]。

7.5.4 陽水·濕毒侵淫的方藥治療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備註]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傷寒論》):麻黃、杏仁、生梓白皮、連軺、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棗合五味消毒飲[備註]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前方中麻黃、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連翹清熱散結,赤小豆利水消腫;後方以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強清解濕毒之力。若膿毒甚者當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濕盛而糜爛者,加苦參、土茯苓;若風盛而瘙癢者,加白蘚皮、地膚子;若血熱而紅腫,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8]

7.6 水濕浸漬證

陽水·水濕浸漬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1])是指水濕內盛,浸漬肌膚,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以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舌淡,苔白膩,脈沈緩等為常見癥的陽水證候[7]。

7.6.1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癥狀

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沈緩,起病緩慢,病程較長[8]。

7.6.2 證候分析

水濕之邪,浸漬肌膚,壅滯不行,以致肢體浮腫不退。水濕內聚,三焦決凟失司,膀胱氣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濕日增而無出路,橫溢肌膚,所以腫勢日甚,按之沒指。脾為濕困,陽氣不得舒展,故見身重神疲,胸悶,納呆,泛惡等癥。苔白膩,脈沈緩,亦為濕勝脾弱之象。濕為粘膩之邪,不易驟化,故病程較長。[8]

7.6.3 治法

健脾化濕,通陽利水[8]。

7.6.4 陽水·水濕浸漬證的方藥治療

五皮飲[備註]五皮飲(《中藏經》)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湯[備註]三聖散(《儒門事親》):瓜蒂、防風、藜蘆。前方以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濕利水;後方以白術、茯苓健脾化濕;蒼術、厚樸燥濕健脾;豬苓、澤瀉利尿消腫;肉桂溫陽化氣行水。若腫甚而喘,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瀉水而平喘。[8]

7.7 濕熱壅盛證

陽水·濕熱蘊結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是指濕熱內蘊,水濕外泛肌膚,以浮腫較劇,肌膚繃緊,腹大脹滿,胸悶煩熱,氣粗口幹,大便幹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細滑數等為常見癥的陽水證候[7]。

7.7.1 陽水·濕熱蘊結證的癥狀

遍體浮腫,皮膚繃急光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於結,苔黃膩,脈沈數或濡數[8]。

7.7.2 證候分析

水濕之邪,郁而化熱,或濕熱之邪壅於肌膚經隧之間,故遍身浮腫而皮膚繃急光亮。由於濕熱壅滯三焦,氣機升降失常,故見胸脘痞悶。若熱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見煩渴、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苔黃膩,脈沈數或濡數,均為濕熱之征。[8]

7.7.3 治法

分利濕熱[8]。

7.7.4 陽水·濕熱蘊結證的方藥治療

[8]

疏鑿飲子[備註]疏鑿飲子(《世醫得效方》):商陸、澤瀉、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檳榔、生姜、羌活、秦艽。方中羌活、秦艽疏風透表,使在表之水氣從汗而疏解。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協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膚之水。用澤瀉、木通、椒目、赤小豆,協同商陸、檳榔通利二便,使在裏之水邪從下而奪。疏表有利於通裏,通裏有助於疏表,如此上下表裏分消走泄,使濕熱之邪得以清利,則腫勢自消。

若腹滿不減,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藶黃丸[備註]己椒藶黃丸(《金匱要略方論》):防己、椒目、葶藶子、大黃,以助攻瀉之力,使水從大便而泄。

若腫勢嚴重,兼見氣粗喘滿,倚息不得臥,脈弦有力者,為水在胸中,上迫於肺,肺氣不降,宜瀉肺行水,可用五苓散[備註]五苓散(《傷寒論》):桂枝、白術、茯苓、豬苓、澤瀉、五皮散[備註]五皮飲(《中藏經》)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等方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備註]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方論》):葶藶子、大棗,以瀉胸中之水。

若濕熱久羈,亦可化燥傷陰,故有水腫與傷陰並見之象。壹則水濕瀦留而水腫,壹則津液虧耗而口咽幹燥,大便於結。當此之時,滋陰有助水邪之弊,利水又慮傷陰,治療上頗感棘手,治當兼顧,可用《傷寒論》豬苓湯[備註]豬苓湯(《傷寒論》):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方中豬苓、茯苓、澤瀉、滑石清利水邪,阿膠滋養陰血,***奏滋陰清熱利水之功。

若濕熱之邪,下註膀胱,傷及血絡,可見尿痛、尿血等癥,酌加涼血止血藥,如大小薊、白茅根等藥。

8 關於水腫

水腫(edema[1][2])為病名[5][4]。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又稱水氣[5]。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4]。是以肌膚浮腫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1]。患者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嚴重者還可伴有胸水、腹水等[8]。水腫壹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壹種表現,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陽水、陰水兩類。感受外邪而發,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為陽水;內虛者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為劇,病位在脾腎,多為虛證,為陰水[8][9][4]。

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壹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8]。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8]。針灸治療本證有壹定效果,在改善癥狀、增強體質、減少反復發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內科的水腫可見於現代醫學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性(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腫、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疾患[8][9]。

詳見水腫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