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能深入淺出的認知。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壹切經。壹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寺版六千壹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六千零十壹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壹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壹卷、武林版六千七百七十壹卷。清朝有雍正刻龍藏,乾隆續藏。
宋、元、明諸版本,多半亡佚,只有南宋磧砂版尚存孤本,藏於西安臥龍、圓明兩寺之中。師經東魏天平年中,高王時人所感得之觀音經。續高僧傳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稱為觀世音救生經,又稱為高王觀世音經,佛祖統紀五十四稱為十句觀音經,稽古略二稱為救苦觀音經。續高僧傳二十九: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孫敬德,於防所造觀音像,及年滿還,常加禮事,後為劫賊所引,禁在京獄,不勝拷掠,遂妄承罪,並處極刑...夢壹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經有佛名,令誦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覺已,緣夢中經,了無謬誤,比至平明,已滿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誦滿千遍,執刀下斫,折為三段,三換其刀,皮肉不損,怪以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免刑,仍敕傳寫,被之於世,今所謂高王觀音經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