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端午節

端午節

我在海外生活了近30年,卻忘不了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還記得小時候掛菖蒲,為端午節驅邪殺鬼。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菖蒲、葛藤,趨利避害。還記得奶奶經常說,包餃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艾草可以祛病辟邪。

此外,端午節總是和鬼聯系在壹起。南宋大高禪師用法語說:“今天是五月初五,拍手和孩子們跳舞。突然,我撞上了符濤神,雙手胸口發苦。”由此可見,愛普的護身符掛在門楣上,就像秦瓊和尉遲恭“捧招百福,門上掛普健殺千害”壹樣。

五月初五的端午,我奶奶還說,在奴性疾病流行的時候,掛艾葉和菖蒲有殺蟲殺菌的作用。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反正民間的人都這麽認為。

《荊楚歲時年譜》寫道:“雞不啼時,如人挑艾者,取之,受灸,甚有功效。就是愛彩化成人形掛在門上的日子,可以毒氣。”好像古籍裏還記載著奶奶的傳說。

如今的端午節,很多民俗內容已經被逐漸淡化或遺忘。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什麽粽子好吃,甚至糖醋之爭也能上熱搜。其實粽子最原始的方式就是“用蘆葦葉包大米”。

端午節是否鬼鬼祟祟不得而知。《古尊蘇語錄》中,白雲禪師有壹個公案:“端午去上課,引用壹個創造《無鬼》的書生。剛放下筆,壹個鬼出現了,揮著手說:“妳能怎麽辦?”若白雲當時看見了,用手做了個龜嘴,對伊說:“古古寂寞。"

聽聽吧,信不信由妳。總之,端午節的習俗自古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端午期間,最瀟灑的是天通覺法師:“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將離主;風吹走,屍骨不占禪地。"

端午節從紀念屈原開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各地慶祝端午節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其核心主題都是壹樣的:祛疫、除惡、消災、除病。

對我來說,端午節更多的是童年的回味。記憶中的堿性粽子簡直好吃。至於禪宗大師的破案,只能算是端午節的壹種文化元素。但是,如果妳仔細揣摩,理解其中的內涵,就會別有壹番風味。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今天端午節,身在海外,不禁懷念起家鄉的堿粽子。黃昏呢喃,夜風微涼,祝大家端午健康,家中好運!

#我的端午節記憶#

# 麽麽麽麽夏威夷——關愛嬰兒,永遠不忘童心;我喜歡自駕遊,環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