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果《永樂大典》找到,意味著什麽呢?

如果《永樂大典》找到,意味著什麽呢?

《永樂大典》的散佚堪稱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壹大損失!如果《永樂大典》被找到,意味著: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史將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許多不為人知的文化寶藏、歷史古籍將展現與世,震驚世界!

《永樂大典》的世界地位及其重要性

《永樂大典》在世界史上有著非凡地位:它是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文獻,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它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它代表中國文化的壹種重要符號,它是中國最著名的文化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百科全書。

為什麽要這麽說呢?

《永樂大典》編纂規模遠超我國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囊括中國14世紀以前的數千年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7億字。

《永樂大典》比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大英百科全書》都還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永樂大典》僅保存的古代典籍就有7000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禦覽》等書五六倍之多,就連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永樂大典》充滿傳奇色彩的編纂和亡佚

既然是世界罕見的文化珍品和文物,那麽它的編纂、保存、散佚和收集就充滿了傳奇色彩。

明太祖只是?欲修纂類書?並未修成,到了明成祖朱棣這代,他從侄兒手中取得江山後,野心勃勃的他為彰顯其仁義,令大學士解縉等人修書,編撰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蔔、僧道、技術之言,備輯為壹書,毋厭浩繁!?

首次召集147人完成編纂,但朱棣不甚滿意;次年再命姚廣孝、解縉等人重修並動用朝野2169人;兩年後定稿終讓朱棣滿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於1408年正式成書,壹***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

永年年間所修《永樂大典》原書只有壹部,現今存世的是嘉靖年間的抄本。

到了嘉靖年前,為防止大典遺失,嘉靖命人重錄了壹部副本,正本貯文淵閣,副本另貯皇史宬。但副本到了乾隆年間就只存了8000冊,有人懷疑當時沒有抄完。

更讓人吃驚的是,正本完全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冊,總計是11095冊。兩部大典深居皇宮,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大概率在朝代更叠、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和焚燒了。

究竟如何散佚的呢?

對於?正本?的突然杳無音訊,人們猜測原因:壹是毀於明末萬歷年間大火,二是毀於清朝嘉慶乾清宮大火,三是被殉葬在永陵中。殉葬說更為學者接納,從《永樂大典》錄副進度看,猜測正本殉葬在了明世宗的永陵中。

如此,人們還有希望見到《永樂大典》正本的重現天日。

對於?副本?而言,到乾隆年間就散佚了2000多卷,八國聯軍兩次入侵北京,許多寶貴文物喪失殆盡。《永樂大典》也未幸免,剩下的400冊零本被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機構收藏。

清朝官員的盜竊,外國侵略者的掠奪,翰林院被大火焚燒等,讓《永樂大典》副本被毀殆盡。但對於文化寶藏的尋找,我們壹直沒有停止過,包括乾隆尋找,後來其他國家歸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