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漫畫大學》:讀漫畫,學經典

《漫畫大學》:讀漫畫,學經典

?——評《漫畫大學》

2005年前後,已經開播四年的《百家講壇》終於走上收視巔峰,與於丹、劉心武、易中天等教授學者同時火起來的還有他們講解的古籍經典《論語》、《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所謂人紅是非多,後來對於他們解讀的是非爭論又滔滔不絕起來,但是無可爭議的是,國人在《百家講壇》的引領下掀起了壹股空前的國學熱潮,這無疑是學術上的勝利,相比今時今日明星真人秀的霸屏熱播要好的多。國學經典歷經千年,為何時冷時熱?這就是傳播形式的差異了。如今,由蔡誌忠先生創作的漫畫古籍經典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為國學經典傳播撒下新的希望。

? 慚愧的是,直到本書,我也才第壹次通讀《大學》全文。《大學》全文只有壹千七百余字,分為經、傳兩個部分。“《大學》闡述了古人研究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是儒家學說中有關人生哲學和政治者哲學的重要文獻,是中國人言行的標桿。”蔡先生在本書中采取原文加漫畫解讀的形式,對每壹句話都進行了漫畫詮釋,古風人物形象簡單卻意趣生動,飄逸的線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老莊的逍遙無為,而蔡先生說他恰恰也是最喜歡莊子。

? 如果說莊子的學問是出世的學問,那《大學》所講則是入世的學問。很多人像我壹樣沒有讀過《大學》,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所不用其極、格物致知這些話語壹定都聽說過,而這些均出自《大學》,無論妳是不是國學愛好者,妳壹定避不開國學經典的影響。《大學》三綱領:明明德、親(xin)民、止於至善,這些可以說是修身哲學,但最終是政治哲學。蔡先生在訪談中說他最喜歡莊子,事實上他本人的前半生與《大學》所講極為吻合,也正是這種修身踐行使得他獲得成功、開創新的人生格局——從儒家轉向道家。

?《大學》講始末、講修身、講慎獨、講絜矩之道。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對生活經驗的高度提純,在於其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指導意義。讀《大學》同樣如此,我在讀的時候會想到很多,小到個人修養、家庭和睦、單位和諧,大到國家政策、國際形勢。

? 蔡誌忠先生本人算得上是壹朵奇葩(此處為褒揚),四歲半確立漫畫家的夢想,15歲出道即成名,35歲誌得意滿,對外宣稱“以後的生命不零售,只批發,不再為錢奔波,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1983年開始,蔡誌忠開始創作中國古籍和佛書《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等經典漫畫,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4000萬冊。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詞是"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壹直在踐行“明明德”和“親民”。

蔡先生在《開講啦》中爆料他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支持,所謂支持即是放養,如今他也用同樣的放養方式對待女兒,不論是他還是他女兒都要比很多同齡人“厲害壹百倍”。《大學》裏有句話“《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後世對“無所不用其極”做貶義解釋,事實上,它最初是勸籲眾人克明峻德、做到極致。蔡先生本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許與我們通常的理解有偏差,他的極致在於方向正確,而非壹味埋頭苦幹,他說“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是壹句善意的謊言”,放在對子女興趣方向的幹預上顯得尤為擲地有聲。

? 有人說蔡先生的漫畫古籍作品是“兒時記憶的國學啟蒙書”,其實我不太確定給幼兒們做國學啟蒙是否為時尚早,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幾乎所有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作者我都會有意回避,這是應試教育的悲哀,我能想到自小接受國學教育的唯壹好處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相比之下,我更建議不要因為是漫畫就把它簡單粗暴的歸為“啟蒙”“兒時”這壹類。壹方面,我國的國學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漫畫解讀讓人耳目壹新、輕松易懂,打破國學晦澀難懂、古文佶屈聱牙的定式,另壹方面,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懂,卻要求孩子學習,違背了《大學》的“絜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