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要靜止,風卻不停息地刮得它搖動。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壹、出處
先秦·孔子弟子所著《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
二、原文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驅之!驅之!前有賢者。”至,則臯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傍。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臯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壹也;高尚吾誌,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三、譯文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得十分悲傷。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賢人。”走近壹看是臯魚。身披粗布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臯魚說:“妳家裏莫非有喪事?為什麽哭得如此悲傷?”
臯魚回答說:“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為了求學,周遊諸侯國,以致耽誤了贍養雙親的時間,這是過失之壹。我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對君上對國家沒有貢獻,這是過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很早就斷絕了來往,這是過失之三。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不在了!過去而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而再也見不到的是親人。請允許我從此離別人世(去陪伴逝去的親人)吧。”於是就此辭世。
孔子對弟子們說:“妳們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使妳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辭行回家贍養雙親的門徒十之有三。
創作背景
《孔子家語》壹書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誌》,凡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撰,其書早佚。唐顏師古註《漢書》時,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語”。《孔子家語》詳細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的問對詰答和言談行事,對研究儒家學派(主要是創始人孔子)的哲學思想,有巨大的理論價值。
賞析
《家語》保存了最原始和可靠的材料。《家語》保存了壹大批比較原始的文獻資料,有許多地方明顯地勝於其他相關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價值。
《論語》是傳統的第壹手材料,但是《論語》篇幅短小,語言簡略,難以盡展孔子等人思想言行的全貌。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內容上,《家語》都要高出《論語》很多。僅從規模上講,《論語》僅有壹萬六千多字,而《家語》卻比《論語》多出近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