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字的草書寫法是上撇短平;橫畫稍長;“口”上寬下窄,大小適中。整體布局寬松。
後的介紹:
後(拼音:hòu)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後和它的繁體字“後”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後”本義指遠古時代的君主或諸侯,後來專指君主之妻。“後”古字形用“幺”表示繩,“止”表示腳,合起來表示用繩子栓住腳,表現落後。引申指時間較晚的或次序上靠近末尾的。又引申指在反面的。
漢字簡化時用“後”代替了“後”。由簡體文本轉換為繁體文本時,要分化為“後”與“後”。後稷、後羿、後妃、皇後、王後、太後等詞中的“後”仍作後,不作後;而前後、先後的後要改作後。後姓與後姓是不同的姓氏。
文字源流:
相關商代銘文的“司”“後”之爭,其根源可追溯到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說文》:“司,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後。”許氏基於對“後”字的反轉,即所謂“司”從反“後”,義為“臣司事於外者”。
好像是以“後”為君號令於內,而以“司”為臣執事於外,兩者內外關聯,所以用構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兩個字予以表達。正是許慎的這些說解,就為司、後之爭埋下了種子。
後的本義既是“生育”“養育”,但是在先秦古籍中“後”多指“國君”。說起“養育”與“國君”之間的意義聯系,還得追溯遠古時代原始部落的生產、生活的歷史。遠古時代的人民是用簡陋的石器、木棍等生產工具與大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發展的。
在自然條件惡劣、生產力低下的環境中求得生存是很不容易的,原始部落的人民都希望有賢明的人來領導大家發展繁衍人口。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天生民而立之君”。
這壹廣泛的社會背景,使“後”字派生出“君主”“帝王”之義。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屈原《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