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針灸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針灸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針灸是世界文化遺產。

針灸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獨特醫療方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之壹。

200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委員會、專家組和辦公室,組織開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申報工作。2008年9月,“中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來由於申報規則的具體要求,於5438年6月+2009年10月申報為“中醫針灸”。

2010年5月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下屬機構評估,2010+016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醫針灸”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針灸的歷史

古籍中多次提到針灸的原始工具是砭石,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出現在距今約8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在中國的考古中發現過石匾。春秋時期,醫學擺脫了巫的束縛,有了專業的醫生。據《春科左氏傳》記載,名醫在給金治病時,就指出要“攻其不中,達其不中,得其不藥。”這裏的“達”和“攻”指的是針灸和火灸。

從戰國到西漢,隨著煉鐵技術的進步,金屬針逐漸普及。金屬針逐漸取代砭石,從而擴大了針灸的實用範圍,加速了針灸的發展進程。東漢和三國時期,出現了許多擅長針灸的醫學專家。其中皇甫謐所著的《針灸甲乙經》成為壹部完整的針灸專著。兩晉南北朝時期,針灸專著明顯增多。在此期間,針灸傳播到韓國,日本和其他國家。

隋唐時期,針灸發展成為壹門專門學科。當時醫學教育機構太乙系有針灸專業。隨後,針灸繼續向縱深發展。公元16世紀,針灸傳入歐洲。但是到了清代,醫生對醫學的重視超過了對針灸的重視,這在壹定程度上阻礙了針灸的發展。1949新中國成立後,針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百度百科-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