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古籍浩如煙海,其中有壹種內容宏富、範圍廣泛的書,舉凡詩文、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花木、蟲魚,幾乎無所不包。這種書就是類書。古代的類書將各種材料分門別類匯編整理,便於查檢使用,是壹種重要的工具書,故有人稱類書為“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四大類書為《太平禦覽》《文苑英華》《冊府元龜》《全唐文》,而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編修的大型類書《太平禦覽》,全書為1000卷,分55部,托《周易·系碎》所述:“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示包羅萬象之意。書中抄引上自古代、下至隋唐五代的經史百家之言,按時代先後排列,先列書名,次錄原文,僅引用書籍就達千余種,其中有漢人傳記壹百種,地方誌二百種,其門類繁多,廣征博引,在類書中堪稱“空前”,所以被譽為“類書之冠”。而且,全書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
《太平禦覽》在現存古類書中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獻、古籍最多的壹部,而且引書比較完整,多整篇整段文字,後代學者雖看不到原書,但從《禦覽》中可找到壹些可貴的文獻資料。例如,《汜勝之書》原書早已不見,我們靠《禦覽》的引用才得以知道兩書的壹些內容,知道兩千多年前有關農業生產的壹些知識。又如,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創制渾天儀和地震儀的原著早已亡佚,但在《禦覽》卷二天部渾儀目內,就有記載。又如,崔鴻的《十六國春秋》是記述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重要史籍,據考證此書北宋時已失傳,司馬光修《資治通鑒》時已看不到原書,可是《禦覽》引用此書內容480多條。
相傳,《太平總類》成書以後,宋太宗對宰相說:“史館所修的《太平總類》,從今日起每日進三卷給朕,朕當親覽。”宰相宋琪說:“陛下好古不倦,以讀書為樂,這自然是好事。但是壹天看三卷書,恐怕太傷神了。”宋太宗說:“朕性喜讀書,開卷有益。每見前代興廢,則以為鑒戒,此書不過千卷,朕準備每天讀三卷,壹年讀完。這樣想來,好學之士讀萬卷書,也不是難事。大凡讀書要自己性有所好,不喜歡讀書的人,要他讀書也讀不進。昨日我從巳時讀書到申時,有鸛飛上殿徹,壹直到朕讀書完才飛走。”
此後,宋太宗果然每日讀《太平總類》3卷,從不間斷。如有哪壹天事情太多而未能讀滿3卷,則壹定在以後有空時補上。宋太宗在壹年讀完了《太平總類》,便賜此書改名為《太平禦覽》。而且,宋太宗從《太平禦覽》中讀了大量史實,經常和群臣討論歷史上的帝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