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 yù shào yáng
2 英文參考stagnant pathogen of Shaoya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邪郁少陽為病機[1]。指太陽病不解而內傳,或病邪直犯少陽,正邪分爭於表裏之間的病理變化[2]。為傷寒病邪氣郁阻於少陽經的病機[1]。少陽主半表半裏,邪氣郁阻於少陽,既未入裏,也不在表,因而出現寒熱往來、口苦咽幹、耳聾目眩、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食,脈弦等癥狀[1]。
參見少陽病:少陽病為六經病之壹[3]。由邪熱在半表半裏所致[3]。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脈弦等[3]。《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又“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沈緊者,與小柴胡湯。”《註解傷寒論》卷三:“邪因正虛,自表之裏,而結於脅下,與正分爭,作往來寒熱。”《傷寒微旨論·傷寒源篇》:“少陽受之,少陽主膽,故胸脅痛而耳聾。”《傷寒辨證》卷四:“邪在半表半裏,則惡寒且熱,故令寒熱往來。少陽之脈行於兩脅,故令脅痛。其經屬於膽,膽汁上溢,故口苦。”《張氏醫通·諸傷門》:“若交少陽之經,則往來寒熱,口苦脅痛,以其經居表裏之半,邪欲入則寒,正與爭則熱,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證[3]。若有太陽表證時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湯證;若有陽明裏證時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湯證、柴胡加芒硝湯證等[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