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據兩浙時文言文
梵天寺木塔
[ 宋 ] 沈括
原文
錢氏據兩浙時,於杭州梵天寺建壹木塔,方兩梵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雲:“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出處
出自(北宋)沈括的《梵天寺木塔》
譯文
錢氏王朝統治浙東、浙西的時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壹座木塔,才建了兩梵層,錢俶登上木塔,憂慮它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會晃動。”於是就叫人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壹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後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註釋
錢氏:指五代割據江浙的吳國(907—978)的吳越王及其子孫。吳越國為錢镠所建。
據:統治。
兩浙:宋時路名,浙東、浙西的合稱,相當於今浙江省及江蘇省的長江以南部分地區。
於杭州梵天寺建壹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壹座木塔。此處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於後梁貞明二年(916)。
方梵兩級:才建了兩梵層。方,才。級,層。
錢帥:即錢俶(929—988),錢镠的孫子,後歸順北宋,封吳越國王及天下兵馬大元帥。
患:嫌,擔憂,憂慮。
故如此:所以像這樣。(此:代指塔晃動)
瓦布:蓋瓦。
布:鋪設。
密:私下
使:派
背景
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生了子方蟲,正要危害秋田裏的莊稼.忽然有壹種昆蟲產生了,樣子像泥土裏的"狗蠍",嘴上長有鉗,成千上萬,遍地都是;它們遇上子方蟲,就用嘴上的鉗跟子方蟲搏鬥,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十天後,子方蟲全被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這種蟲過去曾經有過,當地的人稱它為"傍不肯"。
賞析
《梵天寺木塔》 錢氏王朝統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壹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 於是就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壹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後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各各字的意思都很明顯的寫在裏面了。
作者簡介
沈括,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他出身於官宦之家,仁宗嘉佑年間中進士,任揚州司理參軍。後又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負責編校書籍。晚年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築夢溪園閑居。這期間,據其科學實踐與平生見聞,著成本書。
沈括學識淵博,成就卓備掘廳著,在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以及水利、軍事、文學、音樂等許多領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壹生撰書多散猜種,據《宋史·藝文誌》載,其著述有22種155卷,但據《夢溪筆談》仿隱和宋代諸家書目,此外尚有18種。
現在尚存的只有《夢溪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長興集》殘存本19卷和《蘇沈良方》中的壹部分沈括醫方,其他均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