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本書
山很長,水很遠,只是相遇。
-有點隱蔽
文/芳醬圖?/小銀
全文4351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山很長,水很遠,只是相遇。
推薦索引:
此生,山長水遠,我們只是相遇。
推薦閱讀
2020年2月10,也許是機緣巧合,在另壹個朋友的推薦下,我加了小藏女的微信。
當我第壹次見到小銀時,我被她的名字吸引住了。
關於“小隱居”的詩在我的記憶中,這句“大隱於市,小隱於野”印象最深。
我覺得這個女生的名字真的很有詩意,就默默關註她的話。
就是這壹年,我們才真正認識。
我仍然記得她親切而爽朗的笑聲。語音聊天中,我才知道她和我同歲,她說她在現實生活中和我壹樣不善言辭。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會議。世界上,頻率相同的有趣的人終究會相遇,只是遲早的事。
她是壹個來自河南的女孩,在蘇州過著簡單的生活。她充滿藝術氣息,會彈鋼琴,會彈古箏,文章寫得很好。
她被讀者稱為“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姑娘”。這麽漂亮的姑娘怎麽能不讓人開心呢?
她謙虛隨和,文筆清新但筆法厚重。讀完她的新書後,我碰巧遇見了她,這使我對她更加心滿意足。
我收到小銀的新書已經有壹段時間了。她的話讓我吃驚。只看了壹遍,讓我不敢輕易寫書評。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進入二讀了。
有壹些美好的文字,永遠值得“醬讀”。
畫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封面。乍壹看,寓意深刻,精心設計,沒有任何敷衍,讓人愛不釋手。
彎彎曲曲的小道上,兩旁綠樹成蔭,偶爾有黃花在嘲笑春風。小隱姑娘留下的影子,就像是她在壹條時間緩慢的隧道裏,慢慢詮釋著她對草木的深情。
她說,“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告訴妳要不斷前進,我想祝妳慢生活。”
在壹切都在追求高效率的快時代,似乎很少有人能真正放慢自己的生活。
大家都會覺得,壹個人“慢下來”後,可能會錯過壹個大單,壹個機會,壹個鐵飯碗。
在當今發展速度驚人的背景下,似乎真的不允許我們去追求“慢”。
但是,壹個真正能讓生活“慢下來”的人,壹定是精神上的超級富豪。與物質無關,而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驅動力。
我們在生活的瑣事中修行,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修行,我們在人才湧動的世界裏修行。為什麽?
這難道不是小銀所希望的那種慢生活嗎?
慢生活既抽象又具體,因人而異。
我想象中的慢生活是這樣的:
粗布,但不要為伊憔悴;簡單的茶和清淡的飯,但我喜歡有空的時候有人站在黃昏;我住在壹個簡陋的房間裏,但我愛安靜地煮茶。
我喜歡這種慢生活,這是我追求的理想生活,也是我想達到的理想心境。
有人說,因為壹個人愛上壹座城市。而我想說,因為有些相遇足以讓我們深深地愛上同壹個城市。
看了小銀的新書《山長水遠,我才遇見》,讓我迷上了蘇州。
有情侶配對的夢幻水鄉;有生之年有長樂、未央;有忠於內心聲音的空心谷;還有采夢半島,風景如畫的江南;更重要的是,小銀和無數文人的安心是我的故鄉。
小銀說:“我愛蘇州,我愛這座城市,我愛她的安靜,我愛她的詩意和優雅,我愛在這裏遇見千千。”
她對蘇州的愛是深刻的。
她用了兩年的時間,走遍了蘇州大大小小的地方,以偉大的歷史為背景,寫下了《山河遙遠,剛剛相遇》這本書。
在書中,蘇州的美,像壹幅長卷展開,直觀而深刻地進入我們的眼簾。
她的文筆清淡,壹點也不生硬,恰如其分地寫出了江南的女人味和淳樸,也抒發了對蘇州的感情,讓人心曠神怡。
讀她的文字,總能給人優雅、平和、唯美的感覺。不多不少,壹切都剛剛好。
就像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相遇,在不經意的時光裏,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山長水遠,相逢而已。
當我遇見小銀和她的書時,我想去蘇州走走的願望變得更強烈了。
我想走遍她寫的所有地方,看到她書中所有的美好,認識她描述過無數次的人,笑起來有酒窩。
我被江南迷住了,久久不能自拔。
在小銀的筆下,人間樸實真摯的愛情故事躍然紙上,悲喜交加,猶如親臨其境,讓人悲喜交加,難以忘懷。
我還記得住在那個“半僻靜的房子”裏的那對夫婦。他們忙著追“閑”,內心悠閑,淡定,踏實,簡直羨慕別人。
但是小銀說,“把妳的心放好就是快樂。”
還記得那對90後的情侶,壹起待在未央店。也希望所有的朋友都像他們壹樣幸福,遇到壹個把自己捧在手心的愛人,贏得別人的心,不離不棄。
正如小銀所說,“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四季更替,唯有愛永恒。”
“穿越人海只為與妳牽手”的愛情故事至今讓我感動,是另壹對生活在江南的夫妻。
小銀說,“半生漂泊,半生平靜。無論妳的腳走得多遠,妳的夢想多麽華麗,都只是在為長久的愛情和漫長的歲月鋪路。”
我還在為林對夏蔓草的愛而感動,想象著林傾吐對夏蔓草的愛,兩人手牽著手,過著童話般的生活。
但是結局錯過了。夏嫁給別人已經來不及了。希望林哭過之後,終於能遇到心上人,和天下人壹起,不要錯過賞花期。
“山上有樹有枝,慶幸不知。”
我想以後每次讀到這首詩,我也會感受到小銀筆下的生死之戀。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淚腺太淺,還是因為我感受到了牧之心中的悲傷。看完之後,我的眼睛已經被淚水打濕了。
世界上最珍貴的懂感情的時候,是經歷過生死離別之後。
正如小銀所說,“人的壹生會有無數次的相遇。不是每壹次相遇都能天長地久,也不是每壹段愛情都能天長地久。在壹起的時候,盡力去珍惜;當它失去的時候,那只是命運。她並沒有真的離開,而是在另壹個世界,守護著兩個人的愛情。”
我也為秦小川和蘆笙的真愛落淚,這是等待和愛情的最美詮釋。
我也被秋木和清詞的相知相惜所感動。有彼此的地方,就是安心的地方,就是溫暖的家。
我也為青木和他失而復得的愛情感到高興,我遵從自己的內心。真愛即使失去也會回歸,擡頭就能碰到我們。
願“我也愛妳”的甜蜜藏在世界上所有“我愛妳”的句子背後,願“與兒子白頭偕老”的決心藏在世界上所有“牽著妳的手”的句子背後。
是壹次相遇,也是壹生。不離不棄,還生死相依。
畫
畫
經常覺得自己五音不全,四肢不協調,不擅長畫畫,但對音樂、舞蹈、繪畫有著天生的熱愛。
正如小銀所說,“生活有時看似漫長而貧瘠,但它的根基是錦緞,藝術是這塊錦緞上的錦緞。如果說音樂是賞心悅目的藝術,文學是賞心悅目的藝術,舞蹈是賞心悅目的藝術,那麽繪畫就是凈化身心、賞心悅目的藝術。”
是啊,如果生活失去了這些藝術色彩,會變得多麽平淡?
當然,我最喜歡的是文藝。
如果我的世界沒有文字,就像沒有光壹樣。我會被困在壹個無底洞的黑暗裏,讓自己掉下去。
想想都覺得恐怖。所以這輩子,我會緊緊抓住文學不放。從小到大,從大到老,再從老到“老”。
文字,是我心中壹盞永恒的燈,終將指引我走向平靜、安寧、寂靜。
心裏還是向往木裏谷的。我想去蘇州的老街,走過“青石、幽巷、濃綠的樟樹葉”,遇見木裏谷的主人,原著的作者。
像極簡的生活,沒有壹絲累贅,是周圍環境的極簡,是內心那壹畝私有土地的極簡。
小銀說,“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我們為什麽要努力去填補生活中未被滿足的‘欲望’呢?我們應該把寶貴的生命花在美好的事情上,壹朵花開,壹朵雲來,壹個陽光燦爛的下午。這些觸手可及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我也喜歡北島在《波蘭來客》裏寫的那句話,“那時候,我們有夢想,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環遊世界。”
曾幾何時,我和舍友聊起畢業後的夢想。
我說,我想開壹個書屋,在那裏我可以天天泡在書裏。有各種精致的書,有易寫的筆,有世界各地的綠蘿、梔子花、仙人掌、肉,還有晚風般輕柔的音樂。他會煮咖啡,會穿白襯衫,我們走過的距離貼滿了整面墻,我最新的書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沒想到,在小銀的筆下,我欣喜地遇見了“半島采夢”。哦,那不就是我心中的夢之島嗎?
我想跳進夢幻島的懷抱,喝咖啡,看書,擡頭看看夕陽和孤獨的齊飛。
半島是壹個夢,我的夢,壹個多年前縈繞在我心頭的夢。時隔多年,她依然在我心中。
畫
畫
我始終相信,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恰到好處。
當妳遇到那個小小的微笑,妳就有了自己的風。人生如沐清風明月,心高氣傲。只希望天下有壹個像董梅這樣的知音,平平安安。
鄭美珍遇到繡,壹輩子無語不煩。愛情在她手裏跳舞,手落下,這壹生坦蕩坦然。
當小銀遇上江南,那是壹朵小花裏深深的愛,精致,悠長,悠遠。
她說:“生命的美好,就在於這些無所事事的歲月。所謂的閑散歲月,並不是對世界漠不關心,而是在浮華的世界裏,總有壹種離心,去認真體會壹寸光陰的美好。”
是的,無論身處怎樣的人生漩渦,如果能有壹顆隨時可以拔出來的心,就能滋養出每天都是好日子的閑情逸致。生活總體上是美好的,只有歡樂,沒有煩惱。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渴望高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喜歡隱居。
她說:“隱居是高雅脫俗的。喜歡山裏的風,鄉下的花,身邊的人。”
她說:“簡單,幹凈,清爽。就像素凈的雪,美麗的泉,三餐四季的日常生活。”
她形容隱居生活生動立體,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想象著清晨在鳥兒歌唱聲中慢慢醒來。壹襲白裙亭亭玉立在庭院裏,呼吸著萬物的精華,壹顆清澈蕩漾的心勾勒出嘴角的上揚。
我想象著每天的生活,壹只可愛的寵物,壹縷鮮花,壹個庭院,臉上大寫的幸福和滿足。時光如暖陽般流逝,我從不浪費口舌。
是的,讀小銀的《山河遙遠,只是相遇》總是讓我陷入如此美好的遐想。她的文字有這樣的魔力,我相信如果妳讀了,妳會和我壹樣。
畫
畫
看到“小銀”二字,很容易讓人想起當年的大文豪蘇東坡,他為了壹紙功名遠赴京都,大展才華,熱血沸騰。
他曾在王虎大廈感嘆,“不小聊,可長閑。”大概意思是“妳不能隱居在山裏。還是暫時做個閑官吧,這樣妳才能得到長久的清閑而不是壹時的清閑。”
可誰曾想,越到老年,越想脫下官服,成就功名。守護青山綠水,蟲魚鳥獸,做壹個小隱閑人。天地清閑,詩詞歌賦傳唱,築籬植菊,壹方凈土守,男耕女織,壹家人其樂融融。
人生路漫漫,何不從過去轟轟烈烈的追求,走向未來平平淡淡的追求?
行走人間,千宴總不如家中慘淡的清湯。壹葉扁舟,載著清風,終於駛向了心想去的地方。
“人生如旅行,我也是行人。”
這壹生,說到底,我們都是行人。看人,看山,看水,看自己。只願山長水遠,碰巧遇見。無論風雨,春秋。
所以,我也喜歡《小銀》,我喜歡小銀和她的《山河遠兮,我剛遇見》。
我和她有著同樣的希望:
“我希望妳捧著這本書,在浮華的世界裏,有壹顆隨時離心的心,去認真體驗壹寸光陰中的美好。此生,山長水遠,相逢而已。”
隨妳,* * *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