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太昊陵有什麽傳說和秘密嗎

太昊陵有什麽傳說和秘密嗎

關於太昊和太昊陵能找到的有這些,如果還需要更多的神話內容,且是關於太昊陵的野史之類的,可以考慮到旅遊欄提問,應該有導遊知道吧。

太昊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

太昊執政時期除繼承了先祖伏羲所創造的遠古文明外,還有了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在生活上的發明主要有這十項:

農田改革

進行農田改革,放水澆田,史稱“畎田”。當時氣候多雨,洪水不斷泛濫,黃河水攜帶著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沖擊著下遊窪地,形成大面積的平原。當時人們稱這種河水沖擊形成的平原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時期發明的“畎田”就是在這些平原上開溝挖渠,即可以灌溉農田,又可排泄洪澇,是農業文明的大發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後被周邊氏族稱之為畎夷。

改革大風雨表

對大風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風雨表為木質,稱木主,極易損毀。太昊太昊浩氣圖改用石主為碑,以象髀骨,樹立測試風雨的山碑天齊石主。又稱石晷。

發明蓑衣

發明草編織物——蓑衣。當時的氣候晴天少陰雨多,夏季裏更是經常陰雨連綿,麻類織成的衣物不利於田間勞作和漁獵。這時候,民間發明了用草和樹皮編成的防雨工具,稱作蓑衣,以適應當時的惡劣天氣。後來,人們便把這項發明歸功於太昊了。

織網捕魚

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變革婚習

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造書契

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

發明樂器

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任命官吏管理四方

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創歷法

創制古代歷法。

創立八卦

建立了測天觀海(潮)場所,為其創立八卦歷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漲退、氣候季節變化等數據。

道教與太昊伏羲氏

道教是中國漢民族固有的宗教,也稱國教,它的核心內容是神仙信仰。主宰天地者為神,長生不死者為仙,神和仙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教創立後把他們合為壹體。神仙信仰淵遠流長,從遠古的先民時期就在人們心目中蔓衍流傳。先秦時期,《山海經》、《老子》、《列子》等描述了許多有關神人、仙人、真人、至人的傳說,致道成仙活動蔚然成風。後經秦始皇、漢武帝兩次推動,使神仙信仰中的求仙活動和修道實踐,在中國古代社會上造成了廣泛影響,成為了中華民族根深蒂因的傳統觀念。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立道教教團,他廣泛吸收了中國傳統的神仙信仰和神話傳說,融合自身的信仰理論,最終形成了其獨特的信仰體系,使道家、神仙家、煉養家、方士、隱士等找到了歸屬,並尊道家創始人老子為始祖。

道教信奉的神仙,不同於壹般的鬼神,不是生活在冥冥之中的精靈,而是現實生活中生命個體的無限延伸與升華。道教神仙最大的特點,其壹是形如常人而能長生不死,其二是逍遙自在,神通廣大,這是道教不同於其它宗教教義的顯著特征。在道教典籍中有大量的神仙傳記、神仙故事、神仙傳說,最早的是西漢劉向的《劉仙傳》,書中記載了自三皇五帝至漢成帝時的神仙70余位,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傳記神仙192位,唐末五代道士王松年撰《仙苑編珠》記述了300多位神仙,元代道士趙道壹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傳記神仙700余位。

道教認為萬物皆有靈:日、月、風、雨、雷、電等是神靈;天、地、山、川、水、火等由神靈主宰;人死歸鬼,樹木有靈,頑石能思,鳥獸會言,無物不神。道教神仙的屬性表現為:壹、道家哲學;二、自然屬性;三、陰陽五行;四、祖先;五、聖賢;六、功臣;七、英雄;八、奇才英傑等。

三皇五帝是道教最尊崇的祖先,他們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神秘的力量和智慧,為世人創造了美好生活,從而被傳為神人。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更是被道教教義列為神人,它把“三皇”奉為“醫王”:伏羲療民疾,神農嘗百草,黃帝著醫書,所以納入神系。目前由於壹部分人不了解道教關於神仙信仰的形成和屬性,把伏羲誤認為是等同於其它教教義的神是錯誤的。

道教與太昊陵道觀

道教創始於東漢,隋唐五代是道教最為繁盛的時期,尤其是在唐代,皇帝尊祖老子,封老子為“玄元皇帝”、“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聖祖廟和老子廟遍及天下。這時的道教神仙信仰的特點是最後確立了三清最高神的地位。

唐代及唐代以前道教派很多,如太平道、五鬥米道、樓觀道、上清派、靈寶派等等。宋元至明清,道教出現了壹個新的派系——全真道,使道神仙信仰又有了新內容,其中壹項內容新是道士必須出家,而原來的正壹道道士則不出家,俗稱“俗家道士”。正壹道和全真道是我國北方的兩大道教派別。全真道要求道士必須出家,出家後去那裏?那就必須有自己的廟宇。

淮陽古稱宛丘,陳楚,陳州,道教始祖老子出生地苦縣(今鹿邑)原屬楚,道教信仰者更多,信仰全真道,要求出家修道者更多。太昊陵廟現存建築大部分建於明代,小部分建於清代,陳州壹代道教信徒隨著陵廟的建設爭相出家到太昊陵廟來,壹是能為人祖守陵,天天祭拜人祖,料理陵內事宜,二是又有了全身心的修煉道場。道士進入太昊陵便取代了原來的守陵戶。由於道教信仰的神仙眾多,他們便設法多方籌集資金,在中軸線主殿兩側建些道觀,以敬奉更多的神仙。太昊陵內何時建觀?目前發現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明天六年(1462年),最早的觀是三清觀。(見1991年《淮陽縣誌》)。

為什麽建三清觀

上文已經提到,由於唐朝皇帝的尊崇並最後確立了三清為最高神的地位,在太昊陵先建三清觀的原因就十分清楚了。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壹”學說的象征。《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壹。”認為壹化為三,三合為壹,“用則分三,本則常壹。”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

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神仙中的第壹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關於元始天尊的名稱,《歷代神仙通鑒》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地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壹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

靈寶天尊位置僅次於元始天尊,《真靈位業圖》中稱其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唐宋以來稱之為“太上道君”的較為普遍,然而近代壹般都稱之為“靈寶天尊”。對於靈寶天尊的來歷,道教典籍中也不太明確,有人認為是從太上老君衍化而來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托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陰陽初分”,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日為靈寶天尊的聖誕。

道德天尊在道教最高神三清中位居第三,位在大赤天太清境,為玄氣所成。他的地位雖不及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神,卻是最早作為道教始祖而被人們廣泛熟悉的尊。然而,他最早卻不是以神的身份出現的,而是人,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老子,也就是由他衍化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因其著有五千言《道德經》被稱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為什麽建玉皇觀

玉皇觀建於明代,晚於三清觀,確切時間目前尚沒有發現有關文獻記載。

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據《玉帝聖號同異考》說:“玉帝聖號,崇自浩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贊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最大。道經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闕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禦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廟,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禦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壹切陰陽禍福。

每年的臘月二十五,玉皇要親自降聖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也稱“天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壹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至今,民間為什麽推三、六、九為吉日,太昊陵逢三、六、九日香火較旺便不難理解了。

為什麽建天仙觀

天仙觀建觀於明代,準確時間目前尚無法考證。這裏的天仙並非通常理解的天上仙女。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壹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立天,真人立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後來,晉時葛洪的《抱樸子內篇·論仙》將神仙分為三等,梁時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又把神仙分為七階,唐時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宋時張君房的《雲笈七 ·道教三洞宗元》將神仙分為九品。總之,關於神仙的分類方法很多。後來,《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

到了明代,仙分五等已成為道教定論,普遍推崇。“天仙”亦稱“飛仙”、“大羅金仙”,指居於天府,能舉行飛升的神仙。《天仙品》中說:“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這就是說,天仙是神仙中品位最高者,天仙觀中所敬奉的不是某壹個尊神,而是五等仙中的最尊者。

為什麽建女媧觀

女媧觀建於明代。女媧,是唯壹的“古女神而帝者”,她同伏羲、神農有史書稱為三皇,是人類始祖。《說文》雲:“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女媧功烈,非僅造人,又兼補天。”《風俗通義》雲:“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傳黃土作人,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她為人們制定婚姻而繁衍了人類。她於驪山煉石補天,救人民於火深火熱之中。《淮南子·覽冥訓》雲:“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攜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使人得以安居樂業,她以德化人,扶持正義,教人多行善事,勿作惡跡。

自從漢代徐整記的盤古出世以後,從宋代起,壹些史學家把女媧遜位,因其是女性,把三皇之壹的地位由黃帝替代了。

因女媧和伏羲兄妹相婚,都建都宛丘,被尊稱為“人祖奶奶”、“人祖姑娘”、“送子娘娘”。說伏羲必說女媧,稱伏羲為大龍,女媧為小龍,所以,太昊陵主殿西側在興建上述道教尊神的廟宇後,不忘為女媧建壹廟宇。民間稱女媧觀為娃娃殿,即求娃娃的殿堂,因此成了女子祈子的聖地。

為什麽建老君觀

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被道教尊為始祖,納入神系,稱為太清道德天尊,並在三清觀中享有尊位,為什麽在中軸線主建築東側又為老君建觀?為什麽這裏不叫太清道德天尊觀而叫老君觀?很久以來壹直令人費解。

前面敘述三清觀時已經講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在道教創始時,並沒有二位的尊位,都來歷不明,是後來逐步衍化出來的,只有老君確有其人。這就令道教信徒不能不對老君有壹種特殊的感情,要比對元始天尊、靈寶天尊親近得多。這是其壹。其二,老子是春秋時期楚國(今淮陽)人,淮陽人則對老子更加尊崇和親近,直稱“老君”更顯親切。其三,也是最重要壹條,就是受到皇帝的崇奉。唐宋時期對老子的崇奉達到了極盛階段。唐代皇室姓李,尊老子為李姓祖宗,全國各級地方官府為討好皇帝,普遍建立玄元廟,奉祀老君像,達到了至尊極盛。到了明代,民間的信仰可與玉皇大帝相媲美,並從上天請到了民間,普遍建廟祭祀,其廟宇壹般稱太清宮、老君廟、老君觀、老君殿、老君堂、老君閣等,太昊陵其它道教廟宇都稱“觀”,加上上述兩種因素,這裏單獨再建老君觀便不難理解了。

為什麽建元都觀

太昊陵東側與老君觀緊臨有壹元都觀,也建於明代。筆者在能查到的資料中,全國有元都觀者極少。元都觀敬奉的不是某壹尊神,而是“神仙”。它和西四觀中的“天仙觀”有相同之處。所不同的是,天仙是道教神仙中品位最高者,而神仙則位居第二。“神仙”是指“仙人”、“真人”,統稱“仙真”,指長生不死,修煉得道的人。道經曰:“煉形為氣,名曰真人”。

道教信仰中的“真人”很多,如上古真人有伏羲、神農、黃帝、彭祖、嫘祖、廣成子、容成公、赤松子、寧封子、李八百……後來,許多道家學派的學者也被尊稱為真人,如先秦道家學派的莊周,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人,被尊為南華真人。春秋末至戰國前期道家學者列子,被尊為沖虛真人。戰國末黃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被尊為通玄真人。又如清靈真人、清虛真人,包括藥王扁鵲、孫思邈,唐代的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因醫道高超也被尊稱為真人。總之,太昊陵元都觀把明代以前所有“修煉得道”的人都壹並敬奉,不“埋沒”壹個“成仙”的人。

為什麽建嶽飛觀

嶽飛是宋朝的抗金名將,既不是最高神和天仙,也不是“真人”,為什麽在太昊陵內也立觀享祀呢?這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道教神仙屬性的八個方面,即第七個方面: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曾湧現無數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他們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至今仍為人們所廣泛傳頌。其實,敬仰英雄由來已久,早在父系氏族社會之始就有崇拜英雄祖先的傳說,在崇拜過程中逐漸將他們神化,為他們塑像立祠建廟,歲時奉祀。道教就是在此基礎上,加以塑造和完善,使他們進入自己的神系,成為道教敬奉的神仙。

嶽飛,就是被道教敬奉的護法四帥之壹。

嶽飛,字鵬舉,河南湯陰人,其聲名事跡家喻戶曉,毋庸贅言。

淮陽古稱陳州,地處中原,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時期,屢受金兵侵犯。

康王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王善率兵圍陳,嶽飛戰於清河,擒俘其大將孫勝、孫清,兵解陳圍。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金人又南犯中原,嶽飛遣部將王貴大破金軍收復陳州。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金兀術侵入東京,陳州失陷,嶽飛遣部將血戰金兵,三復陳州。

嶽飛是道教信仰中納入神系的英雄,是龍的子孫的皎皎者,是高尚的民族情操的體現者。在太昊陵內為其建廟是道教信仰的發展,是效法民族英雄、懲惡揚善的需要,是淮陽人愛憎分明的具體體現。

以上西四觀、東二觀可以說把道教中的最高神和成仙的人大都敬奉了,都有位置在人祖伏羲陵配享香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