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離國,也稱為北夷索離國,為古代東北小國,是濊貊人的北支索離族人建立的。
在古代夫余祖先神話中,有壹位傳奇人物,他就是在夫余舊部稱王的解慕漱。最早記載解慕漱傳說的現存典籍,是高麗文人金富軾(1075-1045年)編撰的《三國史記·高句驪紀》,其中有如下壹段文字: 先是扶余王解夫婁,無子,祭山川求嗣。……後其相阿蘭弗曰:“日者天降我曰:‘將使吾子孫立國於此,汝其避之東海之濱,有地號曰邇葉原,土壤膏腹,宜五谷,可都也。”阿蘭弗遂勸王移都於彼國,號東扶余。其舊都有人,不知所從來,自稱天帝子解慕漱來都焉。 《三國史記》是朝鮮現存的第壹部古代正史,作者在追求高句麗祖先傳說時涉及到了夫余王解慕漱。除此之外,高麗文人李奎極的文集《東國李相國》集中有《東明王篇》,也講述了有關解慕漱的傳說。《朝鮮王朝實錄》是朝鮮史官從1413年開始編撰的古代最大規模的史書,其中鄭麟趾等編的《世宗實錄》成書於1454年。該書把以前有關夫余的神話加以綜合,解慕漱傳說的情節更加豐富。以上幾部文獻所記載的解慕漱傳說大同小異,主要情節壹致,只是《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中解慕漱作海慕漱。這幾部文獻在記載夫余王解慕漱傳說的同時,還收錄了高句麗始興之王朱蒙(又稱東明)的故事。有關朱蒙的傳說,可以和中國古代幾部典籍的記載相印證,如《三國誌·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裴松之註所引《魏略》、《後漢書·東夷列傳》、《魏書·高句麗傳》。中國和朝鮮古代典籍有關朱蒙的傳說是基本壹致的,保持了它的原始風貌。解慕漱是在原夫余王遠徙迪葉原、即今俄羅斯東部沿海州之後在夫余舊都稱王。《三國史記·高句驪紀》稱他“不知所從來,自稱天帝子”。《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則稱:“於舊都,解慕漱為天帝子來都”。解慕漱來歷不明,至於稱他為天帝之子,不過是為了掩蓋他的真實身份,也是對這位夫余王的神化。
瑕丘仲“不知所從來”,由此推斷,他是從外地遷徙到夫余,而不是當地的土著居民。考之於史書,這種猜測可以得到證實。《三國誌·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寫道:今夫余庫有玉璧、矽、珊數代之物,傳世以為寶,者老言先代之所踢也。其印文言“涉王之印”,國有故城名涉,蓋本涉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謂“亡人”,抑有以也。 夫余香老自稱亡人,暗示東扶余的流亡處境。(區別兩種扶余,這裏指的是東扶余)
瑕丘仲則是扶余國的壹個名驛使,發音也與解慕漱截然不同。“慕漱“和“丘仲“的發音完全不壹樣。
瑕丘仲者,寧人也(指黑龍江“寧古塔”人,亦說是青海西寧人)。賣藥於寧百余年,人以為壽類。地動舍壞,仲及裏中數十家屋臨水,皆敗。 仲死,民人取仲屍,棄水中,收其藥賣之。仲披裘而從,詣之取藥,棄仲者懼,叩頭求哀。仲曰:“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後為夫餘胡王驛使,復來至寧。北方謂之請仙人焉:瑕丘通玄,誦脫其跡。人死亦死,泛焉言惜。遨步觀化,豈勞胡驛!茍不靚本,誰知其請! 剔除這個傳說的虛妄成分,它所披露的基本事實還是比較清楚的:瑕丘仲是寧地人,以賣藥為生。家鄉遭遇地震後,他流落到遙遠的東北,當了夫余王的驛使,後來再次回家鄉探望。北方流人瑕丘仲當了夫余王的驛使,是劉向得到的傳聞,並把它記錄下來。文中有“遨步觀化。豈勞胡驛”之語,意思是說瑕丘仲既然成仙得道,能夠雲遊四方,遊觀天地變化,哪肯辛辛苦苦做個胡人驛使。如不洞察本源,誰知他是珠光寶氣。劉向是把這個傳說的現實成分和虛妄因素混淆在壹起,所以會有上面的疑問。瑕丘,本是地名。《禮記·檀弓上》有“公叔文子升於瑕丘”的記載。瑕丘後來又成為姓氏。《姓氏辯證》卷十二引《風俗通義》稱:“魯桓公庶子食采瑕丘,子孫氏焉,漢有瑕丘申陽。”瑕丘氏傳說是春秋時期魯桓公的後代,原本姬姓,因食采瑕丘而得姓。漢代有瑕丘申陽,而當了夫余王驛使的流人瑕丘仲,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二,他的名字已經標出這壹點。
《三國誌·夫余傳》載的是“夫余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裏,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明顯是在高句麗的北方,挹婁的西方,即吉林省中部吉林市壹帶,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帽兒山古墓群為證。位於半島地區純屬猜測,無考古學依據。有大型遺址麽? 即便按照《三國史記》的記載,高句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朱蒙部從夫余分離出來也應該早於這個時間,因為朱蒙部擴展勢力需要時間。如果東夫余是從“北夫余”中分離出來的,時間上也應該早於公元前37年很多年,所以什麽285年分裂壹類的都是沒有根據的。 李健才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好太王征夫余征的就是吉林市壹帶的夫余,北夫余就是東夫余。吉林市壹帶有高句麗遺跡,什麽時候征服的?必須有個說法,夫余的地盤不經過戰爭怎麽會到了高句麗手裏? 夫余王世系中國史書沒有記載,網上能查到的都是韓國方面提供的,很可疑。韓國方面能找到也就是《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這兩本,記的是傳說還是信史很值得懷疑。 沃沮(東沃沮)是東沃沮,夫余是夫余。夫余人幹的事中國史書會記在夫余賬上,不會記在沃沮賬上,否則不是合格的史學家。沃沮人幹的事記在夫余賬上,這是中國史書不會存在的。 解夫婁之遷迦葉原也,托之國相阿難弗之夢,迦葉、阿難皆是佛名,是時佛書猶未入中國,而猶雲爾者,亦猶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不足深究矣。李德懋青莊館全書卷五四盎葉記則直接斷言,夫婁率部東遷迦葉原為東夫余的傳說/是後世僧徒偽撰。認為朝鮮古籍中有關東夫余的記載多不可靠。這也是現在中國學者中流行的觀點。因而才將北夫余、東夫余都視為夫余的別稱。
東夫余即西遷夫余之東的夫余,亦即以夫余前期王城為中心的夫余。 東夫余之名,始見於414 年建立的《好太王碑》,後來又見於12和13世紀,即宋、元時期撰成的《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但東夫余之名,不見於中國史書的記載。關於東夫余的問題,是中外史學界還有爭論和有待進壹步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東夫余之名的出現,當和夫余的西遷有關。”晉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初,夫余居於鹿山,為百濟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設備”。從文獻所載,當時夫余、高句麗、百濟的方位和國內外情況來看,這裏所說的“為百濟所侵”是錯誤的。但有的認為當為“高句麗所侵之誤”。筆者認為這壹看法也是錯誤的。因為346年前後,正是高句麗連遭前,後燕侵襲之時。342年,前燕慕容大舉進攻高句麗,丸都被毀,宮室被燒。400年,後燕進攻遼東,“拔新城,南蘇二城,開境七百余裏,徙五千余戶而還”。公元346年前後的高句麗,既無力、也無暇進攻夫余。同時在346年以前,也沒有高句麗進攻夫余的記載。據載,夫余西徙近燕的原因,實為前燕所侵而引起的。夫余西遷之地,即夫余後期的王城,亦即後來渤海的扶余府和遼代黃龍府之地,在今農安。夫余遷都到今農安以後,直到494年,才被勿吉所逐而滅亡。405年,高句麗和前、後燕爭奪遼東,玄菟兩郡獲勝後,在“遼東,玄菟等數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統攝”。高句麗占據遼東以後,乘夫余西遷後,部落衰散,而無設備之機,好太王二十年(410年)。壹便以“東夫余舊是鄒牟王屬民。中叛不貢”為借口。大舉攻占東夫余、所謂“中叛不貢”。有各種不同解釋。筆者認為當指346年。夫余西遷後。依附於慕容燕。和高句麗中斷了來往。長達60余年(346-410年)之久、《好太王碑》中所說攻占的東夫余即指原北夫余的東部亦即指在西遷夫余之東的夫余、這壹看法的根據是:《新唐書·流鬼傳》雲:“達末婁自言北扶余之裔。高麗(即高句麗)滅其國,遣人度(渡)那河,因居之,或日他漏河,東北流入黑水”。從“高麗滅其國”可確證是指高句麗好太王二十年(410年)攻占東夫余的問題。壹部分東夫余人渡那河(那河或日他漏河,指今第壹松花江)居住,建立達末婁即豆莫婁國。《魏書·豆莫婁國傳》雲:豆莫婁國“舊北扶余也。”《新唐書·流鬼傳》雲:“達末婁自言北扶余之裔。”這是東夫余即北扶余,舊北扶余的可靠證明。由此可知,東夫余是他稱,而北扶余則是自稱。所謂舊北扶余,是因北夫余即夫余已經滅亡,故雲舊北扶余或舊夫余。還有,好太王攻占東夫余以後,派遣到該地的鎮守官員是“北夫余守事”。好太王任命牟頭婁為“北夫余守事”。這是以東夫余即北夫余的根據之壹。
《好太王碑》中所說的“軍到余城,而舉國駭服”。這壹余城,即北扶余王城,亦即夫余“初,居於鹿山”的夫余前期王城。這壹看法的根據是:410年,高句麗好太王攻占東夫余城後,高句麗又沿用,成為高句麗北部邊防重鎮——扶余城。到668年,唐派“李績劫等拔高麗(即高句麗)扶余城。”在這壹高句麗的扶余城條下,胡三省註雲:“扶余國之故墟,故城存其名。”可證高句麗的扶余城,即“扶余國之故墟”,亦即夫余前期的王城。
推定夫余前期王城在今吉林市龍潭山,龍潭山車站,東團山壹帶的根據是:這裏是西團山文化(青銅時代文化)的遺跡。遺物分布最為密集,最豐富的地區。同時,這裏還有漢代夫余和東晉以後高句麗時代的遺跡,遺物。今吉林市龍潭山,龍潭山車站,東團山壹帶,是長城以北,漢代文物最豐富的地區。從西團山文化和漢代文化分布的密集和豐富情況來看,這裏當是古代經濟文化的中心。在今吉林市龍潭山,東團山南部的帽兒山壹帶,已發掘出土大批漢代夫余人的木槨墓。這和夫余人死後“屍之國南山上”,以及“有槨無棺”的記載相符。把夫余前期王城推定在今吉林市龍潭山,龍潭山車站,東團山壹帶的根據,因在拙著中已有論述四,不再贅述。
夫余在346年,“西徙近燕”後,壹分為二,壹是以夫余前期王城為中心的夫余,即東夫余;二是西遷到今農安,以夫余後期王城為中心的夫余。410年,高句麗好太王攻占的是東夫余。494年,勿吉攻占的是西遷到今農安壹帶的夫余。《好太王碑雲:高句麗始祖鄒牟“出自北夫余”,而不說“出自東夫余”,因為鄒牟王時,夫余即北夫余還沒有壹分為二,還沒有東夫余之名,所以《好太王碑》雲:鄒牟王“出自北夫余”。《好太王碑》又雲:好太王二十年(410年),攻占東夫余,而不是說攻占夫余或北夫余,因為好太王當時攻占的不是夫余的全部,而是夫余的壹部分,即東夫余,並不包括西遷的夫余。由此可知,《好太王碑》所雲:鄒牟王“出自北夫余”,410年攻占的是“東夫余”。是非常確切可靠和符合歷史實際的。 《三國史記》卷1和《三國遺事》卷1,皆雲高句麗始祖東明(即鄒牟,朱蒙)出自東扶余。但在《三國遺事》卷1北扶余條又雲:“東明帝繼北扶余而興,立都於卒本川,為卒本扶余,即高句麗之始祖”。這都說明把東夫余看做北夫余的問題,二者是壹個夫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說東明出於東扶余也不是錯誤。但從東扶余出現的年代來說,還是《好太王碑》所雲,鄒牟“出自北夫余”的記載更符合歷史實際,更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