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平之戰秦國戰勝趙國後,秦將白起到底坑殺了多少趙國士兵?

長平之戰秦國戰勝趙國後,秦將白起到底坑殺了多少趙國士兵?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間,在趙國的長平壹帶,秦國和趙國的軍隊進行了壹場戰爭,其結果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加速了秦統壹中國的過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並占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壹切聯系。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考慮之後決定借機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郡接收土地城池,同時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本土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備秦軍的進攻。

秦兵馬俑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王命令左庶長王龁率領軍隊攻打並占領了上黨。農歷四月,王龁向長平的廉頗軍發起攻勢,趙軍對秦軍展開反擊。

初期趙軍連續幾次戰敗,廉頗決定改變策略,深溝高壘,以逸待勞,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

秦國丞相範雎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散布謠言,說廉頗老了,秦軍只怕趙括。

趙孝成王反感廉頗堅壁不戰,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反對意見,執意派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

秦昭王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將後,暗地裏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統領長平的秦軍,改命王龁擔任副將。

白起用計分割包圍了趙軍,並截斷了趙軍的糧食供給。趙軍主力斷糧四十六天後,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沒辦法只好分兵突圍,趙軍精銳部隊輪番沖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趙括也被秦軍射死,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剩下的軍隊向白起投降。

白起怕投降的趙軍反復生事,用了10天時間,將投降的趙軍全部坑殺。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其中"坑殺"超過40萬降卒。

趙國騎士塑像

白起真的坑殺了這麽多的降卒嗎?

我們可以從趙、秦兩國的總人口數來推斷當時兩國大致的軍隊數量。從古籍上給出的信息推斷出趙國當時的人口有230萬左右,剔除女性和兵役年齡之外的人口,趙軍大約有50-60萬士兵。秦國當時的人口有600萬左右,士兵應該在150萬左右。

作為當時局部戰爭的長平之戰並不是雙方決定性的戰爭,所以趙國不可能把80%的軍隊投入到壹場局部戰爭中。從秦軍的角度講,想把45萬趙軍主力圍困斷糧46天,其投入這場戰役的軍隊要達到百萬以上才可以。秦國稱霸多年,樹敵眾多,更不會把三分之二的軍隊孤註壹擲地投入到長平戰場。

長平之戰後的第二年,秦國再次起兵攻打趙國,"三軍之俸,有倍於前",部隊人數數倍於長平之戰的秦軍,卻被趙軍擊退;公元前251年,燕國舉國伐趙,大軍號稱60萬人,被廉頗、樂乘等人打的大敗。既然趙軍在長平之戰損失殆盡,趙國又沒有足夠的人口來補充兵源,廉頗等人用什麽軍隊打贏後面的戰爭呢?

所以說白起在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國士兵是不符合實際的,趙軍當時損失了多少人,還需要進壹步考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