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為懲罰人類的罪惡而降下洪水,因紐特人沒有躲進諾亞方舟裏,而是駕著自己的皮舟隨水漂流。在他們就要餓死的時候,來了壹頭弓頭鯨自願獻身為他們提供食物。因紐特人闖過難關並得以登岸,自此以後,每年春天弓頭鯨都會來到北極為因紐特人提供食物。
——《聖經》
01.總述
美國學者威廉·費茨,在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專門研究後發現,他們和傳統意義上的歐洲人,如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等存在較多差異。相反,他們的身上有著明顯的蒙古人種的特征。比如說小眼睛,黑眼珠,還有亞洲人獨有的窄顴骨等。另外,威廉·費茨還發現,愛斯基摩人有壹種狩獵工具,叫象牙哈噴器,其外形,居然出現在了中國良渚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更讓人大開腦洞的是,良渚遺址的某個陶器上的壹個類似於剪刀的刻畫符,居然也曾在愛斯基摩人那裏出現過。
威廉·費茨因此提出了壹個大膽的猜測,愛斯基摩人的祖先,可能是中國的良渚先民。2016年,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送給了自己的好友,英國劍橋大學的科林·倫福儒勛爵。第二年,後者在第三屆“世界考古上海論壇”上宣讀了威廉·費茨的來信。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與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壹樣,都是真實存在的,同時代的文明。各位,科林·倫福儒勛爵的發言,意味著國際社會承認了良渚文化的文明性和真實性。
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
——戰國古籍《鹖冠子》
02.戰敗之後,良渚先民被迫北上
同時,這次會議也證明了,我們的確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當然,這次論壇上並沒有明確愛斯基摩人和良渚先民之間的關系。但在中國考古學界看來,良渚文明絕對是個世界級的文明遺址,其影響力,絕對不會止於國內。有個叫曲楓的歷史學家就提出,說按《尚書》的記載,當年以蚩尤為代表的九黎部落聯盟,與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文明之間,曾發生過壹場大戰。結果蚩尤大敗,但其對南方長江地區的影響力似乎依然存在,以至於黃帝不得不把蚩尤的形象畫在旗幟上,然後讓人拿著旗幟去各地招降苗黎部落集團。
而在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多種器物上,專家都發現了壹個***同的神秘圖案,那是壹個勇猛的武士,瞪著大大的眼睛,威風凜凜地坐在壹只猛獸的背上,兩只腳緊緊地勾著猛獸的身子。猛獸的眼睛也被刻意地誇大了,給人壹種心生畏懼的感覺。曲教授認為,這個武士就是蚩尤。由此可知,良渚先民是九黎之壹,必然崇拜蚩尤。而黃帝與蚩尤的大戰,良渚先民可能也參加了。而作為戰敗的壹方,他們的下場必然不會太好。
良與渚的組合,即是美好的水中之小洲!如壹首優美的詩,似壹幅清麗的畫……?也許是因了她的美好,才逗引史前時代的先民們在這裏落腳;也許是因了先民們的耕耘開拓,才使這兒有這麽美好!
——胡適評價良渚文化
03.良渚先民可能是愛斯基摩人的祖先,有何證據?
另壹方面,專家在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淤泥堆積,這是海侵的結果。專家相信,天災人禍加在壹起,使得良渚先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壹部分人沿長江北上,進入四川,與當地土著壹起造就了偉大的三星堆文明。其證據就在戰國古籍《鹖冠子》壹書中。另壹部分則沿著錢塘江往遂昌縣好川村方向走了。還有壹支(也許是良渚人的後裔),壹腳踏入華夏集團的領地,結果遭到了舜或者禹的降維打擊,於是只能繼續向北,最後幹脆跨過白令海峽,來到阿拉斯加,成了愛斯基摩人。
各位請註意,咱這裏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了幾百,乃至上千年。而且在這過程中,華夏大地正在發生巨變,先是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然後商湯又取代了夏。在這期間,良渚先民的後裔也免不了會受到夏商文化的影響。事實上,等到這些人到達阿拉斯加時,他們是良渚人的後裔,更是殷商文化的傳承者!上世紀30年代,美國考古學家亨利·柯林斯發現,愛斯基摩人的很多器物上的圖案,與殷墟出土的圖案十分類似。這似乎能印證咱的推論,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