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舞龍燈的土家龍燈

舞龍燈的土家龍燈

土家族燈籠龍,又叫保龍、燈龍、洞洞龍、懵龍,大都盛行在劉姓土家族聚居的集鎮。在怒溪十裏畫廊巴人古寨大灣,壹般是農歷正月初三出燈,十五結束。“燈龍”由九節組成(意為:老龍被斬為九節),龍頭用竹條紮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紙,塗上各種顏色,形態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須。龍身各節用細篾紮成圓筒形,外糊清明紙。龍尾亦用細篾紮成魚尾形,用紅布帶將龍頭、龍身、龍尾連起來,並在各節內點壹蠟燭燈,似為燈籠。

舞燈龍時非常熱鬧,前有二至四排燈開道,標明此燈龍是哪個村寨或街道的巨龍,排燈後還有魚、蝦和蚌殼等。在鑼鼓、號角聲中晃頭擺尾,暢遊各街頭巷尾。玩燈龍的動作有黃龍下海,金龍抱柱,二龍搶寶,老龍翻身、金龍過海參……等。

舞燈龍者,大都是眼明手快、身強力壯、舞技高強的青壯年能手,大多赤膊綁腿與巨龍翻騰融為壹體。燈不熄,龍不停,鞭炮不斷。壹旦燈龍口中噴水,主人便拉著龍須掛朋披紅,用上等佳淆款待舞龍隊伍。如果舞龍者膽小,怕焰花、鞭炮,到門前煤龍擡頭敬禮則退場,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綢,品嘗不到上等佳淆。

燈龍所到之處鞭炮不斷,煙花彌漫,圍觀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為了迎接燈龍進屋,門前排列大花筒炮36對,鞭炮數萬響,望膽大者進院壹試。燈龍進入院內,四周門外的花筒炮、鞭炮騰空爆炸,焰花四起。此時除燈龍各節有燈光外,其它燈光全熄。燈龍在鞭炮與焰火余光中飛舞,十分壯觀。

有時候燈龍直接就舞進了人家的院落,焰火橫飛,熱鬧非凡。盡管煙火四濺,卻總也傷不著龍身和人體。偶有技藝不精者,舞著燈龍進院,出來時僅剩個竹圈(光著竹圈出院的情形)。十三到十五是燒龍日。燒龍,在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進行,把龍放在地上,將事先準備的花筒炮、煙花鞭炮等火花直對龍身噴扔,燒完後,眾人“啊”聲連天,盡興跳躍壹陣,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意為送龍歸海。

土家“保龍”與中華民族的龍崇拜

保龍在中華民族的傳說中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封建社會上層是帝王統治的化身,民間則為祥瑞征兆。

作為封建帝王統治的化身,怒溪大灣巴人古寨自古以來就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殷周時屬鬼方,春秋戰國時屬巴國南境,從彼時起,中原文化就通過政治途徑源源不斷傳播到處於邊陲的各個地區。古代社會,人類對壹些天文現象、自然災害、瘟疫疾病等無法作出科學解釋,只有向各類神靈祈求保佑。作為主要圖騰崇拜對象的龍,在當時無疑是人民群眾祭拜的主體。

秦漢之後,保龍作為帝王統治的化身已滲透到各個角落。作為統治的象征,從壹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與團結,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龍又作為人民群眾信奉的隱性文化符號得以傳播和鞏固,使這壹文化符號累計了更多的有益性發展元素。

作為民間祥瑞的象征。把龍當作祥瑞象征,是把龍當作保護神進行崇拜的產物。所以,人們到處刻畫龍紋,繪制龍形,甚至謊稱自己見到了龍。直到現代,江口縣的土家族地區仍流傳著許多與龍有關的圖案,除在家具的木雕、裝飾以及許多石雕作品中以外,在背帶、圍腰、服飾等生活用品上也能隨處可見,這些無疑是將龍作為祥瑞象征的結果。

二月二“龍擡頭”節是中國民間的重要傳統節日,是專門祭祀龍神的日子。據有關學者考證,農歷二月二龍擡頭節的形成是中國人把龍當成主管雨水的水神進行崇拜的產物。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春分時節,大地逐漸轉暖,民俗認為蟄伏壹冬的龍正是從這壹天起擡頭活動的,隨之雨水也就多起來了。早在永樂八年(1410年),怒溪大灣巴人古寨壹帶就有了“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

到清朝,已建專門祭祀龍神場所。史料(道光)載:“龍神祠:在梓潼閣左,正祠三欞。道光十八年(1838年),慕建祠,後為觀音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郡人劉昕、劉晟捐建,外為廳,今祠即改其廳而創建者。”《銅仁府誌》在記載龍神廟時有這樣壹段敘述,雍正五年奉上諭:“龍神散步霖雨,福國佑民,功用顯著。朕在京虔設各省龍神像位,為各省祈禱。今思龍神專司各省雨澤……朕特造各省龍神大小二像,著各省督撫迎請,供奉本地,虔誠展祀。”可見對龍的崇拜與雨的祈求在當時各地均為盛行。

據傳,清同治年間,今怒溪大灣巴人古寨劉洪貴因鎮壓黃號軍起義有功,官居四品,民間說他是舞龍“送寶”所生,遂在其墓碑上刻了兩龍。在古寨內遺址,壹墓碑女主人刻龍、男主人刻鳳更是給土家族的龍崇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民國時期,舞龍已從過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縣城。

土家“保龍”與巴文化

土家“保龍”,展現的文化特質除了對龍自身的崇拜之外,還有土家族各種文化因素及民族性格的影響。

土家“保龍”與巴人及其後裔的民族性格。土家“保龍”展示給外界的突出特點是男人的陽剛之美及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土家族祖先源於古巴人,《山海經》《後漢書》等史籍中都有有關的記載。巴人最初主要分布於鄂西、川東之地。隨著楚國勢力的擴展,主力逐漸西移。居住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巴人有悠久的歷史,因長期生活在武陵山區,好戰勇猛。據《華陽國誌·巴誌》雲:“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從這裏的記載可以看出,巴人不僅作戰“勇銳”,而且能歌善舞,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這與“保龍”的文化特質是壹樣的。 因此龍,用稻草紮成得名。用壹大把稻草紮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須的龍頭,用壹捆稻草索紮成與龍頭頸壹般粗尺多長的七節龍身,再用壹把稻草紮成魚尾形的龍尾,壹***九節,用稻草間隔地串連起來,每節插壹根竹木桿為把。舞草把龍,主要在土家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歷五月至七月,為舞草把龍時間,舞龍的意義是娛樂中包含驅瘟、防火兩種。

驅瘟。農歷五六月間,是田間稻草苗猛長期,天氣炎熱,病蟲多發,其中毀滅性的病蟲害為稻瘟病,在科技落後無法防治的時代,土家農民以舞草把龍來驅逐稻瘟病,久之成習,聚眾娛樂。舞草把龍驅瘟,從村寨出發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區、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順路舞到,舞的動作與燈龍相同。舞龍隊伍,在吹牛角號、放三眼炮、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聲中表演舞技,頗為壯觀。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間舞完後,將草把龍擡到溪溝邊燒掉,謂之送龍歸海。

遷火焰。農歷的五月端午節前後或七月間稻谷即將成熟期在村寨舉行。舞龍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間放壹盆水和壹篩子五谷雜糧,候舞龍隊伍來。舞龍隊伍中除了舞九節草把龍外,有壹條將壹丈長的竹子從中破成船形,在中間裝壹盆炭火的火焰,由二人擡著。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隨後自由觀眾若幹。舞龍隊在土老司領頭下,從村頭第壹家開始由上而下順次進各家堂屋後,龍頭向堂屋神龕做三點頭行禮,接著繞堂屋壹圈,再舞各種花樣。此時,射水人用射水筒(形狀與第三章打水槍壹樣)吸盆中水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為滅火),土老司抓篩中五谷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撇壹把。撇到中方為堂屋大門外時,舞龍隊出門舞到另壹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後,把草把龍和火焰擡到溪溝邊燒掉,澆水回海。舞龍遷火焰的意思是:請龍把火焰神遷出村寨,以免火災保平安。 傳說很久以前的元宵節,眾人觀龍燈會,有三個土家族青年越看越起勁,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情急生智,舉起他們坐著的長板凳,模仿龍燈舞耍起來,十分快活。以後逐步形成傳統體育,平時以娛樂健身,節日期間表演比賽,深受土家人的喜歡。

板凳龍有兩種式樣:壹種是用普遍長條高凳,由三人擡舉,兩人在前壹人居後的簡易式板凳龍;另壹種用細篾紮成,有龍頭、龍尾、龍角、龍眼、龍嘴,再糊上各種顏色的鱗片,把紮成的龍放在板凳上,四只木腳以示龍爪,非常形象美觀。

板凳龍有獨凳龍和多凳龍兩種。獨凳龍由三人舞,壹人出右手壹人出左手各抓前頭兩只腳,第三人雙手抓住後頭的兩只腳。舞時要求頭尾相顧,配合協調。當頭高時尾要隨低,頭向左,尾則隨向右擺;頭往上引,耍尾者松手換位。舞龍尾者必須由步法靈、速度快、眼力好的人擔任。舞龍頭的二人要求身高基本壹致。多凳龍,由九條長凳組成,第壹節為龍頭,第九節為龍尾,其余為龍身。龍頭在耍寶人的帶領下,時起時落,穿來拐去,活像出水蛟龍,整條龍要求配合默契,節節相隨。板凳龍的動作有:二龍搶寶、黃龍穿花、金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盤身等。現今,板凳龍表演已搬上文藝舞臺。 土家族的潑水龍,亦是壹種盛大的民間體育活動,早在土司時期就普遍興起。潑水龍,是用柳樹條紮成,由龍頭、龍身、龍尾和滾寶組成。龍的全身壹般為12洞,即每月壹洞,閏年為13洞。龍頭有眼、鼻、嘴、舌、角、須,形象逼真,龍尾翹上,能左右搖擺。舉龍頭的人壹般土家山寨有名望的長者,龍身、龍尾隨人著舉。滾寶,也是用柳條編成如圓球狀,在龍口前上、下、左、右飛舞,形成龍搶寶。

舞潑水龍,是在農歷六七月烈日當空時議定於龍日舉行。這天,土家山寨家家戶戶將裝滿水的水桶、水盆和潑水的水瓢、水槍等放在門前,待吹牛角、嗩吶和敲鑼打鼓的潑水龍隊伍來到門口,在鞭炮聲中男女老少,齊用水瓢、水槍、木盆的水不停地潑在水龍和赤身舞龍人的身上,誰家的水潑得多,就預兆誰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舞潑水龍時,全村寨男女老少可自由參加潑水,場面激烈歡快,熱鬧非常。 滾龍,是怒溪十裏畫廊巴人古寨大灣劉氏支系族人龍眉、棉花山村民及地樓村人賀新年的習俗;全長三十六米,***分十七節(又稱洞),用三十四人輪番舞動。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紮連接成龍骨,近五百個直徑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連接成龍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畫上斑斕的鱗甲,罩在篾圈上。龍頭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繪好龍頭模樣的布料。更為別致的是,龍頭龍身裝滿彩燈,夜晚舞動時,晶瑩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飛舞,尉為壯觀。領鎮寨英滾龍系此源傳。

現代的“龍燈”,也叫“龍舞”。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1 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余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舞龍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歌頌祖國、禮贊幸福生活的隆重熱烈的藝術活動。 傳說中龍之壹種。大禹治水,曾乘之。其說始見於晉。晉·王嘉《拾遺記·虞舜》:“南潯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時蛻骨於曠澤之中。龍、魚同穴而處。其國獻毛龍,壹雌壹雄,故置牶龍之官。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方人養壹方藝。在許多民間藝術瀕臨滅絕的今天,外界知之甚少的民間藝術——毛龍,卻依然“燈火旺盛”,以其特有的藝術魄力及其大眾性。

據古籍《南中誌》記載,毛龍起源於“夜郎竹王”的傳說:“有壹女子院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壹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後人以竹紮龍,以紀念夜郎王。 原為怒溪十裏畫廊巴人古寨大灣領寨土著名族——許家與圍家壩仡佬人歡慶春節的主要群眾文化活動,因“趕蠻奪業”、“調北填南”、“調北征南”戰事原因,僚人大部分遷移,壹部分移居烏江流域石阡縣。現主要活躍於石阡湯山、中壩、甘溪、國榮等鄉鎮。壹支毛龍壹般由兩條主龍、兩條附龍和壹個龍寶組成,表演時,在持寶的引領下,毛龍上下左右翻滾,時而頭上尾下舞成“螺螄旋頂”,時而舞寶人與舞龍頭的人背靠背、頭枕肩,仰面朝天舞成“犀牛望月”,時而二龍相向,隨著持寶人上下翻滾,舞成“二龍搶寶”……。毛龍兩旁緊緊跟隨著兩條狗龍(傳說中夜郎竹王的獵犬),這是毛龍在編紮上區別於其它龍燈的主要特點,在表演中擔任著“小醜”的角色。它倆時而在前引路,時而留觀打鬥,時而殿後表演“二狗搶球”等等,惹得四周觀眾捧腹大笑。同時,表演中施以黃煙,整條龍在煙霧繚繞中若隱若現,場景蔚為壯觀。

在梵凈山東南麓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鄉,這塊神奇古樸的土地上,世代居住著土家、仡佬、苗等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在婚姻生育、飲食待客、喪葬禮儀、服飾居住、文娛活動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絢麗多姿的民俗,獨具特色的風味飲食,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歌舞,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學以及古樸神奇的地方儺戲。

“拜碼頭”,是怒溪十裏畫廊大灣古寨巴人傳統的壹項猜啞謎、對巴歌、說四言八句的民間活動。每年正月初九開始,大灣巴寨各家門前都安置壹小凳,放上紅包、香煙等物,然後在後院壩擺上幾個啞謎“碼頭”,讓舞龍領隊的歌師來“拜碼頭”,猜啞謎說四言八句對歌,活躍春節喜慶氣氛。猜對壹個就拆去壹座“碼頭”,舞龍人就前進壹步。如果歌師不博古通今,不知天文地理,不僅會丟人現眼,而且玩燈舞龍的人群,會被“碼頭”攔在山外,壹時進不了山寨。歌師答對之後,主人就拆去“碼頭”,將紅包送給歌師。主人又用壹硬紙板中鑿壹園孔,用油燈照於園孔,拉住舞龍隊伍。精明的歌師答曰:“今日踏進碼頭城,只聽獅子鑼鼓聲,秦漢霸主稱雄後,三國用兵靠孔明。”主人用壹蠟燭、壹硯臺、壹柏樹枝,擺啞謎“梁山伯與祝英臺”,歌師隨口答曰:“今日拜年上歌臺,擺的碼頭不好猜,千古傳頌《柳蔭記》,梁兄化蝶祝英臺。”歌師吼壹句“紮西德勒”(吉利,吉祥如意),鑼鼓就幹脆鏗鏘地“當當”敲打,歌韻幹脆有力,鼓樂喧天,把土家人歡度春節玩燈舞龍的喜慶氣氛,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