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與經絡的關系頸椎病的癥狀,如頸痛、肩痛、臂痛等,多歸入中醫痹證範疇,多因外傷或氣血不足,感受寒濕所致,而頭暈、目眩、耳鳴則與濁、肝風、虛關系密切。頸椎病的常見原因可歸納如下:
(1)風寒失痹,經絡不通。風、寒、濕侵入體內,流入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四肢關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
(2)外傷。外傷引起的頸椎病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指關節閃回、脫位引起的筋膜、肌腱、肌肉等軟組織的損傷。另壹方面,意味著人體的肝、腎、脾等臟器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骨骼、肌肉、關節的功能。
(3)肝腎不足。久病體弱,肝血不足,腎精虧損,經絡失養,可引起肢體筋膜松弛,手腳無力,行動受阻,耳鳴,頭暈等癥狀。此外,腎虛不能養肝,導致肝陰不足,而肝楊燦亢進也會引起頭暈。
(4)痰濕凝滯,經絡不通。痰是由津液凝結變化引起的。肺、脾、腎功能的紊亂和寒、熱、燥、濕等外因影響津液的正常運行,導致氣血經絡運行不暢。
家庭按摩(1)患者坐位,用拇指按壓掛鈴點30秒,同時患者輕輕左右轉動頸部。
(2)用拇指按揉風池穴、肩井穴、合谷穴、外關穴、曲池穴和肩中穴。
(3)家屬壹手托住患者下頜骨,壹手托住其頭後枕骨,使患者頸部肌肉放松,然後雙手緩慢用力上拉,拉3次,力度適中。
(4)家屬站在患者身後,揉捏頸後肌肉和兩側斜方肌數次。
(5)用拇指尖沿頸椎棘突兩側捏切,自上而下重復數次。
(6)雙手輕拍兩側肩膀,約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