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南方千年銅鼓再「 ”敲響”
首發:5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董振國、黃耀滕 紅水河流域發現的壹只銅鼓,鼓面雖被磨損,字跡仍清晰可見,已經歷20代人傳承,現藏在廣西東蘭銅鼓民間收藏館。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 ”天上星星多,地上銅鼓多;星星和銅鼓,給我們安樂。”廣西壯族至今傳唱著這首世代流傳的銅鼓歌。 在廣西,每逢重要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活動,壯族、瑤族、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都要敲打銅鼓。 銅鼓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及東南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學界有「 ”北鼎南鼓”之說。據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原理事長蔣廷瑜介紹,在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銅鼓與當地各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形成獨特的銅鼓文化。 「 ”銅鼓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壹,就目前所知,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9國都曾經鑄造或使用過銅鼓,有的國家、有些民族至今還在使用銅鼓。”蔣廷瑜說。 東南亞銅鼓文化歷史悠久,銅鼓上的太陽紋、鳥紋、羽人紋等主要紋飾與中國南方銅鼓的紋飾十分相似或相同,說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很早就已經有了交流和往來。 在新中國成立前漫長的歷史時期,擁有銅鼓往往是權勢的象征。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銅鼓文化再度興盛。在廣西、貴州等西南地區,很多人家開始購買銅鼓擺放家中,遇有重大節日、喜慶家事,紛紛敲響銅鼓;作為壹種民族樂器,銅鼓也開始進入校園,陶冶學生的藝術素養。 廣西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少數民族同胞扛著銅鼓前去參加「 ”螞拐節”活動。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中國與東南亞古文化的***同載體 緬甸銅鼓歷史悠久。唐朝劉恂的《嶺表錄異》中記載:「 ”貞元中,驃國進樂有玉螺銅鼓。” 驃國是古代緬甸驃人所建。史料記載,公元802年,驃國王派遣王子率領使團到訪中國,在長安用銅鼓獻樂。著名詩人白居易還為此專門寫了壹首《驃國樂》:「 ”玉螺壹吹椎髻聳,銅鼓千擊文身踴。” 越南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銅鼓國。越南清化省東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鼓,被專家認為是越南最早的銅鼓。14世紀,越南漢字手抄本《越甸幽靈集》《嶺南摭怪》等書中,就曾出現與銅鼓有關的神話傳說。 14世紀泰國古老著作《三界經》也提到銅鼓:「 ”鑼鼓宣天,法螺號響,金鐘丁當,銅鼓冬冬。”阿瑜陀耶王朝初期,波隆摩·戴萊洛迦納頒布的《宮廷法》又壹次提到銅鼓,把銅鼓作為宮廷樂器之壹。 東盟十國中,除了菲律賓外,其他9個國家都有銅鼓。中國的銅鼓和流傳於東南亞國家的銅鼓,在造型、式樣、紋飾等特征上,有著很高的相似性。 1979年,日本學者今村啟爾在《東京大學考古學研究室研究紀要》上發表《關於先Ⅰ型銅鼓》壹文,提出了「 ”先黑格爾Ⅰ型銅鼓”的命題,這類銅鼓就是中國學者分類為最早銅鼓的「 ”萬家壩型銅鼓”,在越南和泰國都有發現。部分學者認為,越南早期東山銅鼓就是在中國萬家壩銅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年已八旬的蔣廷瑜是廣西興安縣人,從事銅鼓研究30余年。他曾先後幾次赴越南考察,通過對比銅鼓的造型、紋飾,發現東山銅鼓與中國石寨山型銅鼓和冷水沖型銅鼓相似:「 ”越南早期的東山銅鼓受到了萬家壩銅鼓的影響,與中國的石寨山型銅鼓並行發展,同中有異。晚期越南的東山銅鼓則反過來影響了中國銅鼓的發展,創造了新型的冷水沖型銅鼓。這種早期文明交流互相促進,讓銅鼓文化達到了壹個巔峰。” 國內外學者對銅鼓有不同的分類,但無論是越南的黃下鼓、廣昌鼓、河內鼓,老撾的烏汶鼓,柬埔寨的馬德望鼓、托斯塔鼓,緬甸的巴棲鼓,還是泰國的知府鼓,這些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銅鼓都與中國某個時期某壹類型的銅鼓相似。 近年來,中國—東盟友好關系快速發展,雙方經貿和人文往來不斷加深。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和東盟國家少數民族在語言文化上的相通性,為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的長足發展、加深經貿文化往來,提供了文化相似、民心相通的基礎。而銅鼓文化很好地印證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通過相互借鑒,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同繁榮。 廣西民族博物館陳列的銅鼓。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通天神物的傳說與圖騰崇拜 越南的神話傳說中提到,古代壹位首領出征打仗時,夜夢山神,請求攜帶銅鼓隨軍助戰,最後在銅鼓聲助威下,取得了勝利。 壯族始祖稱布洛陀。壯語中,「 ”布洛陀”意為「 ”山裏的老人”或「 ”無事不知曉的老人”。在壯族先民的口頭文學中,布洛陀是創世神和道德神。傳說布洛陀有開天地、定萬物、取火、開紅水河、造谷物、造牛、教養家禽、造屋、射太陽的功績。 銅鼓也是布洛陀造的。布洛陀開了天和地、造了人後,就在天上安了家,但有時他會從天上飛下來,傾聽人間心聲,看看人間缺少什麽,再由他來創造。 有壹次,地上的人們說:「 ”大地上樣樣都好,就是缺少星星。”布洛陀說:「 ”對呀,地上應該有自己的星星。”於是布洛陀帶領人們用三色泥做模,采來孔雀石,砍來青鋼柴,燒石煉銅。三天三夜後,煉造出了兩端大中間小,壹端封頂壹端空的物件。封頂的壹端有壹顆又大又亮的星星,周圍還有壹些小星星。 布洛陀用拳頭照著大星星壹敲,發出了「 ”拋曼拋奔”的聲音。布洛陀對人們說:「 ”這些東西叫阿冉,它們就是地上的星星。” 壯語的「 ”阿冉”即銅鼓,而「 ”拋曼拋奔”就是壯語「 ”保寨保村”的諧音。傳說自此以後,壯族就有了銅鼓,銅鼓歌也在壯族中世代流傳。 瑤族傳說中,銅鼓是始祖密洛陀派他的兒子制造的。布依族傳說中,銅鼓是祖先布傑為了讓布依族的老人死後能上十二層天成仙,犧牲自己從天神那裏討來的。廣西那坡的彜族傳說,銅鼓是他們的祖先波羅和羅裏芬鑄造的,每逢農歷四月初十彜族的跳弓節,節日裏唱的詩經《銅鼓王》敘述了這對夫婦鑄造銅鼓的經歷。 「 ”各少數民族都把銅鼓作為通天的神器,他們認為銅鼓聲可以溝通天上的神。”蔣廷瑜說,在壹些用銅鼓的少數民族地區,外族人不能敲打銅鼓,甚至不能觸摸,否則會被視為對神的不敬。銅鼓是神物,也常用來鎮宅安居,或作為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神器。 在廣西紅水河兩岸的東蘭、巴馬、天峨、南丹等地的壯族村寨中,每年大年初壹到二月初二前後,都要舉行「 ”青蛙節”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青蛙節”在當地又叫「 ”螞拐節”,敲打銅鼓是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冷水沖型銅鼓、靈山型銅鼓、北流型銅鼓和西盟型銅鼓,基本都有青蛙或牛馬立體裝飾物伏在鼓面上。在冷水沖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遵義型銅鼓雖然沒有青蛙,仍在紋飾上保有青蛙爪的痕跡。在壯族傳說中,青蛙是雷神的兒女,是溝通人間與雷神的使者。「 ”青蛙節”上跳青蛙舞、唱青蛙歌時敲銅鼓就是要告訴天上的雷神,人們在祭祀青蛙,也在表達對雷神的尊敬。 在使用西盟型銅鼓的雲南西盟佤族地區,傳說銅鼓是由高山中修煉成精的壹對青蛙夫婦所生的子女所造。銅鼓上鑄上青蛙,是為了紀念已經修煉成人的青蛙祖先。銅鼓上除了青蛙、牛馬等立體裝飾物,還有些雲雷紋裝飾,反映了少數民族把銅鼓作為通天的神物,希望通過敲打銅鼓祈求天神保佑,風調雨順、稻作豐收,銅鼓也因此成為紅水河兩岸稻作民族崇拜的圖騰。 充滿著神話傳說的銅鼓,真正的發源地是哪裏?又是如何從起源地進行擴散傳播的? 兩千多年歷史的不斷演化 「 ”銅鼓雲屯,欣賞了,壯家文化。中心處,壹輪皎日,光芒四射。肖像周天辰十二,雲波層叠紋多寡。邊緣上,成對伏青蛙,服牛馬。徑尋丈,壯而大;徑咫尺,精而雅。也並非壹律千篇如卦。東漢馬援曾此見,道光年號界其下。細思量,當是蓋窖藏,鼓非也。” 1963年3月,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南寧參觀廣西博物館的銅鼓展覽後,驚嘆於銅鼓形態各異、制造精美的藝術風格,有感而發,寫下這首《滿江紅》。 正史中對銅鼓的最早記錄,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範曄的《後漢書·馬援傳》:「 ”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阯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 雲南楚雄萬家壩古墓中,最珍貴的出土文物是5件銅鼓,經「 ”碳14”測定,這些銅鼓所在的墓葬距今已有2700年左右,意味著春秋戰國時代,最早的銅鼓已經出現。 「 ”這就確定了雲南楚雄是銅鼓的發源地,為銅鼓起源地的爭論做了結論。”蔣廷瑜說。 蔣廷瑜師從於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1964年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他回憶起與銅鼓初次「 ”見面”的經歷:1962年1月,蘇秉琦帶著學生們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參觀,在邊疆少數民族文化陳列部分,蔣廷瑜第壹次見到了銅鼓,而那面銅鼓正好是廣西岑溪出土,這讓他感到親切,也因此與銅鼓結下了不解之緣。研究銅鼓30多年,蔣廷瑜主編或參與編寫的銅鼓研究著作就超過20本。 「 ”銅鼓最初是用來煮飯的鍋。”蔣廷瑜認為,銅鼓是從銅釜演化而來。釜主要用於煮飯燒菜,古人飯後把它翻過來敲擊,以獲取具有壹定音樂效果的聲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銅釜逐漸演變成專用的擊打樂器。「 ”萬家壩出土的銅鼓,底部有火燒的痕跡可以印證這個觀點。” 銅鼓如何從雲南傳到範圍如此廣大的地區?蔣廷瑜認為,銅鼓主要是沿著河流進行傳播。 在地理上,貫穿廣西全境的紅水河發源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的馬雄山,在廣西境內有眾多支流。紅水河最大的支流北盤江則流經雲南和貴州,貴州境內的支流還有桑郎河、蒙江等。紅水河下遊是柳江—黔江—潯江—西江,最後經珠江匯入大海。銅鼓的發源地雲南楚雄萬家壩位於龍川江支流青龍西岸,龍川江是長江上遊金沙江的壹級支流。這些河流的分布,與銅鼓在全國只有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和湖北9個省份出現相符。 在廣西左江兩百多公裏沿岸的部分巖壁上,目前發現了60余處大型壁畫。據考證,這些壁畫是兩千多年前生息繁衍於此的壯族先民古駱越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是廣西寧明縣的花山巖畫。其斷崖高270余米,南北長350余米,所畫圖像有1300多個,畫中有人、船、馬以及銅鼓等形象。這些巖畫很可能記錄了古代擊銅鼓賽江神的活動。 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銅鼓的造型、形態、紋飾等不斷發生變化。其功能也逐漸由煮飯銅釜、擊打樂器,發展成統治階級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最後為少數民族首領或貴族所獨有,變成禮器和祭祀對象。 「 ”銅鼓雖然發源於雲南,但卻是在廣西得到了發展和興盛。”蔣廷瑜說,無論從銅鼓發現的數量、銅鼓的分布範圍、民間的收藏力度、現在使用銅鼓的頻率、資料的豐富性等,廣西無疑是全國乃至世界之最。 失傳的工藝和千年銅鼓的「 ”新生” 「 ”美國、日本、英國、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都有人在做銅鼓研究。中國銅鼓研究有些後勁不足,年輕人對研究銅鼓興趣不是很大。”蔣廷瑜對此頗有憂慮,曾經廣泛流行於全國多省份的銅鼓,如今只有在廣西的桂西北和雲南、貴州部分地區仍在使用。 學界對銅鼓的研究,國外比國內起步早。真正用現代科學的方法系統研究銅鼓的是奧地利學者弗朗西·黑格爾。19世紀末,他在漢學家夏德的幫助下,研究中文古籍,結合維也納博物館收藏的銅鼓和資料完成了著作《東南亞古代金屬鼓》。 在越南,也早有銅鼓研究,甚至和中國頗有淵源。在日本,銅鼓也引起壹些學者的研究興趣。蔣廷瑜說,1995年應邀在日本考察時,就在東京大學見到銅鼓收藏。日本東京東南亞學會還曾舉辦「 ”考古學與銅鼓研究”會議和「 ”地域學的銅鼓研究”專題分會。壹個沒有銅鼓流傳,民間也沒有使用銅鼓習俗的國家卻主辦了銅鼓研究會議,這讓蔣廷瑜頗為感慨。 在國外學者對銅鼓研究如火如荼、爭論不休的時候,上世紀30年代,部分中國學者才意識到對銅鼓進行收集和研究的必要。新中國成立後,銅鼓的研究和收藏才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 ”銅鼓在清朝道光時期,特別是鴉片戰爭後基本停止鑄造了,相應地銅鼓鑄造技藝也慢慢失傳。”蔣廷瑜說,鑄造銅鼓的工藝,至今無任何歷史文獻記載。鑄造銅鼓的遺址尚在,但卻未留下任何鑄造模具。 上世紀50年代末,由於大煉鋼鐵,壹些存世銅鼓遭到毀壞或破壞,銅鼓數量急劇下降,加上制造工藝的失傳,讓這個少數民族文化「 ”活化石”面臨很大危機。 2006年5月,壯族銅鼓習俗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的「 ”青蛙節”、南丹白褲瑤的「 ”銅鼓舞”、布依族的「 ”銅鼓十二調”等與銅鼓有關的習俗和節日,相繼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銅鼓愛好者的反復試驗之下,銅鼓鑄造又迎來了「 ”新生”。如今在廣西的東蘭縣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都出現了制造銅鼓的工廠。 「 ”現在我們東蘭幾乎每個村都有銅鼓,有時候是村民自己購買,有時候是整個村子湊錢買。”東蘭傳承民間銅鼓廠的創辦人羅明經說,近些年買銅鼓人的越來越多。東蘭、南丹等縣,逢年過節或是開業慶典、紅白喜事,又恢復了敲打銅鼓的習慣。「 ”去年單是在東蘭縣,就賣了500套銅鼓,如果算上賣到雲南、貴州的,大概有2000套。”壹套銅鼓 *** 有4面不同音調的鼓,這是桂西北地區常用的銅鼓搭配。 「 ”春節的時候,我這兒的銅鼓都脫銷了。”另壹家銅鼓廠的創辦人牙運永說,原來作為禮品的銅鼓,現在大都賣給村民自用。 牙運永用12面大銅鼓現場演奏了壹段樂曲,聲音洪亮而激越,古代先民們敲銅鼓或歡慶起舞或祭天祈禱的場景仿佛浮現在眼前,千年鼓聲在歷史的時空中回蕩,經久不絕。 往期文章 監制:易艷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