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星堆裏的山海經,是壹部上古世界史,大禹全球治水時寫的

三星堆裏的山海經,是壹部上古世界史,大禹全球治水時寫的

三星堆有關的話題,目前依然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西亞傳來的,有人說是來自埃及的,甚至還有很多老鐵說這是來自外星的文明。不怪大家天馬行空,因為現存的史書當中,確實很難找到關於古蜀國文明的描述。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做的推測,根據了解到的知識做得總結,都不太敢下定論。?

上古時期的大禹 世界地理的勘察

可以找到與三星堆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古書,就是《山海經》,目前大概知道的是,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時期,是中原文化的五帝時期,屬於上古時期。上古時期的歷史記錄,本來就不多,比如黃帝波瀾壯闊的壹生,在史記當中那也就是十幾行字,著名的逐鹿之戰,在太史公筆下也就幾個字:與蚩尤戰於逐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像三星堆這樣風格極度誇張,與現今人類迥異的文明,在後世的史書上沒有被記錄下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關於三星堆的歷史記錄,要說壹點點記載都沒有,那也不盡然,老鐵們不妨做壹個大膽的求證。?

《山海經》這本曠世奇書,據說是在大禹治水時期成文的,按這個歷史時間軸來推測,大禹治水和三星堆文明,大致是在同壹個歷史時期。?

《山海經》據說是《大禹本紀》中大禹記錄下來的壹些內容,而原文古書內容已是無從考證,不妨大膽設想壹下,說不定最初的文稿《山海經》,就是當年大禹為了治理水患,需要勘察地形,而做出來的壹份《地理勘察工作報告》,現在看來就像壹本充滿神話色彩的《上古世界地理誌》。?

《大禹本紀》中說,古有《禹本紀》,涉及大禹的內容特別多,而且經常伴有神奇荒誕的故事,在古籍上也不容易獲得壹手資料,大多是口口相傳的記錄,是不是真實的歷史無從考證,只能摘錄連綴成篇,略加文筆修飾,內容壹切如舊,以保持古文原貌。因為《禹本紀》欠傳已久,後世整理編撰的這本就叫《大禹本紀》。?

《大禹本紀》裏面也說到,大禹治理洪水之後,行五嶽,巡四海,每到壹處,就召見當地的神明,詢問當地的山脈走向,都有什麽礦產,鳥獸昆蟲的類別,以及四野八荒的民俗,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土地的距離,紀錄而成《山海經》。這就是現在看到的十八篇經文的來歷。?

《山海經》和三星堆究竟有什麽淵源?不妨用最笨的方法,按圖索驥,對照來看,再做相關推測,找到合情合理之處,形成新的大膽猜測。 ?

三星堆裏的飛鳥 山海經裏的巴人

在《山海經海內經》中有記載:西南有巴國。大暤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這段話說的是什麽意思,大多數人都能看懂。?

如果按照字面理解,意思是說在西南地區的古蜀國這裏的大暤,是巴人的始祖首領。直譯成白話文就是:西南方有個巴國。大皞生了鹹鳥,鹹鳥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後照,後照就是巴國人的祖先。?

按《詩經商頌玄鳥》記載,大皞是帝俊伏羲,鹹鳥是大皞之子,鹹鳥就是玄鳥,也叫銜鳥,總之可以確定是鳥類的身份。玄鳥按他爸爸的要求,在商丘開疆拓土,成了殷商人的祖先。?

按此記載推測,玄鳥的孫子後照,就是巴國人的祖先,巴國人的後代,就是玄鳥的後代。或許,作為玄鳥的第三代,繁衍出的人類,基因上會有較大的變化。從當今的科學來推測,如果是基因突變,基因轉異,外型上有巨大的差異,也是極有可能的。?

後照作為玄鳥的孫子,是怎麽從他爺爺的殷商之地,跑到巴國成為古蜀祖先的,中間還沒有找到可考的文獻記錄,暫時先不管這些了。總之而之,有文字可考的就是,巴國人的後代,就是玄鳥的隔代後裔,屬於鳥類。?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裏邊,處處可見鳥類的身影,這就是《山海經》與三星堆之間的關聯,推測也要從鳥類開始。?

先看三星堆青銅大鳥頭,這架勢,多威武,多神氣,跟當今現實生活中的鳥霸,有得壹拼,很熟悉的感覺。再看這個鑄飾火紋的三星堆銅雞,老鐵們對照著自己的萌寵雞,推測壹下這是什麽天雞或神雞,順帶著也考證壹下這個做工精美絕倫,造型栩栩如生的三星堆銅鳥。?

重點看這個三星堆人面鳥身像,跟山海經的春神句芒,長相壹個樣,沒準就是句芒的本尊造型。《山海經》記載: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意思是說,東方的句芒神,是鳥的身子,人的面孔,乘著兩條龍。

據說原版的《山海經》中配有海量的插圖,遺憾的是後來都遺失了,現在能找到的句芒畫像,是後世的明朝人給配上去的,雖然不是原版,仍然忠實於文字描述。?

句芒是伏羲的輔佐神,主管春天,樹木發芽,萬物生長之類的事情。句芒長得皮膚白凈,臉型方正,身著青衣,背後還有壹對翅膀,這造型還真是漂亮,色彩和造型都給人生機勃發的春季美感。在古代,每到立春的時候,人們都會身上穿著青衣,頭上戴著青色的頭巾,為的就是祭祀春神句芒。?

對照人面鳥身造型特點,再看《山海經》裏的春神句芒,三星堆人面鳥身像有可能是古蜀人在祭祀春神的時候,所供奉的句芒神像。?

孤證難立,巧合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當然不能因此斷然定論,還要再找找看,三星堆和山海經更多有關聯的地方。?

三星堆青銅神樹?十個太陽的居所

這顆做工精美的三星堆青銅神樹,跟《山海經》裏的扶桑樹有關聯,二者之間形神相似,說不定也真的就是同壹顆泰坦巨樹。

在《山海經海外東經》有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壹日居上枝。意思是說,在上古時期,東海之外某個遙遠的地方,有壹棵巨大的神樹扶桑,是十個太陽的居所,九個太陽住在下面的枝椏上,壹個太陽住在上面的枝椏上。

十個太陽分工明確,《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湯谷上有扶木,壹曰方至,壹曰方出,皆載於烏。這段話理解起來會有點繞腦,但是老鐵們肯定也是能夠理順的,意思是說,東海之外太陽升起的地方有神樹扶桑,也就是十個太陽居住的那顆樹,每當壹個太陽回到扶桑樹上時,另壹個太陽才會從扶桑裏出來,太陽們都是由金烏鳥載著出行。?

這十個太陽是誰家孩子,明晃晃的大太陽,還要小鳥馱著出行,感覺日子過得真是愜意又奢侈,讓人產生無限的躺平聯想與向往,誰不想要被小鳥馱著去遊玩或上班呢。《太平禦覽》有記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老鐵們知道十個太陽的出處了,羲和帝俊夫妻兩生的。?

此時大家都會聯想到後羿射日,壹切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理解是怎麽回事了。壹個太陽十天才能輪班出來工作壹次,還有金烏鳥當司機,那麽另外的九天,都得悶在扶桑樹裏打麻將,或者是玩飛鏢,要不就是玩蹦極,反正也沒有文字記載,太陽們可以刷手機,如果真的有手機有遊戲,或許就沒有後來的後羿射日了,另外九天是可以宅居在扶桑樹自娛自樂的。?

有金烏小鳥司機,又有九日清閑時間,還沒有手機刷屏或玩遊戲,估計是有壹天,終於悶得承受不住了,九個處在休息日的太陽們,就想壹塊出來到大街上逛逛,結果就被後羿幹掉了九個,現在再去理解前面的故事,似乎就更容易壹些了。?

現在,再來看三星堆青銅神樹,樹高四米,有九個枝椏,枝頭垂下來,形成了壹條美麗彎曲弧線。弧線的頂端站著壹只漂亮的小鳥,昂首展翅,是準備起飛的姿態,就像是扶桑樹上等待載太陽出行的金烏小鳥司機,在敬業地隨時整裝待發。那樹頂上的壹只小鳥怎麽不見了,應該是已經馱著太陽出去工作了。?

如果以此對照來推測,如此多的內容巧合,如此的相像場景,莫非上古時期天上真的有過十個太陽,還真是說不準了。如果說《山海經》的故事都是後人杜撰的,上古時期連文字都沒有的古蜀國,又怎麽可能知道春神句芒和神樹扶桑。?

山經海神獸燭龍

專家們甚至還在三星堆文物中,找到了《山海經》描述的壹種神獸,燭龍。三星堆縱目面具,有好幾個版本,有專家認為,三星堆縱目面具打造的,應該就是《山海經》神獸燭龍。燭龍身長萬裏,睜眼的時候是白天,閉眼的時候就是黑夜,呼氣的時候是夏天,這吸氣的時候便是冬天,還不吃飯,不睡覺,不休息,能呼風呼喚雨。?

神獸燭龍的長相和特點,《山海經大荒北經》有描述: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專家們認為,燭龍應該就是三星堆縱目面具上的樣子。其實,非專業的老鐵們看了三星堆縱目面具,第壹反應都是千裏眼,眼睛縱出那麽長,跟望遠鏡似乎的,應該是千裏眼了,千裏眼是壹種神通功,並不是原有的本體造型。還是相信專家的分析更符合客觀壹些,三星堆縱目面具,實際上應該就是神獸燭龍的形象,而不是壹種神通功能。?

從三星堆文物來看,《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大量神話,各種珍禽異獸,很有可能曾經真實的存在過。《山海經》也反過來佐證了三星堆文化和上古文明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後世把《山海經》當成神來看,原因在於書中記錄的東西,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對應的東西,被當成神話是最好解釋的說法。?

《山海經》裏還記錄了很多山,物種或許會隨著時間而變遷,但是山脈在幾千年之內,應該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即使是大規模的移山填海,或者是愚公移山數千年,也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做到翻天覆地的地貌改變。但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山脈,在現今的中華大地上,有很多都是找不到對應山脈的,這也讓人感覺是神話裏的地理地貌。?

常言道,思路壹變天地寬,如果不局限於國內,而是從全球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山海經》就像壹本《世界地理誌》,《山海經》中所描述的東南西北中五大系列山脈,再擴大了去看,有的地方就跟三星堆似的,多多少少能有所對照。?

幾近退色的記錄?步行丈量東山經

早前發布的《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遠古文明之間的關聯,有多少大神猜對了答案》裏面,提到壹位名叫亨利埃特梅茲的女士,出版了專著《幾近退色的記錄——關於中國人到美洲探險的兩份古代文獻》。

《幾近退色的記錄》裏的內容,第壹部分講的是外來文化的傳播,和扶桑這種植物,和我們普遍的理解不太壹樣,她說的是墨西哥和玉蜀黍。另壹部分是講的《山海經》裏面的《東山經》、《海外東經》、《大荒東經》這三章裏面相關的內容。

梅茲女士認為《山海經》是帝禹時期的考察報告,歷史非常古老。但是,她並沒有看過完整的《山海經》,因為沒有人做過完整的《山海經》英文翻譯,或許熱愛研究《山海經》歪果仁,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至少出個翻譯費什麽的,估計還有很多在校的小同學願意業余時間完成全文翻譯的。

光是看中文版的《山海經》,都可以讓人像是在看上古百科全書了,如果再全文十經完整翻譯成英文,估計會有好多人因此腦洞大開,產生更多的相關研究,說不定還會出現更多的文學作品創作素材參考,上面記錄的可是有多是現在地球上根本沒有發現的地理,物產,動植物,甚至人類和今天都不壹樣。

梅茲女士用最笨的壹種方法,嚴格按照《山海經》裏面的指南,腳踏實地做了壹次測量。書裏說,向東三百裏,就是向東走三百裏,然後看看有什麽是不是符合了書中所描述的,最後得出了壹組高度接近的數據。?

山海經的《東山經》記載的四列山脈中,第壹列十二座山,第二列十七座山,第三列九座山,第四列八座山,梅茲女士全部找到了。這壹路走下來,壹***是六千多英裏,整體誤差只有不到百分之二。?

傳說中的大禹是什麽方法來丈量的,神通還是神器,沒有人知道,反正梅茲女士記錄的誤差是只有百分之壹,似乎太接近了壹些。不僅如此山脈河流與《山海經》記載相呼應,而且就連動物能對上號。?

《東山經》記載的壹種小動物: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意思是說,這種動物長得像兔子,嘴巴像鳥,眼睛像貓頭鷹,尾巴像蛇,見人就裝死。聽起來感覺好萌,用裝死來保護自己。?

《山海經》記錄的犰狳這種小動物,和北美的壹種瀕危物種驚人的相似,有兔子耳朵,尖尖嘴,小圓眼睛,長尾巴,甚至連習性都壹樣。這種北美地區的小動物犰狳,在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會蜷成壹團裝死,這些細節書中都是記載的壹清二楚。?

現實裏的小動物犰狳,生活在中南美洲和美國南部地帶,寫《山海經》的大禹,遠在千裏之外,如果大禹沒有去過美洲,他是怎麽知道犰狳這種小東西的,難道又是物種巧合,又或者是犰狳過渡重洋去美洲繁衍生息了。?

重新查世界地圖 對照看五臟六腑

種種跡象表明,寫《山海經》的大禹,或者是更早期的祖先們,他們很可能在美洲做過實地勘察,而且他們勘察過的地方,很可能還不止北美洲,說不定還有更加遙遠的地方,和更加廣闊的區域。因為《山海經》的山經最後面,還有壹句總結的話。?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裏,居地也,言其五臧。因此這五篇山經,也就是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也稱為五藏山經。而大禹所勘探過的這五臧,最近被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很可能就是地球的五臧。地球的五臟嗎,地球和人壹樣,有五臟六腑嗎,看看地圖對照壹下。?

先看南極地圖,跟人的大腦比對壹下,老鐵們有沒有發現,南極像是大腦的形狀。人體五臟是心肝脾肺腎,最靠近大腦的,就是心臟。找找離南極距離最近的大陸,澳洲。澳洲地圖像心臟嗎,老鐵們自己研究吧,據說不同智商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相近造型,現在到底像不像是壹顆心臟,得老鐵們自己去判斷。?

大腦有了,心臟有了,心臟的兩邊是肺部,再找找哪裏是肺,非洲和南美洲。科學界壹直疑惑,南美洲和非洲,相距遙遠,從來沒有連在壹起過,為什麽如此相像,可以嘗試做出壹種解釋,這兩片大陸,可能是同壹種器官,就是左右對稱的肺部。?

肺下面是肝,非洲往北是歐亞大陸,歐亞大陸板塊,跟肝臟真的很像嗎,老鐵們妳們自己來看壹看,是不是真的像肝。不管形狀像不像,生活在這裏的人,確實是肝膽相照的,讓人不由得思維多飛了兩圈。?

繼續看地圖,南亞次大陸,難道就是肝臟下面那個膽囊嗎,而中間的烏拉爾山脈就是分割左右幹葉兒定點式,使肝臟位置固定在壹起的壹條韌帶了。跟歐亞大陸隔海相望的是北美洲,在肝的另壹邊是脾臟,因此北美大陸對應的就是脾了,緊挨著北美洲的格陵蘭島,算是地球的腎。?

好神奇,世界地圖竟然是壹幅地球的五臟六腑圖。如果說東山經描述的四列山脈,真的已經被梅茲女士在北美洲找到了,那麽,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在地球別的地方找到。如果真的能在全球範圍內全部找到,就可以證實《山海經》並不是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上古史書。?

如果照此推測,書中記錄的上古時期的故事,女媧造人、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可能不是神話,而是真實的歷史。而當年大禹治水時,足跡所到過的地方,很可能是整個地球,五大洲、四大洋估計都去過。?

有老鐵可能會問,大禹是怎麽做到的,沒有人知道答案,壹起慢慢研究和推測吧。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猜不到那個過程的,但是卻可以看到壹些結果,壹些留下來的線索。

東山經對應的山脈,被梅茲女士在北美找到了,或許某壹天,歐洲的某位學者,也可以找到西山經絡的壹些山脈,也或許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也會有壹些沈睡很久的某些物種,會在某壹天重見天日,揭開謎底,就像是三星堆的那壹顆青銅神樹壹樣,可以沈睡數千年,壹覺醒來驚天下。?

老鐵們,如果妳有更加離奇的推測,記得要分享在評論區,下次再寫文章的時候,說不定就把妳的觀點也當成重點成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