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的讀音是jīn què,釋義是古人謂天上有黃金闕,為仙人或天帝所居,即天子所居的宮闕。
金闕是古代建築中的壹種裝飾性構件,常見於宮殿、廟宇和寺廟等建築物的門樓或重要位置。金闕是指用黃金或黃色材料制成的闕門,形狀壹般為梯形或矩形,上方常有翹角或裝飾物。金闕在古代宮殿建築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象征著尊貴、權威和權力的象征。它常常作為建築的門戶,在整個建築群中起到引導和標誌的作用,增加建築的莊嚴和華美程度。
在現代社會,金闕不再作為實際建築的壹部分出現,而更多地被運用於文化藝術領域、城市景觀設計或裝飾擺設中。例如,在公園、廣場、花壇等場所可以看到仿制的金闕雕塑,給人以古典、優雅的感覺。此外,金闕也常出現在文學、詩歌和音樂作品中,作為修辭手法的象征使用。比如,詩人可以借用金闕來描述壯麗的景色、高貴的氣派或雄偉的建築。
總而言之,金闕作為壹種文化符號和裝飾元素,在古代建築和現代藝術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賦予建築、場所或作品以華麗、莊重或神秘的特色。
金闕在古籍中的記載
1、古人謂天上有黃金闕,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荒中有兩金闕,高百丈。”唐·楊炯《盂蘭盆賦》:“晃兮瑤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清·孔尚任《桃花扇·餘韻》:“金闕遠,紫宸高,蒼天夢夢。”
2、指天子所居的宮闕。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指金闕以長鎩,向王路而蹶張。”唐 杜甫《北征》詩: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唐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詩: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唐·王涯《望禁門松雪》詩:“金闕晴光照,瓊枝瑞色封。”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明·沈鯨《雙珠記·廷對及第》:“青雲隨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清·趙翼《己卯元日早朝》詩:“糺縵五雲金闕朗,太平中外壹家春。”慕容湮兒的小說《金闕》。主要人物有獨孤鈺,獨孤羿,宮蔚鳳,鳳訾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