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史、世界史、中國歷史文選的名詞解釋 。要專業的,發到1136611964@qq.com 謝

中國史、世界史、中國歷史文選的名詞解釋 。要專業的,發到1136611964@qq.com 謝

1 經書:指《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論語》、《孝經》等儒家經傳,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

2 四部法:是古代常用的古籍分類法,這種分類法,以儒家經典為第壹類,歷代個人著作中,孔孟入經部,其他先秦諸子入子部,後代諸子壹般入集部。這種高低上下的分法雖不科學,但它是歷史的遺跡,無可厚非,這類分類法我們今天已經不用了

3 典誌體:又叫典制體,典制體史書,以典制為中心,記述歷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損益。它以分門別類為表述上的特點,曾被稱為分類書。典制體史書是從紀傳體史書中的書誌分離來的,發展為獨立的體裁。

中國古代史學上第壹部有影響的典制史是唐代史家度有所撰的《通典》(之前有劉知幾之子劉秩所著的《政典》,杜佑《通典》在其基礎上加以擴充,故其書為《通典》所代,未流傳於世。),***200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計九門,門下有子目,子目之下又有細目。全書內容采自五經群史,上自黃帝,下至唐代天寶之末。

元初,馬端臨撰《文獻通考》,348卷,較《通典》有所增益。《通典》和《文獻通考》都是典制體通史,後人把它們同《通誌》合稱“三通”。

4 記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的史書體裁,將記載的內容分門別類排列組合,條貫歸納為壹個或數個歷史事件。每個歷史事件獨自成篇,標以相應的題目,按年日順序記錄其始末。

5 “春秋筆法實錄”:又被稱為微言大義,是壹種使用語言的藝術,是孔子首創的壹種文章寫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孔子編寫的《春秋》,在記敘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

6 《尚書》:是儒家經典之壹,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這是我國第壹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壹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8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按傳統的體例分為"典"、"謨"、"訓"、 "誥"、"誓"、"命"六體,重要的內容壹為敬天法祖,二為討伐逆命。大多數篇章文字古雅,語言質樸。《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其史料價值:1、具備了六體,是我國古代文告,會議記錄等應用文體的濫觴。而且開辟了我們古代散文的先河  2、保存了大量的古詞匯,這些古詞匯反映了殷商時代的語言特點。 3、《尚書》為研究虞、夏、商、周提供了研究材料。

7 《春秋》:相傳孔子曾對它加以修訂,以記事為主,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先秦時期魯國的編年史,書中按時代順序記載了春秋時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242年的史事。它對後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響。

8 《國語》:春秋國別體史料匯編。舊傳春秋時左丘明撰,全書***21卷。以國分類,以語為主。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個部分,《晉語》最多,著重記齊、晉、楚、吳、越五國霸業的興衰,以晉在中原稱霸而最終被三家瓜分特詳。全書起自周穆王,終於魯悼公,以記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各國貴族言論為主,因其內容可與《左傳》相參證,所以有《春秋外傳》之稱。

9 《左傳》:是中國古代壹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它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壹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10 《戰國策》:戰國時期策士遊說言辭的過別體史料匯編。《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戰國策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戰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