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失傳的書籍沒有保存下來,而是在文獻中找到或者被當代人記錄下來。太平天國印的書的封面,壹般是初版年份出版,但經過修訂重印後仍保持不變。(太平天國《幼童詩》刻本)以上所列書籍,大部分是太平天國的文獻,少數是舊書的再版。舊約和前約是基督教的舊約和新約。《武略》是《孫子》、《伍茲》、《司馬法》等古代兵書的匯編。天理論是英國傳教士寫的基督教傳道書的節略版,但被太平天國不同程度地修改過。太平天國經常把印好的書送給與他們有聯系的西方外交官和傳教士。太平天國失敗後,清統治者銷毀了大量太平天國印本。中國現存的印刷書籍大多是20世紀20年代後中國學者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博物館和圖書館歸還的照片或手稿,少數是在中國發現的原版雕版。它們是研究太平天國最重要的原始資料。
從太平天國元年(1851),太平天國開始刻書。三年後(1853),每本書的書頭都附有《詔令總目錄》。至庚申十年(1860),詔令* * *職銜29個,其中各類幹部42個。太平天國失敗後,大量“印本”被毀。但在國外保存了壹批。其中英國規模最大,大英博物館和倫敦劍橋大學都有太平天國印制的書籍,在國際上被稱為“英倫書院版”和“劍橋版”。此外,美國國會圖書館還收藏了幾種太平天國印刷的書籍。新中國成立前後,在中國發現了壹些太平天國印刷書籍。這些“印本”是太平天國運動最珍貴的文獻,是研究農民起義高峰階段最珍貴的寶庫。太平天國的印刷書籍有不同的版本,包括最初的雕版和後來的雕版。它們既是研究歷史的史料,也是歷史研究的對象。
中國是現代偉大的作家、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創始人。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出生於壹個破敗的封建家庭。青年時期受進化論影響,赴日留學,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改變民族精神。1911年回國,先後在杭州和紹興任教。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員,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學校任教。2008年5月,他以“魯迅”為筆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