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在軍事上打散、打服對手,不能讓遊牧民族作為壹個整體而存在。這壹點很難,因為遊牧民族是流動的,可以跑很遠。想要完成這壹條件,需要中原王朝有持之不懈的軍事打擊態度。
二是打散、打服後,要將遊牧民族圈定在壹個範圍內,對其進行有效管理,不能讓其脫離中央政府的監視和掌控。想要完成這壹條件,也需要中原王朝有持之不懈的態度。
三是天時。自身努力很重要,但天時和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
舉個例子,東漢後期,中原軍閥混戰,這本是南匈奴脫離中原政權掌控的大好時機。但由於當時的漠南草原有壹個遠比南匈奴強大的鮮卑部落聯盟,時時威脅南匈奴,迫使南匈奴必須依附於中原王朝。故而在整個漢末三國混戰期間,南匈奴都是老老實實,不敢輕舉妄動。
而到了西晉時期,中原還是亂糟糟的,但草原上已經四分五裂了。都是小部落。此時的南匈奴就有了不老實的機遇。
那麽以上三點,明朝滿足了幾點呢?
很不幸,壹個都沒有。
明朝洪武、永樂兩朝,雖然對蒙古進行了十余次打擊。但打擊效果並不理想。明軍只是打散了蒙古,並未打服。
後來的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北征規模越來越小,明朝對打服蒙古的信心越來越不足。
到了明朝中後期,雖然也有汪直千裏奔襲蒙古王庭,擊殺蒙古傳奇英雄滿都海;馬芳千裏奔襲蒙古大營的操作。但這都是小部隊出擊,打擊力度並不大。
值得壹提的是,明武宗時期,為了反擊達延汗的入侵,明武宗禦駕親征。但他的這壹舉動不僅在當時遭到滿朝文武強烈反對,甚至在他死後,還被史官扣上了胡鬧的帽子。
看看,連皇帝發動稍微大壹點的北伐,都能被說是不務正業。統治集團如此保守,明朝還怎麽可能打服蒙古人呢?
大體來看。在明朝中期時,其實已經放棄了打服蒙古的戰略。無論是官僚階級,還是壹般老百姓,都對征討蒙古持負面態度,認為這是是勞民傷財之舉。
因此可以這麽說,有明壹朝,明軍始終未能在軍事上徹底打服蒙古人。
軍事上無法打服對手,想達到政治經濟上的操控,自然也是無從談起。
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通過聯姻、冊封等利誘方式瓦解了蒙古勢力。
但明朝的利誘政策和軍事打擊壹樣,並沒有貫徹到底,也是很不成功。
這裏有個問題:為什麽明朝前期的各種進取政策,到了中後期,都被推翻了?
是因為皇帝不作為嗎?是因為財政問題嗎?
確實有這兩方面的因素。但從滿朝文武反對明武宗討伐達延汗,以及萬歷皇帝力排眾議打三大征來看,這些並不是主因。
真正的主因,其實是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上位了。導致明朝像宋朝壹樣,出現了重文輕武的情況。
為什麽重文輕武,就會導致封建王朝的進取心不足呢?
這是因為,如果武人地位不高,那麽武將就沒資格經略壹方,只能搞些單純的軍功。如砍人頭攢軍功,慢慢往上爬。
而如此壹來,武將群體就不可能產生具有很高戰略眼光的帥才。
這壹點,我們看明朝中後期的將領名單就知道了。與早期的徐達、常遇春、藍玉、李文忠等人相比,明朝中後期的將領,普遍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和經略壹方的能力。
這不是人的素質不行,而是時代變了,武將被文人死死壓制,很難產生帥才。
至於文人,讓他們治理國家是可以的。但指望他們去征討蒙古;打服蒙古人後,蹲守在草原管理居牧民,他們就做不到了。
值得壹提的是,明朝中後期的文官,還多為南方出生的士子。
比如嘉靖朝的十二位首輔,除了毛紀、翟鑾和李時外,其余九人,諸如夏言、嚴嵩、楊壹清等,全都是南方人。
文人主政,而且還多是南方文人。這種人員配置對於明朝征服蒙古的政策執行,簡直是災難性的。
這就跟元朝皇帝不重用儒生,任用蒙古人和色目人擔任達魯花赤,治理中原,把中原搞得壹團糟是壹樣的道理。
不是那塊料,硬頂上,必然是適得其反,搞得壹團糟糕。
實際上,明朝對蒙古的所有決策,妙招不是沒有,奏效的策略也不是不存在。只是從整體來看,很多政策都是曇花壹現,到了中後期就廢掉了,並未能從始至終地貫徹到底。
最後是天時。
明朝時期,沒有天時可言。這壹點,站在全球範圍的高度來看,可以看得很明顯。
14 16世紀的遊牧民族,雖然已經不復成吉思汗當年之勇了。但散落在歐亞大陸的遊牧部落仍然有很強的實力。
如沙俄和克裏米亞汗國的戰爭,奧斯曼帝國和帖木兒帝國的戰爭。都是血戰。沙俄和奧斯曼帝國贏得並不輕松。
並且,蒙古人仍然有相當大的活動空間。
他們打不過,可以跑。跑到壹個敵人追不到的地方窩著。
可以這麽說,明朝時期的世界,不單是明朝無法徹底搞定蒙古人。其他與遊牧民族有矛盾的民族,也都搞不定。
明朝壹點不占,未能搞定蒙古。清朝呢?
清朝是三點條件全滿足,最終搞定蒙古。
軍事打擊方面,清朝站在明朝的基礎上,對已經四分五裂的蒙古諸部,進行了長達百年的猛烈打擊。
首先是皇太極。1635年,皇太極在拉攏科爾沁等部落後,通過窮追猛打,幹趴了蒙古名義上的領袖林丹汗,壹統漠南蒙古。並成為蒙古人的大汗。(先是後金大汗兼蒙古大汗。稱帝後變成清朝皇帝兼蒙古大汗)
接著是康熙。1688年,康熙力排眾議,趁準噶爾攻打喀爾喀蒙古之際,堅持吸納主動歸順的喀爾喀蒙古,並與噶爾丹開戰。最終靠運氣和武力,打敗了噶爾丹,牢牢控制了外蒙地區。
清朝入關後,受中原傳統思想影響,清廷對蕩平蒙古的策略也多次產生動搖。大有與準噶爾***存的意思。這種形勢影響了雍正和乾隆前期的國策制定。
但好在1755年,乾隆力排眾議,頂著滿朝文武的反對壓力,趁準噶爾內亂之際,出兵伊犁。最終擊敗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吞並了準噶爾汗國,結束了清朝與蒙古諸部的百年戰爭。
值得壹提的是,皇太極的蒙古大汗頭銜,不是他自封的。而是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帶領壹票蒙古王公壹起上表,心甘情願把蒙古大汗的頭銜送給了皇太極。
從這就可以看出,漠南蒙古真的是被清朝打服了。否則蒙古人也不可能請壹個女真人做自己民族的大汗。
而由於蒙古是被清朝打服的,所以清朝對蒙古的管理力度就很深了。
壹方面,清朝利用劄薩克制(壹種官制,用蒙古人的話說就是執政官的意思)將蒙古諸部分為兩百多個旗,封蒙古王公貴族為執政官,讓他們管理自己的地盤。
這招類似於西漢的推恩令,意在“眾建諸候分其力”。成功地把壹個原本就分裂為十多個板塊的蒙古,又再進壹步得分裂成了兩百多個小板塊。
蒙古廣泛實行紮薩克制度後,各旗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系,互相也沒有往來,牧民只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放牧,嚴禁跨界。只要牧民不能到處跑,被嚴格限定在壹個很小的圈圈內。管理也就沒那麽困難了。
再壹方面,清朝通過理藩院和將軍,如烏裏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對擔任紮薩克的蒙古王公進行監督。
有清壹朝,別說是牧民不能到處跑,就連蒙古的王公貴族也不能到處跑。如果某個王公想跨區,或是進京,亦或是去中原漢地,都必須向理藩院申請、登記備案後才能成行。
如此壹來,就算某個蒙古上層王公不服清朝統治,想造反,也折騰不起來了。
另壹方面,清朝皇帝還信奉黃教,在蒙古草原大力推崇黃教。甚至於清朝皇帝還把黃教提升到了國教的高度,給予蒙古的喇嘛以極高的禮遇,如當喇嘛後,可以不用服役,不納稅,不用幹活,吃喝不愁。以此,籠絡蒙古的黃教信徒。
據不完全的統計,至清末時,整個蒙古地區的黃教寺廟超過了兩千座。平均每個旗就有十多座寺廟。
有如此多的寺廟,信徒數量自然也不少。
而當蒙古人廣泛信仰藏傳佛教後,原本英勇尚武的蒙古人就被馴化成了軟綿綿的羔羊。
這壹招用乾隆的話說:以黃教柔訓蒙古,中國之上計也!
分裂+限制行動+推行藏傳佛教,這三招組合拳下來,原本桀驁不馴、充滿鬥誌的蒙古人就被清朝馴得服服帖帖了。
最後是天時。
明朝時期的蒙古人雖然輝煌不在,但仍然能與歐亞大陸上的其他民族打得有來有回。
但當時間進入18世紀後,時代變了。
原本被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的俄羅斯人,反過來將蒙古人按在了地上摩擦。
原本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烏茲別克人和哈薩克人,也反過來將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
可以說,當時間來到十八世紀,原本輝煌的蒙古人,已經大勢已去。向西既打不過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向南也打不過中亞的壹票遊牧民族。唯獨帖木兒的後裔,在走投無路之下,打敗了印度土著,在南亞次大陸又開辟了壹個新天地。
在這種蒙古人被各方勢力擠壓,活動空間被限死,逃都沒處逃的情況下,如果清朝還解決不了蒙古,那只能說明清朝的水平實在不行。
而清朝的水平,顯然沒有渣到與印度人壹樣的檔次。所以清朝搞定蒙古,是壹種 歷史 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時間顛倒過來。先有清朝,後有明朝。有清朝做墊背的,估計明朝也能降服蒙古。
現代很多人,喜歡把明清對立起來,仿佛好像明就是明,清就是清。但實際上,清朝承繼明制,清朝是在明朝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而來的。所以清朝降服蒙古,其實與明朝有分不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