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ér tài jí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Xiao'er TaiJi Wan
2.2 標準編號WS3B018790
2.3 處方膽南星 400g 天竺黃 200g 僵蠶(炒) 120g 大黃 120g 冰片 12g 麝香 12g 朱砂 40g
2.4 制法以上七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余膽南星等 四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冰片分別研細,與上述藥粉配研,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 加煉蜜 100~ 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紅棕色的大蜜丸;味清涼而苦。
2.6 鑒別(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糊化澱粉團塊無色;草酸鈣針晶成束或 散在,長20~90μm,無定型團塊,淡黃棕色,埋有細小方形結晶。不規則細小顆粒暗 紅棕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體壁碎片無色,表面有極細的菌絲體。
(2) 取本品少量進行微量升華,升華物加新配制的 1%香草醛硫酸溶液 1~ 2滴, 液滴邊緣漸顯紫紅色。
2.7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2.8 功能與主治鎮驚清熱,滌痰消積。用於小兒急驚,手足抽搐,角弓反張,食 積痞滿,內熱咳嗽等癥。
2.9 用法與用量口服,小兒壹次 1丸,壹日 2次,周歲以內酌減。
2.10 註意泄瀉者忌服。
2.11 規格每丸重1?g
2.12 貯藏密封。
3 《溫疫論》卷下 3.1 方名小兒太極丸
3.2 小兒太極丸的別名太極丸
3.3 組成天竺黃5錢,膽星5錢,大黃3錢,麝香3分,冰片3分,僵蠶3錢。
3.4 主治小兒時疫,挨延失治,即便二目上吊,不時驚搐,肢體發痙,十指鉤曲,甚至角弓反射。
3.5 小兒太極丸的用法用量凡遇疫證,每服1丸,姜湯化下。
3.6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端午日午時修合,糯米飯搗為丸,如芡實大,朱砂為衣。
3.7 附註太極丸(《幼幼集成》卷二)。
古籍中的小兒太極丸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名九味安腎丸,治腎虛腰痛,目眩耳聾,面黑羸瘦。太極丸黃柏二兩六錢(木),知母壹兩四錢(水),故紙二...
《幼幼集成》:[卷二附小兒時疫證治]入方太極丸凡疫癘流行之時,小兒作熱,即是時疫。乍有眼目上竄,角弓反張,手足搐掣,不可誤認驚風,但以時疫...
《慈幼便覽》:[驚風辟妄壹曰非搐]小兒時疫張,手足搐掣,不可誤認驚風,但以時疫治之自愈。太極丸治時疫。天竺黃膽星(各五錢)酒大黃(二錢)直僵...
《溫疫論》:[下卷]小兒時疫腸胃柔脆,少有差誤,為禍更速,臨證尤宜加慎。小兒太極丸天竺黃(五錢)膽星(五錢)大黃(三錢)麝香(...
《醫學入門》:[外集·卷四雜病提綱]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