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柳根簡介

柳根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柳根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柳根的別名 2.4 來源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柳根的用法用量 2.8 附方 2.9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柳根的方劑 2 用到中藥柳根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柳根 1 拼音

liǔ gēn

2 《*辭典》:柳根 2.1 出處

《分類本草》

2.2 拼音名

Liǔ Gēn

2.3 柳根的別名

楊柳須(《天寶本草》),水柳須(《中醫藥實驗研究》),紅龍須(《修訂增補天寶本草》),分水翁(《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青龍須(《四川中藥誌》)。

2.4 來源

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根及根須。全年可采。

2.5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味苦,寒。"

②《滇南本草圖說》:"味甘,寒,無毒。"

2.6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祛風,除濕。治淋病,白濁,水腫,黃疸,風濕疼痛,黃水濕瘡,牙痛,燙傷。

①《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大腸下血。"

③《綱目》:"煎服,治黃疸,白濁;酒煮,熨諸痛腫,去風,止痛消腫。"

④《草木便方》:"祛風除濕,療熱痢,崩、帶,四肢拘攣,筋疼,湯火,牙痛。"

⑤《分類草藥性》:"治水腫。"

⑥《中醫藥實驗研究》:"治黃水濕瘡,痔瘡,淋濁莖中癢。"

2.7 柳根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熏或酒煮溫熨。

2.8 附方

①治黃水濕瘡:水柳須燒存性,研末,麻油調塗。(《中醫藥實驗研宄》)

②治耳痛有膿不出,及癰已結聚:柳根細切,熟捶,封之,以帛掩,燥即易之。(《鬥門方》)

③治痔瘡:水柳須二、三兩。水煎滾,加入皮硝三錢,再煎數滾,傾入罐或盆內;另用圓桶壹只,將罐放桶中,坐桶上,使藥氣熏入肛內,水冷為止,渣再煎,日熏二次。(《中醫藥實驗研究》)

④治風火牙痛:水柳須五錢至七錢。豬精肉二、三兩燉湯,以湯煎藥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⑤治癭病:柳根三十斤。以水壹斛,煮得五鬥,同米三鬥釀之,酒成,先食服壹升,日三。(《姚僧坦集驗方》)

⑥治血崩:紅龍須五錢。甜酒壹杯煮服。(《貴州中醫驗方秘方》)

2.9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柳根的方劑 中庸飲子

,五更時絹帛濾汁,食前暖吃。下黃水,勻氣藥補後,樟柳根煮粥吃。附註:《雜病廣要》:中庸,樟柳根是也。...

落鴉槍散

iāngsǎn處方:落鴉槍、大金錢、羊蹄菜、水楊柳根。制法:上砍爛。功能主治:鴉叉。五指叉處結毒焮腫...

柳根酒

拼音:liǔgēnjiǔ《聖濟總錄》:柳根酒:處方:柳根(近水露出者)750g糯米750g細曲50g...

歸表湯

能主治:水氣,四肢虛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樟柳根、綠豆、桑自皮煎湯調下。摘錄:《醫方類聚》卷壹二...

赤豆方

chìdòufāng處方:赤小豆3升(淘凈),樟柳根(好者,切)1升。功能主治:老人水氣脹悶,手足浮...

更多用到中藥柳根的方劑

用到中藥柳根的中成藥 石膏散

。《普濟方》卷七十方之石膏散:組成:石膏、細辛、柳根各等分。功效:《普濟方》卷七十方之石膏散功在除腐...

更多用到中藥柳根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柳根 《普濟方》:[卷三百十三膏藥門]總論

(三兩另研)白薇桑白皮(各壹兩)白芷白蘞黃商陸根柳根白皮(各壹兩)杏子油(壹斤如無麻油代之)上藥銼油...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柳

仍以熱湯洗之。(《集驗方》)。項下癭氣∶水涯露出柳根三十斤,水壹斛,煮取五升,以糯米三鬥,如常釀酒,...

《雜病廣要》:[內因類]水氣

重壹兩者佳半只濕紙裹炮裂)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樟柳根自然汁,蜜壹大匙,將前附子同擂碎,取汁放溫,五更...

《普濟方》:[壹百九十壹水病門]水腫(附論)

治水腫。大戟芫花甘遂海藻郁李仁續附子(各半兩)章柳根(壹兩)上為細末,水煮棗肉商陸丸(出《聖惠方》)...

《普濟方》:[卷三百二十五婦人諸疾門]乳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