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ài pú táo
2 概述癩葡萄,葫蘆科植物癩葡萄的果實,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栽培歷史久遠,中國栽培歷史約600年。中國明代初年列為救荒植物之壹,當時尚未普遍栽培。至明代中後期才較多地為南方人所食用,至今仍以華南栽培較多。癩葡萄具有特殊的苦味,但仍然受到大眾的喜愛,這不單純因為它的口味特殊,還因為它具有壹般蔬菜無法比擬的神奇作用。癩葡萄雖苦,卻從不會把苦味傳給“別人”,如用癩葡萄燒魚,魚塊絕不沾苦味,所以癩葡萄又有“君子菜”的雅稱。
根系發達,莖蔓性,易生側蔓,具卷須。葉掌狀深裂,光滑無毛。花單性,雌雄同株,單生,花冠黃色。漿果,紡錘形、短圓錐形或長圓錐形,表面有光澤,並布滿條狀和瘤狀突起。因果肉含壹種糖苷而具苦味。壹般果實色濃的品種苦味較重。每果含種子20~30粒。種子盾形,黃褐色,種皮較厚,表面有刻紋。千粒重150~180克。
癩葡萄喜溫,較耐熱,不耐霜凍。生長適溫為20~30℃,但在高溫下仍能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也較耐澇。屬短日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喜光,開花結果期尤需較強的光照。中國長江流域壹年壹茬;華南地區春、夏、秋均可栽培。直播或育苗栽植。畝栽約2000~3000株。莖蔓生長旺盛,以側蔓結果為主,結果能力較強,多為支架栽培。因開花結果與莖蔓生長同時進行,營養需要較多。開花結果期須預防瓜實蠅和霜黴病為害。壹般在花後12~15天采收,過晚則果實開裂,露出鮮紅色果瓤,味由苦轉甜。種子忌烈日曝曬,發芽年限僅1~2年。
癩葡萄根可入中藥。嫩果富含維生素C,每百克鮮重約含56~84毫克。切片擠去汁液後炒食可減少苦味。
3 癩葡萄的別名癩葡萄又稱涼瓜、癩瓜、錦荔枝、苦瓜
4 癩葡萄的營養成分癩葡萄營養豐富,每500克含蛋白質0.9克、碳水化合物3.2克、鈣18毫克、鐵0.6毫克、胡蘿蔔素0.08毫克,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03毫克、維生素C 84毫克[1]。
5 癩葡萄的營養價值分析1. 促進飲食、消炎退熱:
癩葡萄中的癩葡萄甙和苦味素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所含的生物堿類物質奎寧,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熱、清心明目的功效;
2. 防癌抗癌:
癩葡萄蛋白質成分及大量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細胞具有殺滅癌細胞的作用;癩葡萄汁含有某種蛋白成分,能加強巨噬能力,臨床上對淋巴肉瘤和白血病有效;從癩葡萄籽中提煉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癌細胞所分泌出來的蛋白酶,阻止惡性腫瘤生長;
3. 降低血糖:
癩葡萄的新鮮汁液,含有癩葡萄甙和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6 癩葡萄的選購癩葡萄身上壹粒壹粒的果瘤,是判斷癩葡萄好壞的特征。顆粒愈大愈飽滿,表示瓜肉愈厚;顆粒愈小,瓜肉相對較薄。選癩葡萄除了要挑果瘤大、果行直立的,還要潔白漂亮,因為如果癩葡萄出現黃化,就代表已經過熟,果肉柔軟不夠脆,失去癩葡萄應有的口感。
7 適合吃癩葡萄的人群壹般人群均可以食用癩葡萄。
1. 糖尿病、癌癥、痱子患者適合食用癩葡萄;
2. 癩葡萄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8 癩葡萄的食療功效癩葡萄性味甘苦、寒、無毒,入脾、胃經。清暑解熱、解毒除煩,治熱病煩渴、中暑、痢疾、癰舯、惡瘡。治中暑發熱煩渴,以本品煎水代茶飲;治痢疾以鮮癩葡萄榨汁,開水沖服。果實具有清心明目,種子具有益氣壯陽的功效。癩葡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壹般每天生食100克癩葡萄,即可獲得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宜慎之。[1]
癩葡萄氣味苦、無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經;
癩葡萄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壯陽之功效;
癩葡萄主治中暑、暑熱煩渴、暑癤、痱子過多、目赤腫痛、癰腫丹毒、燒燙傷、少尿等病癥。
9 癩葡萄的食用建議1. 不要壹次吃得過多。
2. 癩葡萄煮水擦洗皮膚,可清熱止癢祛痱。
3. 癩葡萄、雞蛋同食能保護骨骼、牙齒及血管,使鐵質吸收得更好,有健胃的功效,能治療胃氣痛、眼痛、感冒、傷寒和小兒腹瀉嘔吐等。
10 癩葡萄的推薦食用量鮮品每次100~500克,幹品每次50~50克
11 《全國中草藥匯編》:癩葡萄 11.1 拼音名Kǔ Guā
11.2 癩葡萄的別名癩瓜
11.3 來源葫蘆科癩葡萄屬植物癩葡萄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葉入藥。夏季采集,分別處理,曬幹。
11.4 性味瓜、根、葉:苦,涼。
11.5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中暑發熱,牙痛,腸炎,痢疾,便血;外用治痱子,疔瘡癤腫。
11.6 癩葡萄的用法用量瓜、根、平:2~3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搽患處。
11.7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12 《中華本草》:癩葡萄 12.1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12.2 拼音名Kǔ Guā
12.3 英文名Balsamper,Fruit of Balsamper
12.4 癩葡萄的別名錦荔枝、苦瓜、紅姑娘、、涼瓜、癩瓜、紅羊
12.5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癩葡萄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果實,切片曬幹或鮮用。
12.6 原形態癩葡萄,壹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細柔毛,卷須不分枝。葉大,腎狀圓形,長寬各約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狀橢圓形,基部收縮,邊緣具波狀齒,兩面近於光滑或有毛;葉柄長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有柄,長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腎狀圓心形,寬515mm,全緣;萼鐘形,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長46mm;花冠黃色,5裂,裂片卵狀橢圓形,長1.52cm,先端鈍圓或微凹;雄蕊3,貼生於萼筒喉部。雌花單生,有柄,長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紡錘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細長,柱頭3枚,胚珠多數。果實長橢圓形,卵形或兩端均狹窄,長830cm,全體具鈍圓不整齊的瘤狀突起,成熟時橘黃色,自頂端3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扁平,長1015mm,兩端均具角狀齒,兩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條紋,包於紅色肉質的假種皮內。花期67月。果期910月。
12.7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溫地區。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12.8 栽培生物渾特性 喜溫暖氣侯。較耐熱低溫,喜濕,但不耐漬。宜選土層深厚、肥沃、排水便利的低地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34用播種,播前種子經浸種、催芽,後按行株距1m×0.4m開穴點播,每穴下種23粒,覆土23cm。育苗移栽法:春播於23月,用營養缽育苗,幼苗長23片真葉時,按上法移栽定植。
田間管理 苗期勤施淡肥,當進入旺盛生長期前,應施以育足的肥料。夏季高溫幹旱時,宜適時灌水和加強追肥。幼苗開始抽蔓時,及時插人字形支架或拱棚架,人工引蔓上架或上棚。適當剪除基部細弱的側枝及過密的衰老黃葉,以利通風透光。
12.9 性狀幹燥的癩葡萄片,呈橢圓形或矩圓形,厚約28mm,長315cm,寬0.42cm,全體皺縮,彎曲,果皮淺灰棕色,粗糙,有縱皺或瘤狀突起。中間有時夾有種子或種子脫落後留下的孔洞。質脆,易斷。氣微味苦。以青邊、肉白、片薄、子少者為佳。
12.10 化學成份果實含癩葡萄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羥基色胺和多種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膠[6]。又含類脂(lipid),其中脂肪酸為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桐酸(elacostearic acid)[7]。
12.11 癩葡萄的藥理作用降低血糖作用:正常的以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服癩葡萄漿汁後,可使血糖明顯降低。皮下註射腦垂體前葉浸膏引起高血糖的大鼠,灌服癩葡萄漿汁的水提取物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給家兔口服癩葡萄甙可降低血糖,作用方式與甲苯磺丁脲相似而較強,對摘除胰臟的貓降低血糖作用並未完全消失,故其降血糖包括對胰臟的及非胰臟的二種作用。亦有認為癩葡萄漿汁及果實的幹浸膏對正常的及糖尿病的兔的降血糖作用並不確實。糖尿病人口服癩葡萄的酒精提取物並未降低血糖。
12.12 毒性妊娠大鼠灌服癩葡萄漿汁6ml/kg,引起子宮出血,並在數小時內死亡。正常的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大鼠每日灌服6ml/kg,8090%在523天內死亡。大鼠腹腔註射癩葡萄漿汁1540ml/kg,618小時內死亡。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每天灌服癩葡萄漿汁10ml/kg,對大多數動物均表現毒性。
12.13 性味味苦;性寒
12.14 歸經歸心;脾;肺經
12.15 功能主治清暑滌熱;明目;解毒。主暑熱煩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瘡癰腫毒
12.16 癩葡萄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或煆存性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取汁塗。
12.17 註意《滇南本草》: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
12.18 各家論述1.《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氣,療惡瘡結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瘡疼難忍。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
2.《生生編》: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
3.《本草求真》:除熱解煩。
4.《隨息居飲食譜》:青則滌熱,明目清心。熟則養血滋肝,潤脾補腎。
5.《泉州本草》: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熱赤眼,中暑下痢。
12.19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