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辦公廳)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註》是世界公認的地理經典。全書以水為綱,描述了歷史上人類活動的軌跡,盡可能地保留了相應的文化遺存,以其深邃的觀察力和筆墨精神令歷代讀者驚嘆不已。可惜沒有圖來襯托原文,很難壹眼理解其筆鋒的宏觀含義。清末民國初學的楊守敬繪制了壹套《水經註》,並利用他所創造的朱墨套印歷史地圖的方法,將書中的內容(用黑筆)落在當時剛剛出現的實測地圖(用紅筆)上,開啟了人們深入閱讀《水經註》的大門。
在《水經註》地圖上,表示《水經註》內容的黑色字符落在大小不壹的河流和水邊。離河和水越遠,黑字越細,直到大面積空白。歷史上人類活動與水的關系是通暢的;居民區和城市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地方,《水經註》中留下了大量珍貴的信息。“水證明地”的表述是對人與水關系最直觀的科學描述,城市與水的關系應該從這裏開始。
壹、城市和城市建設的理論和模式
(壹)市場的啟示
在古代,隨著生產的發展,出現了剩余產品,隨之而來的是私有財產及其交換。這種交換的場所就是城市,城市的擴張出現了最初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出現絕非偶然。城市人口密集,生產、生活、商品交換都離不開水。可以說,作為水源的河、湖、泉、井是城市的選擇對象。相傳“伯夷作井”,伯夷是禹治水的追隨者。中國使用水井的歷史悠久。在早期的文獻中,經常出現“市井”壹詞。《史記正義》說,“古人無市無井。如果他們從井裏抽水,他們會在井邊賣貨,所以他們說這是壹個市場。”這就是“井是市”“商必是市”的道理。這裏清楚地闡述了人類和人口住區與水的原始關系。
(二)來自城市建設理論的長期實踐
從壹個人群聚居地到壹個城市,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在與水相處的過程中,人們探索出了建設家園和城市的各種經驗,逐漸形成了規律性的東西,從而產生了理論。春秋戰國時期相對成熟,代表性的表述是《管子》,主要涉及:
“所有開國都城,不在山下,必在廣川之上。高不近旱,水足;不要靠近水,但是水溝是安全的。因為天然材料,所以有優勢。故城垛不必在規,道路不必在行。”(“管乘”)就是選擇都城(或城)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因為取水難,所以要在較低的層面上獲得足夠的城市用水;很低,離水太近,防洪任務太重,防洪排澇工程只有適當高壹點才有救。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水利條件建造,不需要拘泥於某種建築模式。
“故聖人在鄉間之地,必在不倚之地,必擇肥赦之地,繞鄉野山川,通水荷西。寫在溝裏,因大川而註。”(《管子·都督》)意思是建城不僅要在肥沃穩定的土地上,還要便於水利工程的布局。建成的城市要有水脈環繞,方便取水,排水通暢,直接註入河流。供水排汙並重,有利於改善環境和泄洪條件。
“歸地之利,是城內之利,城外之郭,郭外之土。地面高了就是溝,低了就是堤。命謂金城。”(《管子·都督》)意思是在選定的城址上,要修築城墻,墻外要修築郭,郭外有山脊。地勢高就挖溝渠引水排水,地勢低就要築堤擋水。
防洪、引水、排水,“若城墻厚,溝壑淺深,門庭居高臨下,該修而未修者,上也。”(《管子·問》)意思是壹個城市的建築大小,該不該建,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國王和領袖都要過問。
下面三張圖是明清北京城、天津城、宋代開封城的草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雖然時代相隔遙遠,但上述理論與後世實踐的關系卻是如此緊密(圖1,圖2,圖3)。
圖1明清北京城市地圖
(三)經過理論錘煉的城市模式
以上理論,經過長期實踐,已經形成了壹個完整的城市建設模型,其骨架可以如圖4所示。當然,由於地形或其他具體限制,可以修改,但基本要素必須具備。村鎮、沿江碼頭、商埠不在其列。
圖2明清天津城市地圖
(四)良性的人水關系需要完善的城市功能。
城市是從人口聚集中發展起來的,與水的關系更為密切。在我國歷史上,這壹點得到了全面系統的處理,從而滿足了城市的功能,其內容可以概括如下:
(1)給排水。城市必須建在方便取水的地方。最理想的地方當然是河湖岸邊,那裏地下水豐富,方便打井和建設工程引水。這是“以水證地”的基礎。由於壹些特殊原因,比如軍事需要,沒有這個條件,只能長距離引水,而且工程量大,只能幹。
圖3宋代開封城市地圖
供水主要解決飲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農業苗圃和森林灌溉。還應該提出的是防火,在木結構房屋占主導地位的古代,防火尤為重要。上述情況在大量的古代文獻中都有記載。
城市在重視供水的同時,壹定要重視排水,因為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活環境絕對不可或缺。
圖4古代城市建設模式示意圖
(2)防洪與防禦。在古代,城市在攻守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了鞏固城防,大部分城市都修建了堅固的城墻,同時在城的周圍挖了很深的護城河,也稱為池或城,所以古代稱城為城。護城河裏的水應該來自城外的河湖,有引水渠道、排水渠道和壹系列水工建築物作為正常運行的保障,是壹個完整的水利工程體系。城市系統的防禦功能只在特殊時期需要,而在正常時期的功能是防洪。由於供水的需要,城市必須建在河流或其他有水通過的地方。壹旦洪水來了,淹沒田地,沖向城市,可以提前關閉城門,用土塞把洪水擋在城外。城外的人也可以在洪水到來之前進城躲避。洪水圍困時,護城河自然成為導水排水的通道(圖5)。
圖5清代北京周邊河流泛濫路線圖
(3)航運。城市離不開交通。古代陸路運輸,道路標準低,車輛重,牽引動力有限,費用大,運量小。水運的優勢是運量大,運費低。很多朝代都把修建運河溝通各種自然水系作為國家交通幹道。外有運河,內有運河,是當時城市的最佳交通方式選擇。古代重要城市中有許多運河的遺跡或遺物。
(4)改善城市毛巾環境。從廣義上講,上述供水、防洪、水運都屬於城市環境;而這裏的環境指的是生活環境。城市人口密集,人類活動多,影響大。植被減少,空氣幹燥,氣溫升高,水質和空氣汙染,自然環境惡化。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實踐中認識到,用水利工程將水引入城市,或者借助自然水體對其進行改造,作為建造城市的環境,這些城市或郊區的水體就成為改善甚至美化生活環境的條件。人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比如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繁榮昌盛。南北有11街道,東西有14街道。每條街道兩旁都有溝渠,形成縱橫交錯的水網遍布城市,溝渠裏種滿了高大的楊樹。水很清澈,樹木成行。大大小小的花園、宮殿、池塘,遍布全城。這樣優雅的環境是由充足的水源和供水設施保證的(圖6)。
圖6唐代長安城
第二,從古代城市遺產看古代水和城市
(2,000多年來保持不變的城市結構
在保存至今的宋代文物中,平江的紀念碑是最引人註目的。蘇州是宋代平江畔的都城,碑上刻有當時詳細的城市地圖。是研究中國城市發展史和城市水利史的極其珍貴的資料。
蘇州城始建於周六年(514),是春秋時期吳國的都城。當時的城市有八門八水,從壹開始就是水陸並重的水網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蘇州市變得越來越重要,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之壹。隋朝將城池移至衡山下的西南方,但新址的自然和經濟條件遠不如舊址。顯然,這是壹個水環境在引水,排水和運輸方面的比較,所以它必須被移回來。到了宋代,全國的經濟中心已經移至江南,蘇州的地位更加重要。城市繁榮,通過江南運河的水路運輸可以到達全國。紀念碑清晰地反映了當時城市水網的情況及其與護城河、運河的密切關系。其八門、水門也對應春秋時期。建國後,蘇州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發現瓦礫多達6-7層,有歷代遺物。將平江碑與1949左右的蘇州城地圖進行對比,或者追溯到春秋時期吳城的記載,就會發現不僅城門的位置沒有變化,而且古建築的神秘景觀和雙塔也是壹模壹樣的。這種“永恒”的城市演變的根本原因是水網作為城市的骨架所起到的作用。蘇州的城市水網布局充分利用了水源、地形以及與周邊的聯系,很難改變。在這壹點上,我們不得不為祖先的高度智慧和創造力所折服(圖7和圖8)。
圖7平江地圖
圖8蘇州城市地圖
(二)古城模型展板
鄴城,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重鎮。在時,西門豹命鄴,從張引水灌溉鄴鎮周圍的農田,成為魏國強盛的基礎。三國時期,曹操在這裏做天井堰,在漳水做12滾壩,形成12引水臺階。每個壩上開壹條灌溉引水渠,稱為漳水十二渠,給鄴城帶來了農業的繁榮和昌盛。左思在《杜薇賦》中描述:“十二溪,同源異口。畜為雲,泄為雨。泡(潤)粳稻(米),種(種)小米。這是壹棵桑樹,而且很油。連田地都畫了域,而房屋卻錯落有致。姜滿繁茂,桃李成蔭。”這就是當時葉城生活的環境。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進攻袁尚占領的鄴城,壹度引張水填城。由於城墻的阻擋,水沒有進入城內。後來曹操以鄴城為根據地,大力經營城池,將漳水引入城內,再引流出城。清水流過街巷,高橋飛舞,綠樹成蔭,水聲潺潺,車馬喧鬧,有益於畫畫和喝水。對此賦也有非常生動的描述。
在鄴城以南,有壹條洹河(今安陽河),人工開辟了壹條名為洹水支的支流。河道分為兩汊,南汊通向曹操開的運河白溝;北起鄴城東墻外的護城河,西至漳河。這兩條支線都可以通航,所以葉城對外交通很方便。曹操還在鄴城以西開辟了壹個玄武池,與上述交通方式相連,做為停靠船只的碼頭,作為吞吐的港口站。後來,以水池為中心修建了壹座名為玄武園的大型園林。園中樹木幽深,花草秀麗,水波靜雅,建築明亮。水木的倒影園林和縱橫交錯的運河構成了古鄴城的城市特色,它的靈魂是水(圖9)。
圖9葉城水系圖
(3)西湖有幾個?
中國有許多西湖。除了杭州著名的西湖,還有眾多水量豐富的西南西湖,甚至北方的壹些城市都很少水。如福建福州、廣東惠州、安徽潁州(今阜陽)、河南許昌有西湖;甚至壹些縣城,如福建仙遊、四川富順,都有西湖。北京的翁山波(現在的頤和園)也被稱為西湖風景。他們都在城市的西部。中國大部分地方地形西高東低,水位於城市上方,水可以自己流入城市。大多具有供水功能,可以解決居民生活用水,灌溉田園植物甚至農田,享受蔬菜,改善環境。當我們走訪有西湖的城鎮時,情況還不錯(圖10,圖11)。
圖10廣東省惠州市及西湖示意圖
當我們談論西湖時,我們不能不想到兩個著名的人:白居易和蘇東坡。
《新唐書·白居易傳》載:“為杭州刺史,起築堤守錢塘湖,鐘泄其水,灌溉千頃;李米六井收回後,人民就靠它了。”離任時留下名句《他州人》:“歲人蓋路,壺漿滿餞行,甘棠無樹,貧困戶多要流眼淚多交稅,農民饑旱田,只留壹湖救荒年與妳。”顯示了政治家的胸懷和追求,以及水的重要地位。
蘇東坡曾作為杭州知州綜合治理西湖,使其效益從單項發展到綜合利用,成為杭州生存發展的命脈,為南宋建都杭州奠定了基礎。曾在徽州、潁州為官,還修建了西湖,為當地發展立下了世世代代都會銘記的功績。蘇東坡和三湖的故事在中國的城市和水的記憶中留下了永恒的故事。
圖11浙江省建德市向城鎮水利示意圖
白居易和蘇東坡不僅是傑出的文學家,也是政績斐然的官員和水利工程專家。
(4)幾座外觀相同的古城。
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上,至少有三個特征突出、外形極其相似的中等城市。它們是山東聊城、河南淮陽、河北永年,都是被壹圈湖水環繞的方形古城,形成了獨特的“湖中之城”景觀。這裏有壹個關於城市和水的有趣故事。
在中國北方的壹些城市,除了修建城墻和護城河,在城外相當遠的地方還修建了壹周的防洪堤,其實就是土城,四周有溝渠,洪水來的時候和城市的功能壹樣。這樣城市就有了兩條防洪線,既增加了安全保證率,又擴大了防洪面積。以上三個城市都屬於這壹類。北方的壹些河流充滿了泥沙,比如黃河和海河。當它們被洪水淹沒時,會攜帶大量的泥沙。當它們到達平原時,流速減慢,沈積物下降,尤其是在城市。聊城遇到這種情況,會有大量泥沙淤積在堤外。久而久之,堤外泥沙淤積變厚,堤內外窪地越來越深,積水成湖。我們可以稱之為城市湖。據測量,現在淮陽城西關外,湖底比堤外平地低5米!環城湖現在叫郴州湖;同樣,聊城周邊的湖叫東昌湖;永年周圍的湖叫永年窪(圖12 ~圖14)。讓我們看看山東省曹西安縣的情況。它的護堤裏的水已經幹涸了,但是城市裏還有很多積水。這與護堤被破壞,挾沙洪水湧入護堤,城墻還完好,使得墻外地面高於城內有關(圖15)。這樣的例子很多,壹些廢棄的城市基地甚至變成了壹個大湖。明代河道管理官員劉天河曾這樣描述:“濱河郡城堤外之地漸淤,城自堤底井井有條。”這種景觀在多沙河流泛濫的地區更為常見。
圖12河南省淮陽市地圖
圖13山東聊城
圖14河北省永年縣地圖
圖15山東省曹縣
(5)不應被遺忘的城市記憶
江西省宜春市北鄰沅江,故名沅州。由於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沅江水位低於程潔街,給居民帶來不便。城市火災很多,歷史上損失也很多。唐朝壹場大火後,原州城得以重建。公元809年,為了解決防火問題,州官李江順組織民眾開渠引水,改善用水條件。水源選在元江南岸支流李青河上遊做堰挖渠。“我灌溉了兩萬塊田地,決定再次進城,繞著巷子蜿蜒而行,巷子又深又寬,足以讓船只通行。”這個渠道綜合解決了城市用水的各方需求。為紀念創始人李江順,取名李渠。有人寫詩贊美;“本和居民們奮力撲火,他們壹路前行,為繞道而行買單。夜明月明,處處春意盎然。洗手的時候冷聲喧嘩街上陌生,破燈紅影見陽臺。當我倚著欄桿時,我知道我對亭子是有目的的。”隨著近代自來水的出現,李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渠首和渠道仍用於灌溉。城市中的渠道已改造成城市排水隧道(圖16和圖17)。
圖16江西省宜春市地圖(1)
圖17江西省宜春市地圖(2)
(6)從繁榮到沈淪的永恒絕唱
泗州從地圖上消失了300多年,之所以長期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原因有二:壹是它曾經是中國最重要的水運樞紐之壹;二是以沈入浩瀚的洪澤湖而告終,沒有劇烈的地質變化,真的很少見。
泗州市位於江蘇省盱眙縣北部。在沈沒之前,它曾與盱眙隔淮河相望。它地勢很低。據估計,城市的底部海拔在8至9米之間,但現在這裏的淮河水位超過12米。在枯水期,當水位低於11米時,被淹沒的城墻和橋梁遺跡仍可露出水面。當然,城市的下沈與後來洪澤湖的形成發展有關,但其地面標高過低也是壹個基本事實。隋代大運河最重要的壹段是通濟渠,它連接著黃河和淮河。唐宋時稱為汴河。南來北往各地的貨物經過大運河、淮河,再從汴河轉運到首都長安、洛陽或開封。由於淮河和汴河的通航條件較差,船只需要在此修理或轉船,服務船民的業務發展迅速,在汴河入淮。由於淮河洪水頻發,低窪處形成的泗州城防洪任務相當繁重。宋代在汴河東西兩岸修築了堅固的城池,在城外又修築了壹道外堤,形成兩道防線。
到了晉代,南北對峙,汴河航運衰落,泗州城地位削弱,黃河、華南移民奪淮入海,阻斷了淮水的排泄,逐漸形成洪澤湖。明代後期,洪澤湖水位不斷上漲,洪水對泗州城的威脅日益嚴重,城市轉到了僅能維持生存的階段。明朝後期實行打捆治水攻沙的治黃方略,修建高家堰,使湖水水位擡高,城根長期浸泡在水中,石墻基址逐漸坍塌。城外水位比城內高,市場被淹,環境極度惡化。1680年,泗州城終於被洶湧的湖水淹沒(圖18)。
圖18三個時期泗州水系圖
(7)難忘的城市傳承
壽陽或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古稱壽陽或壽春。這座城市可以通過淮河及其支流,即淝水、石水和巢湖,到達長江。通過淮河及其支流,水影和沙水可進入黃河流域,或沿淮河轉向汜水、汴水或河水進入黃河。歷史上經歷了以淮河為界的長期南北分治。壽陽因其便利的水運樞紐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南北朝時期。在城南,有壹項春秋時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哨皮,灌溉了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增加了城市的軍事地位。
壽陽還有壹個軍事上的劣勢,就是地勢低。淮河在飛河口以上接納了河和淠河兩條支流,極易發生洪水,而肥水往往有泛濫的機會,因此洪水對城市的威脅十分突出。因此,經過多年的實踐,壽陽城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城市體系。南北朝時期,戰爭中水軍進攻非常頻繁,這個體系經受住了很多嚴峻的考驗。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和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年),都發生過城池被內戰淹沒的戰爭,壽陽城至今保存完好。尤其是南朝梁十五年(516),為了奪取魏軍占領的壽陽城,於當年四月在五河縣浮山口修建了著名的大壩——浮堰,以淹沒壽陽城,趕走魏軍,堰建成後,淮河兩岸數百裏之內壹片汪洋。至於城內外的水有多深,沒有記載。無獨有偶,同年九月,淮河洪水泛濫,浮山堰被洪峰沖毀,下遊受災極大,但魏軍占領的壽陽城依然如故。
壽陽城,現在叫壽縣,古城池還保留著,城墻還完好無損,其維護、加固甚至管理都由水利局負責,這在今天的城市管理中是絕無僅有的(圖19)。
(八)二樓窗戶的系泊環
說到城市防洪,不能不說廣西梧州壹個不為人註意的細節:壹些臨街建築的二樓窗戶上固定著系泊環。知情人說,洪水來了,上漲的水位可以淹沒壹樓,業主就放棄壹樓,二樓就成了家庭活動的主要場所,環窗就成了入口。在此期間,可以通過這個門從二樓下船,實現與外界的聯系,直到洪水退出。這也是令人難忘的城市遺產。
圖19安徽省壽縣鎮地圖
現代防洪非工程措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降低設防工程標準,節省大量工程費用,最適合洪水暴漲的城市。說明我國歷史上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壹直成功應用到洪水退出。
第三,珍惜祖先的遺產
中國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成就的積累經歷了數千年,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今天,它的實物遺跡很少。我們今天研究它、認識它不是為了“照貓畫虎”,而是為了分析鑒別它,找出對今天有益的東西,在現代得到應用和繁榮。比如防洪的理念和實踐;水的綜合利用經驗;用水優化人居環境的理念與實踐。事實證明,很多我們事後後悔的事情,都是因為對繼承和揚棄的無知而帶來的。
在很多地方,我們認真繼承和發揚了老祖宗的遺誌。比如古都的修復;紹興市區河網建設;壹些城市在河道治理和綠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做法應該發人深省。比如壹些城市的護城河該不該廢棄?為什麽有些河網城市會填壹些運河?為什麽壹些新城市或城區經常被淹;許多城市的水汙染顯示了我們對祖先遺骸的無知和輕率。
中華民族是壹個智慧的民族,不是壹句空話。我覺得我們對祖先的認識和了解還遠遠不夠。對城市和水的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