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禦字寓意

禦字寓意

禦字寓意:泛指駕馭壹切。

禦(拼音:yù)是漢語常用字? 。禦和它的繁體字﹝以下作“禦(繁體)”﹞本是兩個字。“禦”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像持策於道中,會駕馭之意。禦在典籍中多指駕馭車馬。引申指駕馭車馬的人。禦也泛指駕馭壹切。

此外,由本義還引申有治理、統治之義,因帝王是離不開車馬的領導者,所以擴充意義至與帝有關的事務。禦也是古代六藝之壹,指駕車的技術。

“禦(繁體)”古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是指禦除災殃的壹種祭祀,還有防禦、抵抗之義。“禦”和“禦(繁體)”在古籍中時有通用,“禦(繁體)”後來簡化作“禦”。

“禦(繁體)”是形聲字。從示,禦聲。本義是指禦除災殃的壹種祭祀。 “禦(繁體)”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大多也是當禦祭講,也用作抵禦、防禦。

蔔辭中簡體“禦”有時也用作“禦祭”。禦祭的內容十分廣泛,或乞雨、或禦水、或禦疾,等等,均為禦祭於先祖以求祐護。

《唐韻》《集韻》《類篇》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竝音禦。《說文》:使馬也。徐鍇曰:卸解車馬也。從彳從卸,皆禦者之職。《詩·小雅》:徒禦不驚。

又《正韻》:統也。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禦宇內。

又《韻會》:凡天子所止曰禦。前曰禦前,書曰禦書,服曰禦服,皆取統禦四海之內。蔡邕《獨斷》:禦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飲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禦。

《釋名》:禦,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職卑,尊者有所勤禦,如禦牛馬然也。《禮·王制》:千裏之內以為禦。註:禦謂衣食。疏:禦是進禦所須,故為衣食。

又《廣韻》:侍也,進也。《詩·小雅》:飲禦諸友。傳:禦,進也。箋:禦,侍也。吉甫遠從鎬地來,飮之酒,使諸友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