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用酒炒和不用酒炒過的區別有幾大?功效有什麽不同?
菟絲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於腰膝酸痛、陽痿、早泄、遺精、遺尿、尿頻余瀝、耳鳴、頭眩眼花、視力減退、先兆流產、帶下等癥。歷代菟絲子入煎劑都需進行不同方法的炮制,有清炒、酒炒、制餅等。並有詳盡的記載:《本草從新》有“菟絲子若入煎劑,微炒研破”論述;《宋代醫方三種》有“酒浸兩宿,炒令半幹,搗成餅,焙。”的記載。而現在有的文獻記載菟絲子生用或搗碎作餅用。所以近年來中醫臨床上多用其生品,炮制入藥者不多。且各地炮制不統壹,有清炒、酒炒、鹽炒 酒炒,有利於菟絲子的有效成分煎出。鹽炒,引藥入腎。清炒,比生用更利於壯陽,生用,藥效利用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