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幫幫忙看看這是什麽巖石啊?

幫幫忙看看這是什麽巖石啊?

壹塊其貌不揚的黑灰色“石頭”,經過幾天的清水浸泡居然漸漸變軟,並且長出了壹圈牛筋狀的白色物質。

昨日,家住昌吉市的高先生告訴記者,父親前些天撿到的壹個類似“石頭”的東西很像太歲。

記者在高先生家看到,這個疑似太歲的東西呈圓形,高13厘米,直徑15厘米,約1.5公斤重。通體黑灰色,點綴有白色斑點,表面呈大小不均的凸起,底部的顏色略深。此外,它的頂部有壹圈白色牛筋狀的東西,摸起來像膠狀物質(如圖)。

高先生說,上周三,他父親在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向西5公裏的河灘上散步時,發現水邊的卵石中有壹個黑灰色的石頭特別醒目。因為其表面坑坑窪窪,樣子比較少見,他父親便把石頭帶回了家。

聽了父親的描述,高先生忽然想起自己曾在電視中看過壹期介紹太歲的科普節目,他急忙把這塊石頭拿回了家,並將它泡在壹桶清水中。

幾天過去了,水中的石頭竟慢慢地變軟了,其頂部壹圈棱狀的白色物質居然生長開來,顏色和觸感極像牛筋。這些變化都與科普節目中介紹的太歲極為相似。

記者就此詢問了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科技學院食用菌類專家劉立群老師。2006年,曾有人在伊犁果子溝發現了壹個肉狀東西並找他來鑒定。根據現場觀察及資料比對,劉老師確定那個3.8公斤重的實物確為 “太歲”。

“高先生的這個‘石頭’與太歲的特點很相像,比如形狀不是很規則,外表不平滑,周邊還有牛筋狀的物質,確實很像太歲。”劉老師看了記者提供的照片後說,太歲究竟屬於什麽物種目前還沒有定論,國內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握太歲這壹物種的特性的研究結果。

記者上網查閱得知,民間俗稱的太歲是壹種黏菌,是介於生物和真菌之間的壹種原質體生物。它生存於土壤或水中,是自然界稀有的大型黏細菌復合體。

目前,高先生準備先養著這個“寶貝”,隨後再找專家鑒定“石頭”的身份。

□新聞鏈接何為太歲

中國人壹般都知道“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太歲是何物。有專家認為,太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是“人類和壹切動物的祖先”。

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肉芝”,並稱其為 “本經上品”。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令山東方士徐福到蓬萊三山尋求的長生不老仙藥就是太歲。

研究發現,太歲生命力極強,具備自身修復能力,體內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質。古籍《山海經》稱太歲為“視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盡,尋復更生”。

另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壹個天體,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就在相應方位的地下有壹塊肉狀東西,這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