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說:“我每天都在反思自己:我是否盡了最大努力為人民服務?和朋友交往誠實嗎?妳復習過老師教的學嗎?”
子曰:“溫習知識之後,可以有新的體驗和發現,可以為師。”
子曰:“讀書而不思則罔,讀書而不夢則殆。”
子曰:“汝,教汝知與不知之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
子曰:“見智者,當想到仰視之,見不道德者,當反思自己是否與他相似。”
子曰:“數人同行,必有我師。我會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改正他們的缺點。”
曾子說:“學者必須胸懷寬廣,意誌堅定,因為他們肩負著偉大的使命,任重而道遠。把“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難道不重要嗎?直到死,不是很遠嗎?”
子曰:“寒冬方知松柏飲後落葉。”
子貢問:“有沒有壹句話可以追求壹輩子?”孔子說:“那大概就是寬恕吧!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於丹《論語》讀書劄記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誇口說,他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和古人對它的推崇。
那麽,《論語》對我們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生活有什麽現實意義呢?
《論語》的真正含義是告訴大家如何過我們內心需要的幸福生活。是教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論語》是2500多年前學生的片段記錄下來的語錄。這些記錄,主要是根據課堂筆記,由他的學生整理,後來成為《論語》。
《論語》最終傳達的是壹種簡單而溫暖的生活態度。眾所周知,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聖賢72人。孔子正是用這種樸實溫和的人生態度影響了他的弟子們。他的弟子都是種子,廣泛傳播那種人生態度和智慧。
《論語》中於丹的壹段經歷:天、地、人之道
中國人講究變化。這種變化是漸進的,最終達到了壹種“神在上,聖於地”的境界。
這六個字“上天入地,至聖至聖”其實就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有壹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翺翔,不妥協現實世界的諸多規則和障礙;他也有能力腳踏實地,在這片土地上拓展自己的行為。只有理想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家,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沒有天空的人是實用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是我們的天地。
人的意義和天地是壹樣的,天地也叫“三才”,天地之氣凝聚在壹個人的心中,才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論語》的精髓是將天之大、地之厚的精髓融入人心,使天、地、人成為壹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也因此無比強大。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天地賜予我們的力量。
孔子的態度很平和,但內心很莊嚴。因為有壹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孔子是壹個特別註重信仰的人。
他的學生子貢問,壹個國家要穩定,要政治穩定,需要什麽?
孔子回答說,只有三件事:足夠的兵,足夠的糧,百姓信。
第壹,國家機器要強大,必須有足夠的軍隊來保證。
第二,要有足夠的糧食,讓老百姓豐衣足食。
第三,普通人要對國家有信仰。
這個學生說三個太多了。如果必須刪除壹項,您認為應該先刪除哪壹項?
子曰:“去從軍。”我們不要這種武力保證。
子貢又問,要去掉壹個,妳要去掉哪壹個?
孔子很認真地告訴他:“去吃吧。”我們寧願不吃。
然後他說:“自古有死,人無信不立。”
沒有食物無非是死亡。從古到今誰不會死?所以死亡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後的崩潰和瓦解。
真正的安定感和發自內心的對政權的認同,來自於信仰。這是孔子的壹個政治理念,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團結壹個國家。
這個故事在《論語》裏叫“子貢問政”。
誠然,沒有人願意過艱苦的生活,但僅僅依靠物質的巨大財富是解決不了心靈的問題的。我們的物質生活明顯在改善,但很多人越來越不滿意。因為他看到身邊總有有錢的階層,總有讓他不平衡的事情。
每個人都想過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只是壹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心相連。
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幸福。這壹思想流傳至今,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和詩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陶淵明為了五鬥米不願意彎腰,讓所有人都覺得幸福。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收入和職位的多少似乎是壹個人成功的標誌。但是競爭越激烈,越需要調整心態,調整和別人的關系。那麽,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表現呢?
子貢問了孔子壹個非常大的問題,“妳能告訴我壹句話,我可以練習壹輩子,永遠受益嗎?”
孔子以征詢的口吻對他說:“如果有這樣壹個詞,大概就是‘恕’字。”
什麽是“寬恕”?孔子加了個八個字的解釋,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強迫別人做妳不想做的事。人壹輩子做這個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我的老師壹生學習的精髓就是‘忠恕’二字”。簡單來說,就是做好自己的同時也為別人著想。廣義來說,“原諒”這個詞的意思是,妳不要強加於人,也不要傷害他人。言下之意,如果別人傷害了妳,妳要盡可能的寬容。
然而,真正做到寬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佛教有壹個有趣的故事:
小和尚和老和尚下山化緣。當他們到達河邊時,他們看到壹個女孩很擔心不能過河。老和尚對女孩說:讓我背妳吧。所以他帶著女孩過河。
小和尚驚呆了,不敢問。就這樣走了20裏,我忍不住了。我問老和尚,師父,我們是和尚。妳怎麽能背著那個女孩過河呢?
老和尚淡淡地告訴他,妳看,我背她過河的時候把她放下了。妳背著她跑了二十英裏,為什麽還不放下她?
其實這個故事的道理和孔子講的道理是壹樣的。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當妳包容別人的時候,其實是給自己留了壹大片地。
那麽什麽是“仁者不憂”呢?只要讓自己的胸懷無限,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事實上,《論語》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能夠負擔得起和放下事情,而且要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俗話說“送人玫瑰,手裏有香”,給予比索取更能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幸福。
眾所周知,儒家學說的核心和精髓,除了“恕”字,還有壹個“仁”字。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恭敬地問老師什麽是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愛別人叫仁。
樊遲問什麽是智慧?老師說:“認識人。”知人善任叫智慧。
關心他人是仁;知人善任是智慧。就這麽簡單。
那麽,如何做壹個有愛心的人呢?
子曰:“欲立而為人,欲達而為人。”。可以說仁的壹面已經有了。"(《論語·永業》)妳自己要建立什麽東西,馬上就會想到讓別人建立什麽東西;妳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會馬上想到幫助別人實現。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才是踐行仁義之道。
托爾斯泰寫過壹個小寓言,說壹個國王每天思考三個終極哲學問題: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誰?最重要的是什麽?什麽時候做事情最重要?至於這三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他很沮喪。然後有壹天,我出去微服私訪,去了壹個很偏僻的地方,住在壹個陌生的老人家裏。
半夜,他被壹陣響聲驚醒,發現壹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了老人的家。
那人說有人在後面追我。老人說,那妳就投靠我吧。所以我把他藏了起來。
國王嚇得睡不著覺,後來看到追兵來了。追趕的人問老人,妳有沒有看到壹個人跑過來?老人說,不知道,家裏沒有別人。
後來追捕者走了,被追捕者說了句感激的話就走了。老人關上門,繼續睡覺。
第二天,天王問老人:妳為什麽敢收留那個人?妳不怕被殺嗎?妳就這麽讓他走了。妳為什麽不問他是誰?
老人淡淡地告訴他,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此刻最需要妳幫助的人。最重要的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候就是現在,壹點都不能耽誤。
國王突然意識到,他困惑了很久的三個哲學問題壹下子全都解決了。
其實孔子、莊子、陶淵明、蘇東坡、泰戈爾這些古今中外的聖賢,他們的意義何在?就是用他們的人生經驗總結出壹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
他們把自己鮮活的人生經歷歷經滄桑傳遞到今天,依然讓我們感到溫暖;而在千古之前,他們默默的笑著看著,看到我們依然從他們的言論中受益。
利用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