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學者均認為苧麻起源於中國。瓦維洛夫(1951)及R.H.Kirby(1975)更明確指出,苧麻起源於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這壹研究結果得到學者們的認同。我國苧麻品種繁多,類型豐富,種植地區廣闊,栽培和加工利用歷史悠久,為研究起源與演化提供了依據。在出土文物方面:1975年在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發掘壹處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苧麻繩索。1958年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距今4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三塊經緯分明細致的苧麻織物。1980年在江西省貴溪縣崖墓中出土的兩塊苧麻印花布是我國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雙面印花苧麻織物,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1972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出土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細苧麻布,其精細程度可與今日府綢相媲美,經、緯密度為32~38×36~54根/cm2。發掘出的文物足以證明我國古代利用苧麻歷史的悠久,麻紡工藝水平的不斷完善與提高。古籍有關苧麻的記述有:公元前6世紀的《詩經·陳風》的“東門之池可以漚纻”,《禮記》篇的“纻麻之有縻”(牽牛的韁繩)。周代已設立“典枲”的官員,專司苧麻等生產及征收苧、繭等紡織品,故《周禮·天官冢宰下》記有“典枲掌布、緦、縷、是苧麻織物的精品。我國苧麻從采集野生纖維到栽培種植,面積從北方向南方不斷擴展,又從國內栽培逐漸被國外引種,這壹歷程經歷了五六千年的歷史演變。據1604年《正字通》記載,野生苧麻又叫山麻、野苧。隨著需求量的增加,這種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野苧麻漸感不足,於是開始了苧麻的栽培。人為栽培約始於商周時代,秦漢以來,黃河流域種植苧麻已很普遍,如在《漢書·地理誌》記載苧麻在河南、陜西種植較多,而長江流域種植遠較北方少。公元3世紀,陸璣在《毛詩·草森鳥獸蟲魚疏》中有苧麻擴展至“荊揚之間壹歲三收”的記述。公元488年南北朝《宋書》記載有:“凡諸州郡,皆令盡勤地利,勸導播殖蠶桑麻,各盡其方”。使苧麻種植面積在江南各省不斷擴大。隋唐時期,苧麻生產進壹步發展,《新唐書》中所記貢賦苧麻的五道二十九州絕大部分是長江以南地區,栽培地域已東至福建、浙江等省,南至嶺南廣州府,西至四川省。元朝以來,中原地區因棉花比之蠶桑,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致使黃河流域苧麻面積逐年減少,而植棉之風甚盛。有關苧麻栽培技術的古籍記述更是豐富,有生長與氣候、選地與整地、輪作與連作、選種與繁殖、施肥與管理、病害與蟲害的防治、收獲與加工等。隨著苧麻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紡織工藝有了很大改進和提高,從漢代苧麻紡織的壓光整理,到宋、元之後,各地逐漸形成的織物品種,其中著名的有浙江諸暨的“皺布”,桂林的“苧布”,邕州的“布”和苧麻與棉紗交織的“假羅”,以及湖南、江西兩省的“夏布”,均享譽國內外。於是苧麻的栽培種植、生產、加工更為世人所矚目。1733年作為觀賞植物首先被荷蘭引入,1737年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從中國得到苧麻植株標本並描述其植物學特征。1844年法國勝利號軍艦從中國帶回麻蔸而引入法國,1851年英國康寧享到中國遊歷帶去種子而傳入英國,後於1857年傳入美國,再由美國傳入巴西和哥倫比亞。韓國和日本種植苧麻較早,日本有600多年歷史,也是由我國引入。由上可見,世界各地的苧麻均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引入栽培,故外人稱之為“中國草”或“南京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