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迅作品全部分類是怎麽樣的?

魯迅作品全部分類是怎麽樣的?

壹、小說集

1、《吶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2、《仿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書局。

3、《故事新編》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二、雜文集

《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續編的續編》、《而已集》、《三閑集》、《南腔北調集》、《二心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集外集拾遺補編》

三、翻譯作品

《壁下譯叢》、《現代新文學的諸問題》、《藝術論》、《文學與批評》、《月界旅行》、《工人綏惠略夫》、《現代小說叢譯》、《愛羅先珂童話集》、《文藝政策》、《毀滅》、《十月》、《表》、《死魂靈》、《藥用植物及其它》、《譯文補編》、《地底旅行》、《域外小說集》

四、學術專著

《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五、其他作品

《野草》、《朝花夕拾》、《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兩地書》、《魯迅書簡》、《魯迅日記》

魯迅雜文特色

魯迅在他的壹生中,特別是後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裏,傾註了他的大部分生命與心血於雜文創作中。他的雜文極具批判性,魯迅曾把雜文分為“社會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強調的正是雜文的“批評(批判)”內涵與功能。

順次翻開魯迅生前出版的14本雜文集,就可以看到壹部不停息地批判,論戰,反擊……的思想文化鬥爭的編年史:從《熱風》開始的對封建禮教、舊傳統的批判,與復古派的論爭,壹直延續到《且介亭雜文末編》對國民黨政府的法西斯專政的抗議,對中國***產黨內的“左傾”路線的反擊。

魯迅雜文所顯示的這種“不克厥敵,戰則不止”的不屈精神,從根本上有違於中國文化與中國士大夫文化知識分子的“恕道”、“中庸”傳統,集中的體現了魯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異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