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草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壹。作為現存最早的中醫著作,源於神農世家,代代相傳。書不是短時間寫出來的,作者也不壹樣。秦漢時期的許多醫學家收集、總結、整理了當時的藥理經驗專著,是我國第壹部系統總結中醫學的著作。
中醫的大部分理論和配伍規律以及“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醫藥理理論發展的源泉。在李時珍出版《本草綱目》之前,它壹直被認為是最權威的醫學書籍。
擴充資料《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古代醫家的用藥經驗等方面,對已掌握的藥物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書中包含365種藥物,與壹年365天相吻合。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結果。事實上,當時掌握的毒品數量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但由於數學技能思想的影響,選擇了365種藥物。“方法是365度,壹旦應該壹天,就壹歲了。”
神農本草經不僅收集藥物,而且有意識地對收集的藥物進行分類,將365種藥物按上、中、下分為三類,稱為“三品分類法”。分類主要依據藥物的性能和療效。
百度百科-神農本草經